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要中国经济继续感受着全球危机的冲击。2009年上半年,虽然若干国家出现了经济暂时回稳的迹象,但全球经济活动继续下滑。不过,极具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增长。财政政策刺激主要围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导  相似文献   

2.
王宛 《中国物价》2023,(2):15-16
2022年,受全球加息潮、供应链瓶颈、乌克兰危机等多重制约因素影响,欧元区经济持续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各季度却均保持了正增长,整体表现好于预期,显示出一定的韧性。上半年欧元区内需逐步回暖,经济增长呈向上态势,就业市场稳步改善,但通胀压力加大,汇市股市出现“双杀”。下半年受国际收支恶化等因素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明显转弱,但内需延续扩张态势,特别是投资显著扩张,就业市场继续改善,通胀压力出现缓解迹象,汇市股市有所反弹。2023年,欧元区货币财政政策空间受限,内外需恢复均面临压力,预计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也不至于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总体处于政策刺激下的弱势复苏阶段。进入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环境继续改善,发达国家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企稳,但全球经济调整尚未结束。受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拖累,2013年全球贸易形势依然低迷,特别是发达国家进口需求持续萎缩,贸易复苏动力明显不足。2014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趋于改善,但困难和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概要 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虽然全球衰退导致中国出口下降,拖累经济增长,但由于政府的刺激措施,2009年三季度的实际GDP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9%.尽管经济刺激方案是以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是用于刺激消费,因此内需的增长有较为广泛的基础.房地产销售回升已经带动建筑业的活动.制造业的投资受到闲置产能的抑制,但消费保持了良好增长.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学术)》2010,(11):98-109
2009年,在全球衰退的环境中大,中国仍然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这其中以大规模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刺激方案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愈加明显。2010年前几个月国内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09年,尽管中国的出口商品占全球市场的份额继续上升,但总出口仍有所下降。这加上进口的强劲,导致了净出口的收窄,大幅拉低了200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经常帐户盈余也急剧下降。不过从2009年开始出口有强劲反弹,并在2010年初超过了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两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运行基本态势。2006年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10.9%。价格总水平稳定,预期中的通缩没有出现;通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在可控的幅度之内。总体判断,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状态.实现了持续健康增长的目标。主要问题是.固定投资增长出现过热的迹象,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偏快。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最新数据显示,工业、电力、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对此,要科学全面分析。 有几个客观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外需增长放缓。美国经济尽管整体向好,但复苏力度有所减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增加。欧元区复苏步履蹒跚,一些主要经济体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全面复苏的迹象,但依然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等不确定因素。展望2011年,虽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最新数据显示,工业、电力、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对此,要科学全面分析。有几个客观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外需增长放缓。美国经济尽管整体向好,但复苏力度有所减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增加。欧元区复苏步履蹒跚,一些主要经济体又现负增长。日本经济受提高消费税影响明显。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增加。地缘政治及突发事件风险上升,不稳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2009年上半年,关于中国经济开始强劲回暖的预期在全世界蔓延。尽管预期越来越强烈,回暖的迹象也越来越多,但是,影响回暖的各种因素依然很多,前景依然不是那么明朗。外需不稳、内需不足、投资难可持续、消费增长困难等问题正在逐步显露出来;钢铁、房地产、新能源等行、世正在经历震荡,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注定充满坎坷。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09,(9):51-52
通胀的发生需要一个最基本条件,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目前我国产能规模依然相当大,钢铁、重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非常明显,企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并未真正复苏,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尽管近期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反弹,但全球经济还处于低谷,输入性通胀在短期内并不会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22年,高通胀和高利率冲击全球经济活动,强紧缩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世界经济增速从2021年的6.2%回落至3.4%。主要经济领域方面,需求不足导致全球货物贸易数量和金额齐跌,制造业、服务业快速收缩,国际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强烈。主要经济体方面,美国、欧元区经济颓势渐显,日本经济缓慢修复,新兴经济体增长分化。展望2023年,IMF指出,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全球通胀水平有望继续小幅回落,世界经济前景略有改善。虽然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出一定韧性,通胀预期有所下降,但距离央行目标水平尚有距离,未来仍需在抑制通胀与经济“软着陆”中艰难寻求平衡,金融环境依旧脆弱。叠加极端自然灾害、地缘局势动荡和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等负面因素,总体风险仍然趋于下行,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至2.9%,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呈现良好增长势头。美国仍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美国的生产和投资活动继续扩张,消费开支稳定增长,就业市场摆脱长期低迷态势。在内需和出口的强劲推动下,日本经济也持续强劲复苏,企业收益提高,设备投资增加,个人消费出现回升,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了积极因素。欧元区经济增势得以巩固,投资、生产、  相似文献   

14.
梁艳芬 《国际贸易》2002,(12):18-21
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出现程度不同地好转,尽管增长速度较年初预计的要慢,但没有出现新的衰退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多数国家和地区内需增长乏力,投资回升有限,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是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国受股市重挫的影响,消费需求依然疲弱、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工商业投资放缓、制造业增长停滞;日本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企业设备投资低迷,私人消费萎缩,失业率上升;欧元区国内需求缺乏活力,投资尚未从上年的下降中恢复.  相似文献   

15.
石悟 《理财周刊》2022,(5):26-27
<正>在全球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利率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完全乐观。地缘风险和经济逆风交织在一起,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多年来最大的威胁,并令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正在寻找通胀见顶的迹象。分析师表示,美元指数或缓解部分通胀影响,而经济数据将成为美股夏季动荡的“推动力”之一。咨询公司Rosa&Roubini的首席执行官兼研究主管布鲁内罗·罗莎认为,各国央行还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经济活动方面也会有更多坏消息。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了。在全球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利率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完全乐观。  相似文献   

16.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无力、日本震后紧缩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前景不确定,外部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在不断上涨的通胀率和利率背景下,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引擎开始有所减速,主要表现在投资骤减、工业出现最低增速、出口增速下滑。利率政策走向上愈发明显的不确定性正加剧着亚洲新兴市场内部的分化,逐渐代替了对陷入通胀持久战的担忧,经济放缓或将推动亚洲新兴市场货币政策转向。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 (一)二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复苏减速 2010年初,受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等政策效果集中显现,商业和消费信心得到恢复,同时库存周期由“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转变为工业经济注入活力,以及全球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带动,全球经济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但受制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压力、美国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缺乏及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今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较一季度放缓,显示出复苏放缓的迹象和信号。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在极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从第三季度起缓慢走向复苏,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反弹.发达经济体就业形势严峻、信贷持续收缩以及财政赤字日益扩大,个别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凸显,构成经济稳定复苏和长期增长的不利因素.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9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由于扩张性政策退出、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仍不能完全排除复苏进程出现反复的可能性.2009年,危机救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主导国际金融市场格局,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占市场份额继续有所上升,全球金融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国际金融市场回暖.主要股指、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和黄金价格等大幅回升;主要货币短期利率显著下降,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受避险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元除在年初走强外持续走弱.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将受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主要经济体扩张性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应对,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在外资继续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资也继续积极审慎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今后,中国将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雪  付佳 《中国市场》2009,(44):45-45
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作用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着风险,并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把控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国际商务财会》2013,(11):40-40
据路透社报道,美联储副主席耶伦在美国国会听证会强调了世界经济的两大特征:美国及其他地区复苏还不稳定:通胀低迷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超低利率政策将继续执行以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