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将赋能于农村地区,使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更好地进入乡村、服务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但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的发展面临着缺乏完善的治理机制、数字金融信任度低、金融风险挑战升级等现实窘境,严重阻碍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入推广。文章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及制约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因素,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助力陕西省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4.
中小银行与普惠金融相互依存,而数字化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银行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过程中面临着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低、数字化产品便捷性不足、数字化风控能力弱等内部困境,同时面临服务对象金融素养低、相关制度存在缺口、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压力大等外部挑战。因此,中小银行必须筑牢数字化理念,构筑中小银行底层数字技术,增强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风控水平。同时,相关部门要完善征信系统及监管政策,为数字普惠金融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6.
数字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由于触达范围有限、效率低、普惠性不足等缺点的存在,已无法满足数字农业发展的融资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业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可以降低服务成本、触达更多农村客户,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无抵押品问题,有效解决数字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此外,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模式、基于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模式和基于大型金融科技平台的综合模式等一系列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模式的出现,在助力纾解数字农业融资困境同时也助推了数字农业的高效发展。为了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数字农业发展,文章提出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张晖 《农业经济问题》2020,(11):120-130
本文基于2014—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库和江苏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数据库,以江苏省43个县域为代表,构建县域数字金融发展评价体系,分析江苏省县域数字金融整体发展、地区差异与动态变化,并结合江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探究县域层面数字金融发展与传统金融的空间联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江苏省县域数字金融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近年来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从空间维度上看,江苏省县域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为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之间的相对差异,但在时间维度上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县域数字金融发展整体趋同,数字金融普惠特征不断凸显。进一步地,数字金融虽然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金融创新,但其发展水平仍然与传统普惠金融发展密切相关。未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选择是在提高县域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缩小数字鸿沟的同时,继续加强传统金融基础建设,辅之以有效金融监管和政策引导,"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
10.
《农业技术经济》2021,(9):68-82
近年来,数字金融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数字金融普惠性的增强,其将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从具体业务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信贷业务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最大,支付业务次之,保险业务的推动作用最小。与此同时,传统金融竞争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传统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激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上海乡村振兴与发展的现状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从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的总要求出发,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上海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存在重要价值;数字普惠金融在打破传统金融的局限之上,为促进上海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但目前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上海乡村振兴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品及服务落后、乡村征信数据缺失、风险评估机制匮乏等方面。对此,从加强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乡村征信数据体系建设、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推动上海市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张薇  阳正发 《农业经济》2022,(1):112-114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打通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农村金融改革等诸多难题,使依托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视角,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效应重塑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基于平台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的农村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为深化金融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角度,对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进行研究。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着数字基础建设不完善,覆盖广度不足;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有待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短缺;征信体系建设碎片化,信息安全有待提高;监管体系不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薄弱等问题。由此,需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征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全方位多层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张跃娟 《山西农经》2024,(4):202-20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2011—2021年河南省17个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14软件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河南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河南省居民消费水平具有积极显著影响,并且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存在异质性。提出了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等建议,为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高度一致的内在关系,对两者进行了耦合性分析,并将两者耦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了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采用熵值法对中西部20省份的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地区所呈现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效果的差异性进行分类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在扶贫对象、扶贫手段与扶贫主体上的存在耦合关系;(2)我国中西部20省份的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的效果总体呈现出向好趋势,但不同地区之间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效果差别较为明显,因此对各地区实施相应政策时也应当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7.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落实。金融支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论述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罗超 《山西农经》2020,(7):155-156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活动的总称,相较于传统的普惠金融,其在为农民电商提供创业金融支持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降低农民的信贷门槛,提高农民电商获取创业金融支持的概率,提升农民电商的创业积极性。以农民电商创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效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困境和地方间的税收收入差距,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已经跨过飞速发展时期,正步入稳步成长阶段,而各地区间的发展绝对差距仍将长期存在。建议明确数字普惠金融的税收管辖权,实现税务相关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降低涉税信息获取的难度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