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知识共享定义、知识共享动机、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对象、知识共享方式及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六个方面进行初步剖析,提出团队知识共享是团队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性影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介传导因素,为团队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徐杰 《现代商业》2007,20(30):66-67
本文对知识共享定义、知识共享动机、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对象、知识共享方式及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六个方面进行初步剖析,提出团队知识共享是团队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性影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介传导因素,为团队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共享心智模式——软件开发团队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  凌文辁 《商场现代化》2006,(2X):246-246
共享心智模式是指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本文根据软件开发团队这一群体的独特性,分析了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及其在成功的软件开发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种重要的促使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形成共享心智模式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凤银  李烙 《中国市场》2023,(26):105-108
基于现有关于授权和团队管理的文献,文章旨在通过知识共享和群体内冲突的机制探讨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对授权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描述跨文化的团队授权和团队绩效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团队授权会增加团队中知识共享和群体内冲突。知识共享有助于团队绩效,而群体内冲突会损害团队绩效。由于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各自的调节作用,团队授权在不同文化中对团队绩效产生不同影响。文章阐述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对授权、知识共享、群体内冲突和团队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且认为团队授权的有效性取决于团队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陈彦亮  高闯 《财贸研究》2012,23(6):95-103
以认知理论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对企业惯例演化的重新梳理和解读,引入团队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团队互动,在探讨团队互动与企业惯例关系的过程中,引入以形成共同知识为目标的"知识共享",构建出一个认知视角下的基于团队互动的企业惯例演化的结构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知识共享为中介的团队互动与企业惯例的关系模型和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物理中场的概念引入创新型团队中,认为在创新型团队内部存在着知识场,继而将知识场与物理中场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从场强、梯度、势差三个方面对知识场进行定性界定,运用库仑定律对创新型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了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应该保持合理的R以及营造促进知识共享的团队介质ε。  相似文献   

7.
后经济危机时代,团队知识共享成为企业知识创造和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推动团队知识共享的研究框架下,从知识共享的客体、主体和环境三个重要的团队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跨越障碍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团队知识共享,提高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8.
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团队的广泛运用使得团队间的知识共享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认为团队间的竞争性是阻碍其知识共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不同竞争因素提出管理策略以提高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绩效考核分配公平感和团队氛围为中介变量,采用216份科技型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研究了企业团队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绩效考核分配公平感在团队绩效考核与知识共享行为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在团队绩效考核与知识共享行为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得到的管理启示是:团队成员的岗位不同,考核的标准应不同;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良好的团队氛围能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共享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秀龙 《消费导刊》2014,(3):169-169
知识时代的发展对企业的创新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实力强弱。对企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对企业构建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原则、方法进行分析,对企业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表明,员工的快乐指数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论述了科研团队和快乐指数的概念,结合科研人员的特殊性,重点分析了快乐指数各维度分别对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最后表明从团队的"快乐指数"来提高团队绩效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团队的广泛运用使得团队间的知识共享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认为团队间的竞争性是阻碍其知识共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不同竞争因素提出管理策略以提高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13.
考虑公平偏好的心理特征,本文将研发人员具有的横向公平偏好心理因素融入到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建立了基于业绩激励和创新知识产权激励的研发团队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公平偏好心理对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代理人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促使具有自豪偏好的员工为本职工作付出更多努力,但降低了共享知识努力水平;在有限工作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公平偏好能够促使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为知识共享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团队协同效应;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公平感较弱,企业应加大业绩激励强度;倘若研发团队的公平感较强,企业则应加大创新知识产权的激励强度;当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增强时,企业倾向于加大业绩激励强度。  相似文献   

14.
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团队的广泛运用使得团队间的知识共享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认为团队间的竞争性是阻碍其知识共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不同竞争因素提出管理策略以提高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团队创造力不只是以简单的个体创造力来整合的,也是以技能的交叉、共享、整合和知识为重要手段,为各成员创造了基于问题情境的良好互动空间,进而发挥出更大的组合优势和知识协同效应,促使团队能够实现个体单独实现不了的创造效能。本文首先对团队冲突进行了研究,接着探讨了不同种类的团队冲突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最后从团队持续时间和团队规模的角度分析了团队冲突对团队创造力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团队反思对团队产出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直接作用,而是被一些情境变量调节,具有权变性。研究引入团队心理安全感和团队知识共享两个中间变量,探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建立团队反思与团队创新关系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通过企业工作团队及其主管的配对问卷调查,收集变量数据,对建构的理论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团队心理安全感对团队反思与团队创新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团队心理安全感对团队反思与团队知识共享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团队知识共享对团队心理安全感与团队创新的关系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在团队反思与团队心理安全感交互影响团队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共享心智模式——软件开发团队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享心智模式是指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本文根据软件开发团队这一群体的独特性,分析了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及其在成功的软件开发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种重要的促使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形成共享心智模式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华建玲 《消费导刊》2013,(9):110-111
高校科研团队是当代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管理模式陈旧、组织结构僵化、团队目标异化、利益协调不畅等管理难题。破解上述管理难题,需要引入变革型领导理念,建立科研团队带头人体制:改革现有考评政策,建立“规律导向型”评价机制:实施柔性管理,增强科研团队管理弹性;鼓励知识共享,发展基于信任的团队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王洪川 《现代商业》2011,(32):107-109
目前,我国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处于发展的雏形期,虚拟科研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新兴的科研组织形式,有助于高校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科研资源的需求。二十世纪末以来,飞速发展的通信和网络技术为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在论述虚拟团队概念、特征以及其优势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建设虚拟科研创新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虚拟科研创新团队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劲 《中国市场》2012,(14):23-24
创新团队已成为我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核心。强化创新团队成员与组织间心理契约关系有助于促进创业团队隐性知识沟通。本文通过心理契约内涵的分析,归纳了企业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的主观性、动态性和双向性特征,进而分析了其对创新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促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即动态调整心理期望、引入职业规划和建立长久承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