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产业集群模式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源泉,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针对辽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优化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临港产业集群逐步成为临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首都与港口城市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并提高集群的外部经济,成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经验。韩国的首尔与仁川是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这一经验对城市经济功能正在重新定位的北京,及与其毗邻的重要港口城市天津来说,有较为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分析京津地区特殊优势入手,借鉴韩国成功经验,对发展京津"双核"空间优势下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路径做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溯恺 《特区经济》2008,(10):294-295
本文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归为一个网络平台及文化层、技术层和市场层等三个层面,以此寻求产业集群为企业竞争优势创造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从网络平台的搭建、企业文化的培育、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市场优势的获取四个纬度提出产业集群视角下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庞静  孟越 《辽宁经济》2009,(11):20-20
产业集群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成长期,对地区经济促进的同时,成本优势作用在递减,遭遇到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区域品牌带动产业集群升级是解决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路径,而区域品牌构建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陈平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34-136
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在区位和成本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以及江西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区域品牌,选择生态环保、布局合理的集群发展路径,实现规模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一、辽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主要集中在沈大带状城市群,全省一半多的民营企业集中在这里,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及民营高科技企业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相似文献   

8.
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妃甸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独特的自然条件、较强的资源支撑以及产业后发等比较优势.因此曹妃句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以石油化工、物流、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流,形成与其他地区分工互补的重化工业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的资源全球化配置和制造系统的重新构造,对市场需求、产业调整和增长趋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其高度集约化、高度垄断性和高度扩张性特性,加速了产业转移以及产业集群现象,促进了企业利益共同体、模块化组合、区域性创新网络进一步形成,使得区域产业集群发生结构性变化和战略性调整。在跨国公司主导下,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了产业集群成长的形态、模式及其路径。这种发展不仅决定着国际竞争的发展格局和态势,而且还关系到未来产业集群的形态及产业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0.
休闲产业集群体现出资源禀赋弱依赖性、产业合作高风险性、龙头企业导向性、部门强关联性、稳定与灵活共存性以及跨地域虚拟性等六大典型特征。休闲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集聚、专业化、知识共享及创新等三大优势。以休闲产业集群为依托提升城市竞争力主要基于优势铺开路径、优势扩散路径以及优势渗透路径等三大路径,从而形成休闲产业集群运行在整个区域内的融合和互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化,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产业集聚来考察安徽应该将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及思路,并回顾了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二者关系的文献。其次是理论分析部分。提出要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接着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产业集群是当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7个期刊2005年至2015年的产业集群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梳理和总结,通过对现有研究内容的编码和提炼,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四个主题——集群创新、集群演进、集群网络、集群治理进行总结,给出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优势与“以群引外”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旨在探讨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扑面而来的新态势,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把握住切入国际产业链,成为世界经济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性契机问题。文中提出了“产业集群优势”的概念,并认为产业集群优势正成为国际资本在选择产业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凭借纺织业多年的生产优势积淀,形成了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服装产业集群,然而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伴随着汇率上调,人民币增值,原材料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遭遇了"瓶颈"。但面对纺织品出口限制配额的取消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纺织业作为扶持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出口导向主导型区域服装产业集群依然可以在政府"推手"的推动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区域品牌,重铸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煤电联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电联动机制自出台以来,已经执行了两次煤电联动,电价相应两次提高,现在面临着是否进行第三次煤电联动的抉择。煤电联动缓解了电力行业的成本压力并缓和了煤电行业的紧张关系,却未能解决引发冲突的根本问题。文章拟用产业关联理论来分析煤电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黑龙江省联盟发展的组织结构、联盟合作项目和运行绩效的现状,剖析联盟管理存在的问题,创新联盟组织机构和项目运作管理模式,从加强项目管理、健全运行机制、规范组织机构、加大产业辐射活动的力度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与技术关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雷 《科技和产业》2010,10(5):4-6,21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技术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技术的内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技术关联企业的集聚及其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内技术的延伸与创新又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从而影响着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与转移。同时,以技术关联为基础的区域网络更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关联关系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解决地区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区域营销与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芳兰 《乡镇经济》2009,25(11):87-90
文章以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区域营销的角度,分析了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各个区域营销主体,如政府、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营销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文章从地区形象、产业形象、企业形象和产品特性四个方面提出了塑造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区域形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吉多  朱清海  李雪 《乡镇经济》2009,25(1):103-107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主体,可从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整合营销等角度为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力量源泉,并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按照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路径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20.
曾宪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95-98
文章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实现此目标,必须以创新为基础,依靠集群的协同优势,推动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提升集群的竞争力。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基本属于低成本集群,应该采取诸如减少行政干涉、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等措施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