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切入,利用371份联盟网络企业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协同能力可由企业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四类主体构成的二阶四维变量表示;联盟网络嵌入正向影响企业协同能力和创新绩效;协同能力在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刚性负向调节协同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结论可为嵌入在产学研联盟网络中的企业如何与外部主体有效合作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网络结构特征影响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组合效果,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复杂作用。利用我国165家上市企业2007—2018年专利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知识与协同双层网络嵌入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战略柔性和开放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绩效,负向影响探索式创新绩效;协同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战略柔性和开放度调节双层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的关系,且变量间存在有效匹配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开放度促进利用式创新绩效提升,而协同网络结构洞—战略柔性促进探索式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分歧带来新思路,同时为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创新网络是企业获得外部关键性创新资源、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平台。核心企业伦理型领导风格是影响合作创新的重要因素,探究其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学习、角色认知、社会交换、嵌入性等理论为基础,将心理距离纳入核心企业伦理型领导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模型中,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381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道德公平、角色界定、权力分享分别对关系稳定型、合作满意型、创新能力提升型合作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心理距离对道德公平、角色界定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但是对权力分享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该作用机制研究为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供了新路径,对企业与外部组织开展合作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能够对组织协同创新活动以及数字经营环境产生差异化影响,重塑企业创新效应形成机制与实践路径。因此,深入探究数字技术与组织、环境间的联动交互及组态匹配关系对特质各异的企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协同视角构建数字技术应用情境下的TOE分析框架,通过对64家数字密集型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组织与数字技术在多主体协同过程中的交互方式主要分为协同自发与协同响应,具体包含4种组态类型。协同自发方式主要包括以高层次人才为主导的人才驱动型与以组织开放度为主导的文化引领型;协同响应方式主要包括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的需求推动型与以政府注意力分配为主导的政策拉动型。结论能够为解释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不同技术条件与资源禀赋的企业提供针对性协同策略,为我国协同创新实践提供新的优化路径,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5.
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以下简称科创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相关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科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具体影响方向和作用机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采取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采集437家科创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政府支持与科创企业绩效间关系,并构建调节模型。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科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家科创领导力对政府支持与科创企业绩效间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科创企业家科创领导力越强,政府支持对科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创业板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但可以得到公众认可,还可以从各利益相关者处获得提升创新绩效不可或缺的资源。以创业板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就货币层社会责任而言,创业板上市企业履行对股东的社会责任正向影响创新技术绩效和创新财务绩效,而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正向影响创新技术绩效但影响不显著,且负向影响创新财务绩效;(2)就人力层社会责任而言,创业板上市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正向影响创新技术绩效、负向影响创新财务绩效,就社会层社会责任而言,创业板上市企业履行对顾客的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创新技术绩效、正向影响创新财务绩效,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正向影响创新技术绩效但影响不显著,且负向影响创新财务绩效,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创新技术绩效、正向影响创新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能够促进开放式创新社区发展,但部分社区未给予企业相应回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下社会网络、用户参与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探讨社区网络内部各维度间的联系及其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创新参与行为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小米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社会网络三维度相互影响,关系维度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认知维度对行为深度具有正向影响,对行为广度具有消极影响。此外,行为深度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但行为广度与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无关。  相似文献   

8.
