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并认为高度的产业同构将导致区域内的恶性竞争。然而,长三角地区大多数产业并没有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相反,该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与高速增长现象始终相伴相随,尤以制造业为甚,从而产生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悖论"。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悖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据初步统计,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775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497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由上年的20.4%上升到21.1%。其中,上海GDP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7450亿元,“龙头老大”再称雄。江苏沿江8市实现GDP超过1.2万亿元,占长三角的比重达到42.8%,比上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而上海、浙江板块所占比重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旅游业的发展有其客观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风光旖旎秀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交通设施完备;人才荟萃管理科学,开发历史悠久等。但笔者认为。长三角旅游业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和竞争优势。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在旅游市场上向旅游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旅游产品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旅游资源的丰富不决定旅游业发展的水平.要把旅游资源开发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水平。长三角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开发出了广泛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体现了长三角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提出构建融通创新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背景,从“融合”“畅通”两个视角剖析融通创新概念与内涵,运用fsQCA方法分析数字经济渗透效应、映射效应、规模效应影响城市融通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及实现路径。结果发现:高融通创新水平形成具有6条驱动路径,可划分为3种效应模式,其中,映射效应对6条驱动路径起重要辅助作用;提升城市融通创新水平是一个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因素组合通过殊途同归方式促进城市融通创新水平提升;相较于“涓滴型”城市,“策源型”城市在提高融通创新水平中其资源要素来源更加多样化,要素关联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经济发展目标的递进 要把长三角经济区建成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示范、带动和促进效应的经济中心,首先就要能够保持其区域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根据“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理论,城市群结构层次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分工水平并降低其内生交易费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将带来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目前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领航区.又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率先融人世界经济的露要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各地区都在抓紧制订跨世纪发展战略。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大背景下,区域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焦点。基于此,有关专家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概念。本文拟对“数字福建” 有关问题进行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长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婷婷 《江南论坛》2006,(11):19-20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区域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实力雄厚.各大中城市物流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物流业发展水准在中国已处于领先水平。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物流整合正成为“长三角”地区各省市间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何构建长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创新力。  相似文献   

11.
12.
本刊讯苏浙沪三地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不约而同地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把2006年作为江苏省的科技创新年,力争对全省创新思想普及、创新能力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全面推动。省委书记李源潮说,江苏省必须坚持科教优先,推动江苏发展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提升。对于自主创新,上海和浙江的重视程度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地刚刚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上海市提出未来5年自主创新能力要有新提高。城市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的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个严峻的客观事实,就是城市建设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城市建设的商业运行模式、交易开发政策滞后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虽然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事业的经济总量在继续扩大,但相比较于发达国家,城市成长速度依然缓慢,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建设的商业运行模式落后,政府、开发商、贷款提供者三方的利益没有在有效的商业模式下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4.
胡钰蕾  周钧 《经济师》2011,(8):219-221,223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各种城市问题的涌现,城市的宜居规模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是否存在合理的宜居规模,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都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构建因子得分模型,提炼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并综合分析和评价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的宜居水平和宜居规模。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长三角16个城市中,宜居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其次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与杭州,在现有条件下,这些城市的规模基本符合居民的宜居需要。此外,一些宜居城市在某个主成分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补足短板就可以使城市更加宜居,获得更大的宜居规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的上海市、江苏、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轨迹和成功经验,可对河北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文 《江南论坛》2006,(9):17-18
苏州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先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做内源的民营化;温州的发展模式是:先做内源民营化,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加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两地政府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制度变迁,力图克服各自模式的内部缺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城市近年经济人口发展差异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荣 《江南论坛》2006,(4):9-11
长三角是南上海、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常州、扬州、南通、泰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台州16个城市构建起来的经济协作机制,由于这些城市已经联结为一个群体,我们通常将长三角与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进行宏观比较,而对长三角城市内部差异的微观研究进行并不多。按经济总母及综合实力,我们一般将长三角16市大致可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第二层次为苏州、  相似文献   

18.
王芙蓉  于海云 《经济师》2011,(1):166-167
随着国家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明显的外向型特征,而长三角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跟不上当地企业发展的要求。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长三角地区的人才需求为核心,发展"依附教育",即依附于地方经济的特点和人才需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苏刚 《江南论坛》2005,(10):13-14
“十一&;#183;五”期间,城市竞争将进入以软实力为标志的新阶段。从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软实力是一个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软实力体系构建已经迫在眉睫。所谓“软实力”,也译为“软力”、“软力量”或“软权力”,是与“硬实力”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183;奈在《大西洋月刊》提出,并进而在他的著作《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和《软力量:世界政治中的制胜之道》中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20.
当前,无锡正在推进以“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工作。这是在长三角地区已步人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的背景下,无锡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路径选择,对于加快实现由传统型经济形态向城市质量、效益经济型的转变,加快实现社会形态向经济繁荣、生活稳定、保障健全、社会和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