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是新世纪党的重要战略决策。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步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正在向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渗透,它潜藏着控制力量,它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不和谐后果。据此,和谐社会理应内含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和谐。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不要丧失精神的自由和创造力,不要忽视依靠科技实现节约资源,不要忽视从消费的角度建立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一、节约型社会理念是和谐社会理论内在规定(一)节约型社会理念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与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有着深刻的联系。首先,节约意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论语》、《后汉书》中对节约的目的分别表述为“节约用度,使民富裕”;“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表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匮乏的古代,我国民间就已存在“节用富民、克已爱人”这样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并闪耀着和谐思想的光芒。根据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实际,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2.
范刚 《商》2013,(21):273-273
构建和谐社会,达到美好生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所在。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经济发展时代的趋势,在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作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创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一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费圣英总经理提出了雀电力公司和谐文化理念,即要通过加强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关键时期,从生态政治的理论视野出发找寻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能性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生态政治与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应转变发展思路,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从环境理念上升到生态理念,深化和拓宽和谐社会的建构渠道,同时拓展并加深和谐社会理论的内涵与表达体系,构建生态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一起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社会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规范社会运行所采取的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总和。深刻理解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提出我国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并将其正式列为我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长远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社会是由相当数量的人(群)按照一定的规范,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并发生相互联系的特殊形态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目前论说不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在我国当前及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要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这种协调包括要素(...  相似文献   

6.
牟村 《消费导刊》2011,(6):70-70,7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制定的重要战略目标,关系到党的形象、执政地位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要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视角阐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要不断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赵正根 《四川物价》2005,(12):21-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一道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四大重要架构,它的提出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地将“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列入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将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从表层逐步走向深入,并将会取得重大成果。如何运用好价格杠杆,促进宜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和谐宜宾”构建进程,将是我市物价部门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并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对“和谐”概念都有阐述.如今,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说是理论的一次升华.而和谐校园建设又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和谐”、“和谐校园”的界定,和谐校园建设提出的背景,和谐校园与法治建设的关系阐述如何去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检验检疫文化,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加快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更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先进的文化土壤。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的检验检疫系统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了“检验检疫文化”这一新概念,尝试通过“文化之力”来探寻全面发展的源泉与持久动力,实现并推动检验检疫事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地将检验检疫文化臻于完善,进而成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1.
自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各行业、各单位及各部门都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加紧建设自身和谐及相互间的和谐,以便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和谐。而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使命的高校,更应该秉承这一理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本文将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入手,讨论对和谐校园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学校文化视野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奋斗目标。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和谐校园必须重视高校文化建设。高校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校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高校团体的精神力量,是学校的生命所在,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三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愈加突出,要求高校综合考虑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和谐发展,培育先进的学校文化,加强高校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龙头”…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孙焱杰 《商场现代化》2009,(19):199-200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和谐"理念后,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为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规划了宏伟蓝图,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加强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运行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并使其健康运行。为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闫海英 《市场论坛》2006,(3):141-14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确立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是我们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城市的基本单元,因而构建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应从做好社区建设开始。文章从武汉市社区建设的概况着手,重点探讨了武汉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并从武汉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中就如何构建和谐社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举全党全国之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以理服人、解决思想问题,又要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呼唤第一、引导广大群众认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合理性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统揽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一重大任务,首要的是使其具有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但和谐社会未能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经济机制,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使和谐社会的建立具备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李宝玉 《商场现代化》2005,(20):172-173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