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贫困区域分布上的重合。尽管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经济和社会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相互制约,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状况仍然严峻,由此构成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挑战。一、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投入及主要成果“八七”扶贫攻坚期间,中央扶贫资金向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八个民族省区共投入430多亿元,占全国总投资38.4%。国家设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新增发展资金”和“少数民…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十几年扶贫开发的实践证明,以生态建设为基本形式的扶贫开发──生态扶贫,是逐步消除贫困、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开展跨世纪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历史性选择。 一、生态环境恶化是产生贫困的重要根源 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中部山地高原环境脆弱地带、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地区、东部平原山丘环境脆弱危急地区及革命根据地孤岛型贫困区。内蒙古的贫困人口也集中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山脉、努鲁尔虎山丘区、科尔沁…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现象的总体。从这个含义上判断,贫困地区的落后也是全方位的。要实现全国一盘棋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主题只能是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是今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题。贫困地区大多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特困地区,而对与发达地区日益扩大的差距,采取常规的扶贫开发方式显然难以奏效,从已往扶贫开发实践看,…  相似文献   

4.
探究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莉 《特区经济》2006,(12):250-252
由于各种原因,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贫困人口分布众多,而且贫困程度深,治理难度较大,给新疆乃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的成因,既有区域发展的客观条件造成,也有人文因素的影响。在反贫困的对策方面:一是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汉语言能力;二是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三是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组织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合理有序流动,走劳务输出脱贫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 2001年起,扶贫开发将进入新阶段。充分认识我们辽宁省扶贫开发的形势和背景条件,确立新时期的任务和制定正确的对策,对搞好新世纪初的扶贫开发,促进全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势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是辽宁省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有组织、有计划发展,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历史时期。 1978年以前,按照当时的贫困标准,全省贫困人口 420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为 19%。从 198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辽西、辽东、辽北经济开发决策,扶贫开发进入有组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实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等,但随着  相似文献   

7.
景丽  马少虎 《发展》2007,(11):35-36
尽管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已有起色,但贫困问题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继续存在,扶贫开发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全省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文化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也高.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集中研究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农村工作,做出了忡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农村扶贫工作,“决定”指出,要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坚持近年来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巩固扶贫成果,根本改变贫困面貌,仍是一项长期任务。目前我们实施的扶贫攻坚计划以2000年为终止点。这一计划实施完毕,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结。这有三条理由:第一,我国的贫困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中西部是下个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扶贫开发作…  相似文献   

9.
贵刊的这篇文章讲到,发展县域经济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但在经过长达20多年的扶贫开发后,中西部很多贫困地区仍难以摆脱贫困的阴影。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0.
调整和完善扶贫战略框架,制定更符合新时期农村实际的更科学合理的扶贫开发规划,是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保障。在巩固扶贫开发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扶贫开发规划,必须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贵刊的这篇文章讲到,发展县域经济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但在经过长达20多年的扶贫开发后,中西部很多贫困地区仍难以摆脱贫困的阴影。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1994年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又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黔东南州的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加强,旅游业快速崛起,人民生活和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但是黔东南州目前仍是贵州省贫困面最大和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州目前农村贫困现状及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情况探索了促进黔东南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星 《开发研究》1999,(2):50-51
论证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了旅游扶贫开发的特殊功能,提出了中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和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遇到的问题。海北藏族自治州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实际也是贫困问题,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的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5.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深刻认识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扶贫开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消除贫困的道路,而且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6.
2月21日,对于吕梁来说将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能够有效覆盖山西省中西部地区空中交通的吕梁民用飞机场将隆重奠基。这意味着被称为革命老区、贫困大区、资源富区和开发新区的吕梁市,将结束没有飞机场的历史;也意味着山西省中西部地区将要迎来一个新的更加开放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脱贫攻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针对部分贫困落后地区,还要实现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解决地区贫困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然后对促进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战略     
据国家统计局投济司专家最近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优势正由东向西转移。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很快,但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上升空间已经有限,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投资效益相对高于东部地区。专家认为,这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大优势。专家还指出,工资作为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东部地区已高过西部3O%,构成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中西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煤炭、天然气、石油气的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94%、78%、56%;大部分钱、铝矿也分布在中西部。分析表明,中…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中西部地区发展问题强调指出:“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我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多在中西部地区,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国民经济计续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此前,江泽民同志曾两次就中西部开发问题郑重提出意见。江泽民间忐重要讲话中,不仅就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的非常明确,而已就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也讲得非常具体,这在…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扶贫开发和救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做出兜底性制度安排,通过救助维持其基本牛活;对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给予新的支持,通过扶持促进其脱贫致富,形成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这样一个新的工作格局,这也是对《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奋斗目标的一种制度保证。因此,把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才能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