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丽亚 《汽车观察》2013,(12):47-47
<正>第八届"爱我中国车"汽车评测活动中,《汽车观察》杂志社长李上雄表示,今年的汽车试驾感觉整体水平都比往年好,这就是进步的表现。如果中国的自主车企业每一年都有明显的进步,那么自主品牌总有一天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认为,客户的需求才是第一位的,永远要把体验者的感受放在首位,打造精细化的体验感受。自主品牌车跻身中高端市场,有没有优势?面对众多的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如果要跻身于中高端市场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李上雄社长表示:从整车水平上看,性能确已接近中高档的水准,首先这款车有了自己的价值,接下来才是获  相似文献   

2.
《汽车观察》2012,(6):62-64
张帆广汽研究院造型设计总师自主品牌已经基本上摆脱了所谓"山寨"的感觉,每个品牌都能看到亮点,也都有进步。从设计创新和品质方面都能在很多产品上看到更加成熟,3月份坐进日内瓦车展上的车,和现在坐进自主品牌的车里面感觉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作为自主品牌,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曹娟 《汽车观察》2013,(12):46-46
<正>德尔福动力总成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测试主管邵钧作为零部件企业评委的代表,多年来一直鼎力参与"爱我中国车"测评活动,他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专访时指出自主品牌和进口车之间的差距日益缩短,但是要想进一步提升则需要在细节方面多下功夫。自主品牌汽车在发动机、动力这些方面有哪些进步?"在发动机方面,其本身控制方面越来越趋向于平稳,从发动机的转速的波动来看,大家都开始注重这些方面的问题,从而降低车辆的抖动性。从整体质量来看,发动机现在的噪音包括它在加速过程中的平顺性相比去年车辆的整体水平都有所提高。我  相似文献   

4.
<正>选择搭载一些最新的技术一直是自主品牌保持市场地位的措施之一,现在已经有很多厂商意识到,与其罗列一份让人眼花缭乱的配置单,还不如针对用户需求配置一些实用的功能更受欢迎。单纯从配置单上看,技术装备绝对是多年来自主品牌进步最快的。在2010年"爱我中国车"活动中,几乎所有参评车型全系标配了ABS;到了2012年"爱我中国车"活动,有三款车上就已出现了ESP,其他诸如涡轮增压器、CVT、独立悬挂等关键配置也突然涌出来了,而座  相似文献   

5.
吉丽亚 《汽车观察》2013,(12):43-43
<正>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颜伏伍诠释了自主品牌不断进步的历程,也提出了自主品牌企业需要加强的地方。他表示,他曾参加了历届的"爱我中国车"车型评测活动,总体感觉是自主品牌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整体水平的提高,从整车的性价比到市场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自主品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儿?"虽然今年参加测试的车型整体水高在提高,但也有不足,比如为了降低价格,车的内饰材料差强人意,有几款车给乘坐人不舒服的感觉,细节方面不到位。所以还要是加强精细度,从每  相似文献   

6.
高振华  李吉阳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0):108-113
人们又等待了一年。2013年,人们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有了更高的期望也有了更多的期许。作为中国车的希望,自主品牌将交付给我们一个怎样的答案?让我们在"第八届爱我中国车车评"上拭目以待。2013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新车登场,竞雄车市。这些车将成为第八届"爱我中国车"当仁不让的主角。有进步,有惊喜,新车闪耀,只待2013"爱我中国车"年度测评!  相似文献   

7.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2):41-41
<正>第八届"爱我中国车"测评活动期间,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充分肯定了自主品牌汽车今年取得进步,并将其原因归结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更加了解中国国情。"2013年自主品牌汽车的亮点在哪里?"毫无疑问,SUV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最大的亮点。不仅在性能方面已经可以和很多合资企业的SUV叫板,市场表现也非常出色。"宋健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自主品牌企业知道,中国老百姓喜欢SUV。可能因为中国经常堵车,老百姓就更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柴油机增压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内燃机协会增压器分会秘书长邢卫东认为,明年7月1日实施国Ⅳ标准,涡轮增压器特别是自主品牌存在一定困难。分析具体原因,邢卫东表示:"目前,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被国外或合资企业占据,自主品牌仅占不到30%。在国Ⅳ标准之前,国内企业大多采取‘拿来主义’,因为技术门槛低,借鉴模仿相对容易,导致众多国内企业忽略了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到了国Ⅳ阶段,‘拿来主义’不再容易,像增加气阀这样的技术还可以勉  相似文献   

