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70年代之前,当国际直接投资尚未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时,西方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主要以古典理论为主.古典理论以传统的比较利益原则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认为导致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与导致商品的国际流动原因是一样的.该理论认为,比较利益决定国际分工,自然禀赋和制度上的差异决定着资本积累率,这两者的结合又决定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和逆差,并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后来,以国际收支为分析出发点的资本流量理论、资本存量理论及货币分析法则从利率、资本流动的存量规模和一国的货币供应等不同的角度对古典资本流动理论作了补充.70年代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作用的不断增强,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分析对象的国际投资理论使成为主要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20年来,国际投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理论发展教都与国际投资的实践演变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在分析国际投资实践与理论发展关系的同时,拟对西方70年代以来有影响的国际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商品流动,即国际贸易;一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其中,最灵活、规模最大、起作用最大的是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一、对资本国际流动的认识最早的资本流动主要表现为间接投资,以后,直接投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接投资在整个资本国际流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安排其生产和销售,中小企业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在国外发展的机会在海外投资,以寻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1995年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94年增长28.3%,达到3174亿美元。可以说,资本的国际流…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样本,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直接投资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抑制银行信用风险,证券投资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则显著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其他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方向并不确定。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加剧效应主要体现在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地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冲击,加剧了局部金融市场的竞争,迫使银行采取风险系数更高的信贷策略。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完善银行风险审查环节的制度建设,以防范和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实倾向 研究西部开发利用外资显然需要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倾向有一个宏观了解。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四个具有倾向性的特征 一是私人投资而不是政府投资成为资本流动的主体。二战之后,曾经一度出现政府投资及国际金融组织投资占据国际资本主导地位的局面,但七十年代以来,各个发达国家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私人资本、私人投资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私人资本高度重视回报,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要求突破管制,实现资木和贸易自由化,大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成为私人资本流动重要的推动力。二是在整个国际收支格局中,资本流动而不是贸易流动开始占据主  相似文献   

5.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亚 《改革与战略》2005,(7):99-101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新趋势,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纷纷表现出“逃往质量”现象。文章分析近年来国际资本“逃往质量”现象的表现,探讨其对新兴市场和对我国的影响,分析如何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质量来保证中国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蒋运 《特区经济》2010,(12):271-27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由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实证研究综述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因。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短期资本流动与中美利差、房地产指数以及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而汇率的变动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不大,汇率的预期变动才是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原因□卢晓安近些年世界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国际资本流动,代表一种较长期的和较稳定的经济关系,它不仅伴有资本的国际流动,而且同时伴有技术和经营方式的输出或导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包括设立海外子公司,收买国外现有企业...  相似文献   

8.
陈东琪 《科学决策》2002,(12):13-16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周期缩短;二是高技术资本剩余增加,跨国公司资本向外扩张的要求增加;三是资本流入的技术用途(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对新兴产业投资)增加,也就是技术资本投资扩张加快;四是在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并购资本流入份额增加,股权投资规模扩大,但在前期快速增长后会面临短期调整;五是流入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所减少,更多国际资本正在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越南等)和地区;六是从区域分布上看,国际资本流入亚洲地区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主要是那些市场容量和潜在需求比较大的经济体;七是在发达国家中,资本流入欧、日的速度正在加快,而流入美国的速度正在降低,美国经济可能会因资本流入减少而放慢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走出去”发展战略国际比较,阐明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投资的关系,主要国家对外投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福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本流动周期特征及其在华走向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寻求共同利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导,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如何看待美国“9·11”事件后全球资本流动的新趋势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对资本流动的周期与主体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在华、在沪走向的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预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减少,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比重相对稳定,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本输出开始缓慢增长。随着国际资本全球投资流向区位的调整,在华外资走向出现多样化的流动模式,且独资倾向增强。这对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与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1.
华人 《沪港经济》2004,(5):37-38
2004年4月.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两岸联动先导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建设再度升温。来自江阴及国内外的上百亿资本正在加速向靖江(泰州下属县级市)流动。 沿江开发.是江苏高层领导长期酝酿的决策,也是面对当前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转移这一历史性机遇所作出的战略选择。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对本刊记者说:“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实施近一年来.已经实现投资450多亿元。一些精细化工、汽车、医药、装备制造等国际战略投资项目开始纷纷进入江苏长江沿岸地区。”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陈全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  相似文献   

13.
<正> 战后至今,美国在全球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从取代老牌资本主义帝国英国,数十年霸居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位置,到1985年之后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国际投资地位虽然经历了巨大的逆变,但犹如美国经济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体之一一样,它目前所保持的巨额资本输出和吸纳外国资本规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球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与导向。当前美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双向性日渐显著,其国际资本流动的走势不再仅仅取决于美国投资者的行为,而将同时依赖于国外投资的反应。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影响投资者行为,进而构成美国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对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并考查了该国在利用直接投资、外债偿付、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区域合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资本输出的持续增加,直接加速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要素的配置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使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国际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着国际资本迅速变化的挑战。 一、九十年代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特点与趋势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国际直接投资经历了恢复增长、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不稳定增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实质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国际私人资本流动可采取证券投资、商业贷款和直接投资的形式,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因其稳定性的特点而受到各国的青睐,尤其在东南亚危机发生后。我国正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增长、资本形成、就业和国际收支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对就业的促进并不明显,改善了我国的国际收支但  相似文献   

17.
一、投资环境的内涵和选择因素 所谓投资环境,是指在国际间的投资过程中,足以影响和涉及国际资本行使其基本职能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综合体系。由于资本的本质决定了它尽可能多地使资本增殖,因此,当代国际资本无一不是朝着最有利于自己滋生、增殖的外部条件——良好的投资环境流动。资本的增殖一般来源于整个投资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一 对外直接投资是使资本跨越国界运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结果是实现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筛选和组合。直接投资不仅涉及货币资本运动,而且推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流动。它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是资本的国际运动,因  相似文献   

19.
杨雨晴  施建淮 《世界经济研究》2023,(2):78-90+135-136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鉴Kouri和Porter的国际资本流动的资产组合模型,使用计量方法,考察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宏观经济变动,包括GDP增长、国际收支余额和国内净资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外资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外资流动,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