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贸》2011,(10):58-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电产品进口为提升国内产业装备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这30多年的历程,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实现了规模不断扩大、占比不断提升、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来源地多元化等巨大变化,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取消,机电产品进口大幅增长,进口年均增长19.2%。2010年,全国机电产品进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11,(18):9-11
改革开放以来,机电产品进口为提升国内产业装备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取消,机电产品进口大幅增长,进口年均增长19.2%。2010年,全国机电产品进口660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7.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但目前存在引进质量不高、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管理机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2,(55):1-26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中国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利用大量事实与数据,从对国内机电产业的保护与支持、提高进口效益、节约外汇、防止腐败以促进招标事业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制度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张宁 《中国经贸》2009,(11):56-59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状伴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也快速提升,从1997年的1.96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3.65亿吨.年均增长率约6%。国内石油产量已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目前,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近50%依靠进口.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在近两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14,(8):29-30
中国与越南关系正常化20多年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连续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对越南出口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钢材、纺织原辅料、成品油、钢坯、肥料等。中国自越南进口主要商品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橡胶、铁矿砂等。当前,越南已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于越南市场。  相似文献   

6.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河北省机电进出口逆势上扬,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高于全国机电进出口增幅9.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高于全机电产品出1313.3个百分点;进口比全国机电产品进口高3。8个百分点。2011年,河北省商务厅将从多点寻求再次突破。  相似文献   

7.
2001年北京市对外经贸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市辖区内企业进出口总额515.41亿美元,增长3.9%。地方企业进出口总额134.03亿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48.73亿美元,增长5.3%;进出口85.3亿美元,增长21.4%。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进出口完成125亿美元、出口完成46亿美元的任务。——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及机电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高技术产品出口21.5亿美元,增长17.5%,占地方企业出口44.1%;机电产品出口29.1亿美元,增长12.2%,占出口总值的59.7%。机电产品进口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占进口总值的比重为80.8%;高技术产品进口49.7亿美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8.
《北方经济》2006,(11):46
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原油1.09亿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6、3%。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油品消费国,40%的油品依赖进口。据统计,作为我国原油进口的最大口岸之一的广东口岸,1~9月进口原油2020万吨,价值92.5亿美元,分别大幅增长15.7%和51.6%,分别占我国原油进口量、值的18.5%和18%,量增价升.  相似文献   

9.
据土库曼斯坦贸易和对外经济联络部介绍,根据官方统计,2002年土库曼斯坦从中国购买了8 785万美元的机电产品,占进口总额的80.6%,其中,机械设备进口额为6 547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4.5%;运输工具及其配件——1170万美元,金属及其制品——840万美元,电子产品——179万美元。中国向土库曼斯坦提供的机电产品  相似文献   

10.
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SUMEC)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重要成员企业,是中国机电产品大型进出口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船舶建造和成套工程承建,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动力机械等机电产品和轻纺服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出口贸易;技术设备、生产资料等商品的进口贸易及国际招投标业务。 “十五”以来,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公司长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不断的投入和建设,持续增强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保障等核心能力体系,公司的经营模式和贸易增长方式得到显著优化、提升,贸工技结合的实业化建设和技术支撑能力稳步发展,经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2011,(23):6-6
日前,商务部举办的“2011中国先进技术装备进口论坛”在深圳召开,围绕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扩大先进技术装备进口、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内容进行研讨。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负责人就论坛主旨内容做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机电产品出口形势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明显趋缓,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外经贸发展面临较为困难的外部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外经贸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地区的有力支持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10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944.6亿美元,同比增长(下同)15.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6.5%。其中,机电产品进口982.3亿美元,增长19.1%;出口962.4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2,(43):4-6
江苏省是外贸大省,同时也是机电产品进口大省,机电产品进口约占全省进口的6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招标实现全球范围的市场采购方式,已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成为江苏机电产品进口的重要组成方式和全省外贸转型发展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4.
东岗 《中国经贸》2012,(7):74-76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机电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大国。与此同时,自我国2005年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至今,人民币汇率已累计升值30%,但是,机电产品贸易依然稳定地保持在万亿规模以上,顺差维持在1000亿美元,占据中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成为拉动外贸增长、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东岗 《中国经贸》2012,(4):74-76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机电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大国。与此同时,自我国2005年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至今,人民币汇率已累计升值30%,但是,机电产品贸易依然稳定地保持在万亿规模以上,顺差维持在1000亿美元,占据中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成为拉动外贸增长、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中国招标》2008,(18):29-30
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5月1日,由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2008年第5号令——《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正式生效实施。该办法适用于将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笪家祥 《中国经贸》2011,(21):22-23
江苏加大进口力度,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表现如下: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当年累计进口1952亿美元,是“十五”末的1.9倍。进口来源地突破18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结构逐步优化,逐步形成了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资源原料性产品、化工原料为主的进口商品体系。与“十五”末相比,机电产品进口比重接近六成,机械设备进口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8.
靳茂 《中国经贸》2008,(7):45-47
支持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于中国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在2001年底成立之时,公司章程中就有相关规定,即“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技术、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认真落实国家科技兴贸战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中国信保的政策性使命。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国机电产品已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商品地位,自2010年,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成为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本文在一些理论研究和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括国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FDI、汇率等因素的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总结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一些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贸易与金融     
金融危机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东南亚的影响泰铢于1997年7月发生危机以来,经历了大幅贬值,还波及到邻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在上述国家货币持续疲弱的同时,还出现了全球性的股市下跌。这次亚洲货币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