In this article we extend the model developed by Bogliacino and Pianta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2 649, 2013, b) on the link between R&D,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on export success. We develop a simultaneous three equation model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xistence of a ‘virtuous circle’ between industries’ R&D, share of product innovators and export market shares. We investigate empirically – at the industry level – three key relationships affect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and export performance: first, the capacity of firms to translate their R&D efforts in new products; second, the role of innov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export market shares; third, the export success as a driver of new R&D efforts. The model is tested for 38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ectors of six European countries over three time periods, from 1995 to 2010. The model effectively accounts for the dynamics of R&D efforts,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of European industries. Moreover, important differences across countries emerge when we split our sample into a Northern group –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 and a Southern group – France, Italy and Spain. We find that the ‘virtuous circl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holds for Northern economies only, while Southern industries fail to translate innovation efforts into export success.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9-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预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动力。实证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存在传递性,倾向于形成中介-2路径的开放式三角形结构;城市拥有的知识元素属性、经济发展水平和科研投入力度会对网络演化产生差异化影响;知识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在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形成中始终发挥积极作用,制度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在网络演化前期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伴随协同创新的深入,二者不利于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形成。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各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创新战略,发挥各自资源与产业优势,助力构建高效交互的协同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9—2019年60家沪深上市光伏企业面板数据,以2009—2019年我国部委及以上部门颁布的243条光伏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15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性质下的差异。结果表明,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但会抑制企业经济绩效提升;企业经济绩效在光伏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其中在国有企业中表现为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为促进作用;区域创新环境在产业政策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抑制作用。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在光伏产业政策影响下,国有企业创新绩效不受区域创新环境影响,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受到区域创新环境的负面影响;区域创新环境能够促进非国有企业经济绩效提升,但对国有企业经济绩效没有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政府合理制定光伏产业政策及光伏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2013—2017年中国高端制造业发生的技术并购事件为对象,展开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关联关系、技术吸收能力和目标企业绝对知识规模对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购双方相对知识规模和上市时长对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企业间关联关系、技术吸收能力会弱化并购双方相对知识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基于此,建议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可以通过技术并购开展创新活动;在并购中,并购企业要根据自身技术吸收能力选择绝对知识规模合适的目标企业;继续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增强并购后的技术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合作创新的重要形式,产学研合作创新为资源整合、产业优化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以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学研合作发明专利为数据来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依赖性与嵌入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依赖性的3个要素中,地理邻近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不具有显著影响,知识相似性和身份相似性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嵌入性的3个要素中,结构嵌入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嵌入性和位置嵌入性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当所有因素同时进入回归模型时,只有知识相似性和关系嵌入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份相似性和位置嵌入性的影响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协同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企业协同创新的5类风险,即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探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京津冀地区206家高技术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②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其中信息风险和利益风险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高耗能产业群初步形成了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雏形,其发展机理和演化过程应引起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其演进机理,构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的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剖析其演化过程,并以宝钢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及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宝钢集团通过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战略区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协同创新效率提升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2018年地级市数据,以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四大城市群协同创新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城市群协同创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剔除外部环境与随机因素的影响,除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其它三大城市群的平均综合效率值均较第一阶段下降;②外部环境因素对协同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和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与协同创新效率负相关,研发支持力度、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水平与协同创新效率正相关;③协同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内部城市等级存在空间不平衡性;④不同城市群协同创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促进不同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使用复杂网络模型最新成果——p-GNC网络拟合社交时代的人际网络,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法分析了p-GNC网络结构、网络效应强度和社会系统中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p-GNC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越大、平均度越小,创新扩散规模越大,且平均度是创新扩散规模的决定因素。网络效应强度正向影响创新扩散规模,网络效应强度越高,p-GNC网络结构变化对创新扩散规模的影响越大。创新先驱者比例正向影响创新扩散规模,当网络效应强度较高且p-GNC网络呈现出稀疏状态时,提高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规模的促进作用随创新先驱者比例的增加而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17.

Services dominate economic activity, but remain under-researched by analyst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early 'one size fits all' theories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have in recent years given way to an appreciation that services are diverse, not least in their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draws on rec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large-scale surveys undertaken in 13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and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in five services sectors. The analysis includes the extent to which services innovate, and amongst innovator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engage in R&D and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 for innovation.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recent literature which emphasis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ectors in their pattern of innovation behaviour, but also highlights significant intra-sectoral differences in innovation behaviour. This intra-sectoral variation deserves much fuller investiga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中国情境,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以143家企业为样本,系统研究制度环境、异质性知识来源和吸收能力不同维度耦合组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存在3条高创新绩效驱动路径,即政府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关系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和依托内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利用式创新驱动型路径;②不同路径内部构成要素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③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间存在等价性。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中国情境下创新绩效内化机制及协同驱动路径,对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3类创新网络,并量化3类网络中的结构洞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仅考虑直接作用时,组织合作网络与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在进一步考虑交互作用后,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的两两交互项均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成员合作网络与知识融合网络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最大。结构洞特征替换为聚集性特征后,研究结论依旧稳健。最后,基于多层创新网络优化视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并诱发工业发展模式的大转型。本文基于协同学的研究视角,选取了企业价值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后危机时代企业价值网实现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进一步揭示企业价值网微观运行机理,为企业及政府在后危机时代实现企业价值网的低碳共生演化和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