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信托贷款类产品发行加速,挂钩类产品规模触底反弹,高端产品创新持续增强,无固定期限产品颇受青睐,客户投资回报显著提升,外币产品同业发行策略各有侧重。“一对多”基金专户产品竞争高端理财市场。与银行高端理财、私募基金和券商“小集合”产品初步形成四类竞争主体。未来一段时期,银行理财业务审慎稳健发展势在必行,客户精细化分层管理仍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话:近几年来,除了股票、基金等高风险投资领域,很多人开始选择银行,投资于银行发行的各类理财产品。而为了扩大存款规模、缓解存贷比的压力,逢到月末、季末、年底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可谓"铺天盖地"。可是,随着银行理财产品领域纠纷的上升,很多投资者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对所谓的"银行理财产品"知之甚少。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正式开始实施,加上前几年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度建设并没有停止过。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规范银行理财  相似文献   

3.
机构动态     
正兴银兴全"掌柜钱包"正式上线面对各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竞争,各大银行也纷纷推出自己的银行系理财工具产品。3月10日,兴业银行联手兴业全球基金推出的"掌柜钱包"正式上线,该产品基于兴业银行搭建的互联网金融银银平台"钱大掌柜"推出,对接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截至3月9日,该产品  相似文献   

4.
由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根据一年期存款利率设计,一个月内两次降息加上存款和贷款利率首次不同步下调,除了让企业和购房者贷款成本降低,也打乱了人们理财的步伐。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降幅甚至达15%,部分商业银行透露,目前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全线下滑。对此理财专家建议市民调整理财方向,或"扬长避短"关注中长期产品,或选择债券基金及相对稳健的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8,(18):16-17
【银行】从2008年4月份开始,银监会刮起针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整风运动",投资者的投资理财行为也日趋保守,稳健型理财逐渐受青睐,特别是信托类等稳健型理财产品日渐成为投资者新宠。中行理财师表示,基金、打新股产品是去年理财市场上公认的王牌产品。但由于  相似文献   

6.
作为由优质券商推出、被监管机构寄予创新重任的希望之花,券商集合理财2003年被叫停后,2005年再度以其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条款风生水起,为正因同质化而略显沉闷的中国理财市场,绽放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券商集合理财不准公开叫卖,使它不为大多数投资者所知。所谓最美的花开自暗香处,和基金同为专家理财,20只券商集合理财短期试水,便呈交了一份业绩可观的答卷,让投资者隐约窥见其与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等共分天下的趋势。券商理财业绩不俗,投资者怎样才能从中分一杯羹呢?本刊特邀第三方理财名家、基金学人和券商齐聚一堂,全方位解读券商集合理财,并独家首推券商集合理财分类、评价,既替优秀的理财工具呐喊,更为投资者尽甄别之职。  相似文献   

7.
2006年如火如荼的中国股市唤醒了很多居民的理财意识。进入2007年以后,关于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房产、券商集合理财、QDII、黄金等投资品种的讨论更是不绝于耳。在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的投资界都纷纷看好中国的A股市场,认为2006年的A股市场将步入长期牛市的酝酿期。今年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国债、开放式基金等投资产品甚为火爆。中信银行的一个人民币理财产品,三天之内就卖了2个亿;国债产品也是一上柜就被抢购一空。时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懂得了把钱放在银行是“负利率”了,应当千方百计把钱放到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品种上。或许正是基于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的原因,眼下,理财产品中又冒出了一匹“黑马”——券商集合理财,令许多投资者踊跃认购。2006年元月以来,“券商集合理财”确实急剧升温,元月16…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会财会》2006,(5):47-47
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集合理财对于投资者来说还略显陌生。其实,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正式名称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其本质属于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也可以说就是券商接受投资者委托,并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一种理财服务。据了解,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今年年初呈现走旺趋势,一些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也就势陆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眼光一下子亮了起来,纷纷将赚钱的理想又一次寄希望于这种理财产品上。很多迹象表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势必将在2006年与投资基金展开角力。据悉,这种券商…  相似文献   

10.
私人银行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基金公司一对多产品纷纷登场,面对日益增多的中高端人群这块诱人的蛋糕,券商也不甘落后.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相对陌生,与上述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它的优势在哪?适合哪些人群?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泰君安资产管理总部章飚总经理.  相似文献   