9.
曾志凌 《汽车与社会》2012,(12):106-107
从这几年的车展来看,自主品牌的车型在造型外观上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主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也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那么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杨锋磊 《汽车观察》2013,(12):38-39
<正>2006年,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困难的时候,汽车观察杂志联合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共同发起了"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如今,它依然是中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家针对中国品牌汽车举办的年度测评,并打造出中国汽车行业评选的成熟模式与领导地位。八年来,"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始终保持最朴素的情怀,坚持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原则,一直伴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成长历程。先后有23个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累计144款车型参加了评选,所有参与车型95%以上为当  相似文献   

11.
岳琳 《汽车观察》2011,(1):10-10
这五年,时间不算长,只是中国车历史中的一段航程,却也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全球的焦点正在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事实的确如此。每一个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的中国车企,都无可避免卷入这场历史的变革,整合世界资源造中国车的上汽们盈利了,吉利收购沃尔沃华丽转身了,曾经的世界老大IPO了,中国企业成股东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也"自主"了,奇瑞和斯巴鲁的合资密谈就快有结果了……这一个五年,中国车企不仅踩准了中国市场发展的每一个节拍,并且借此成功地将自己变成世界巨头难以小觑的对手或者伙伴。  相似文献   

12.
在2006年北京车展上,曾被指为“有品牌无知识”的华晨展示了其革命性的进展,不仅自主研发了新的车型,还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推出国内首款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为自主品牌新车M3插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13.
徐建一也清晰地意识到自主品牌的发展命门,不是说要取得多大的成就、多么先进的技术,而是要能够生存下去。生存下去方能自主,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徐建一都秉承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下一个十年     
《汽车与社会》2011,(36):108-109
如果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具有丰田和现代这样的执著精神沉下心做技术和质量,那么10年之后,Made in China的国内自主品牌车将有可能实现与日韩德美等产品在同一个水平上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凌然 《汽车与社会》2014,(24):24-25
自从合资自主启辰发布了低价车一来,业内的反响声可谓是一波胜似一波。这不仅仅是因为.合资自主由于怀揣着两大身份,很容易在外来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中找到立足点;同样还在于,合资自主大多都是外来产品的变体,甚至是过时车型的中国式改造,自然就会出现成本上可上、可下的空间巨大为此,启辰能够祭出价格牌来冲击自主汽车在市场的走势也就自然而然了。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客车非常不错,这些年进步很快。"全国政协委员毛新宇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与众多客车展相比,"两会"可以说是级别更高、关注程度更高的一次"客车展示"。2000年之前,"两会"用车几乎是清一色的进口车。随着国内客车企业品牌意识的觉醒和客车工艺水平的提升,"两会"用车中自主品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2001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来,自主品牌汽车特"火",概念"火"、市场也"火"。但必须看到,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发展更多的只是凭着一种感觉,有人甚至认为是凭着一股子激情在往前走,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要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就是这种感觉的真实写照。回顾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企业不断涌入、全面开花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说。  相似文献   

18.
岳琳 《汽车观察》2008,(12):4-4
这是参与第三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的评委们在测试现场的普遍疑惑。可不是吗?在所有参与测评的车中,海马3运动版、MG3、长城精灵这几款车的性能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赞赏:"中国车真是越做越好了。"只是让众多评委感到不解的是,几款备受赞誉的好车尴尬的市场表现:  相似文献   

19.
《汽车观察》2012,(2):62-67
六年我们匆匆走过,留下印记的不单单是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还有那些为中国自主品牌奉献青春的"自主品牌人"。评选见证的并不仅仅是自主品牌车的进步,更多的是自主品牌企业的努力。自2006年创办以来,"爱我中国车"得到了众多企业,媒体以及行业各界领导的广泛支持。6年的坚持、努力,使得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车成长报告。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国产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节节攀升。也许在技术运用和品质把控方面。自主品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被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但是在“面子”——汽车的造型设计方面,自主品牌却一直都是伴随着诟病而摸索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