11.
曾韵佼 《中国外汇》2013,(18):60-62
对于有一定闲钱,又无多少投资经验的人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无疑是其"心头好"。但对理财产品的诸多质疑也让人们对其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感到困惑。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监管部门一系列规范措施的出台,银行理财市场已开始悄然生变。近期上海农商银行推出的一款产品,就在收益设计中引入了"浮动管理报酬",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银行理财  相似文献   

12.
问:你如何看当前国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与股票、基金等理财方式相比,银行理财居于什么地位?杨荣燊:银行理财产品目前主要的特点和优势还是在于产品挂钩标的的多样性,涵盖了股票、商品、债券、房地产、对冲基金等,能帮助国内投资者在  相似文献   

13.
王大贤 《金融博览》2008,(11):48-50
对于购买QDⅡ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来说,2008年注定是痛苦而难忘的一年。直击现实去年,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基金净值的快速上涨、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的诱惑以及银行和基金对理财产品不遗余力的推销,居民购买QDⅡ产品的欲望得到了极大激发,曾经出现过凌晨3点开始排队购买一只投资海外股市基金,申购额超千亿元、超出发行额数十倍的壮观场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券商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对国内理财市场需求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标准化产品和充分发挥自身客户资源优势、业务范围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发专项资产管理产品。券商标准化资产管理产品面临开放式基金的强大竞争,开放式基金为券商标准化资产管理产品提供了市场需求借鉴。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券商资产管理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发挥券商在投资银行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进行专项理财产品设计,是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开拓高端客户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曾在银行购买过理财产品,但是你真的了解银行的理财产品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银行的理财产品,拨开它的神秘面纱,看看其真面目!走进银行,我们会看到各种关于理财产品的宣传折页、产品海报等信息。各式各样的产品让投资者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经常到银行做理财的客户总会问银行的理财经理,这个产品是你们银行自己发行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什  相似文献   

16.
<正>在基金和保险理财产品频频"触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未能突破"面签"规定加入互联网销售大潮。日前,招行在京东上线的银行理财产品最终也未能成为线上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首例",上线两天便被监管叫停。不少银行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将其丰富的理财产品线与互联网金融大潮结合,但从目前来看,银行理财触网依然难过"面签"关。银监会叫停招行网售理财9月15日,京东金融开卖招商银行人民币岁月流金546号理财计划,期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回顾基金营销的相关研究,结合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分析指出我国基金营销在产品结构和渠道现状两个方面存在问题:基金现有产品中股票型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占比过高,将近70%,而债券型、货币型和保本型等低风险产品供给不足,这与我国家庭对金融资产需求结构不一致;渠道方面存在直销渠道客户覆盖面小,券商渠道的基金销售会挤占券商的集合理财业务和经纪业务收入而导致券商各营业部销售不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出导致基金销售的利益驱动大幅度下降。因此,应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低风险和无风险基金产品的供给,同时需大力拓展渠道范围。  相似文献   

18.
去年,在余额宝的搅动下,理财市场可谓是大放异彩。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发行依旧,信托、券商、第三方机构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方面也不甘示弱。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宝”类产品以其方便、门槛低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今年头8个月,理财市场精彩依旧。面对众多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不妨尝试一下混搭路线,进行分散投资,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里,让风险低一点,再低一点。  相似文献   

19.
一是业务范围窄。目前国内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大多是将存、贷产品加上部分中间业务的重新整合.理财服务也主要是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保值、增值,或是对购买国债或基金等提供简单的咨询或建议,至于综合理财、证券买卖等,很多还得由客户自己操作。二是产品缺乏特色。目前各家银行推出理财产品和服务除了较小的差异外,多数趋同,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20.
宗春霞 《科学投资》2008,(12):52-53
投资股票、基金的亏损,让投。资者认识到保本的重要,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对低风险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在银行理财产品中,也没有恒强恒弱者,上半年还风光无限的产品。下半年可能难赚到钱.前阵子还遭批判的产品.未来可能潜力巨大。那么,近期哪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较高,这类产品的“耐力”又如何?《科学投资》针对目前理财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