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起国家典型的发展模式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典型模式以及评价从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后起国家存在着两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韩国等为代表的“自主发展模式”;二是以巴西、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完全开放模式”。“自主发展模式”的要点是基本依靠国内的资源,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包括自主开发能力、民族品牌、整车制造能力、国内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能力的提高过程中,虽然也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借助了外部的力量,但是基本排斥外商直接投资。韩国等国家的基本做…  相似文献   

2.
二、充分认识发展汽车零部件大公司大集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支柱产业的基础,如果没有独立强大的零部件工业,就不会有独立完整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与世界汽车零部件相比,差距相当大。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或者口头重视,实际未下真功夫,造成了我国零部件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低水平、分散重复的小生产格局。这已给引进和合资的车型特别是轿车的国产化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更影响了我国自有轿车车型和技术的开发创新,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和振…  相似文献   

3.
●机械、汽车工业“十五”规划(讨论稿)出台●机械工业分行业“十五”规划发布● 《“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部分相关机械、汽车的内容本刊讯(记者 众文)人们关注的机械、汽车工业“十五”规划(讨论稿)终于出台。4月23日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在京主持召开的全国机械工业规划会议上两个规划(讨论稿)面世,同月20日由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机械工业分行业“十五”规划也与代表们见面。 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副司长苏波在关于机械、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说明中,在回顾了“九五”期间机械工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  相似文献   

4.
“从轿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具备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的基础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汽车工业的基础。”在2006年4月26日举行的2006第四届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对国内轿车品牌充满了自信。尚勇还在发言中呼吁:“省部长应带头坐自主品牌轿车!”  相似文献   

5.
刘影 《汽车与社会》2014,(16):14-15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红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的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国家对于汽车领域重大项目研究投入相对分散、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支持不足、现有汽车零部件体系对整车自主开发支撑乏力、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支撑体系能力弱等问题.应提升政府相关扶植政策的实际执行力、改善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关系、加快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家创新的核心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是万向集团下属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现已发展成为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完备实验检测及先进制造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规模制造上市公司,拥有1个技术中心、5个主体公司以及32个专业产品制造工厂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公司所属的企业均已通过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8.
6月10日,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专题研讨了“近几年来行业若干产品产能增长与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有关建议”。来自汽车、通用、重型、石油和化工设备、液压、工程机械、零部件等行业的专家在会上分析了所在行业目前的情况,并表示,有关产品不同程度存在或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风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指出,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了企业间兼并重组,一些效益好的企业通过这一行为扩大了生产能力,丰富了产品品种,一些零部件企业由此进入整车生产行列。与“九五”相比,“十五”期间企业生产规模扩展迅速,生产能力目前已经达到800…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汽车产销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使中国成为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吸引了全球汽车厂商到中国投资,中国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终于发布了。作为国家级“十五”规划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突出了对市场需求,发展环境和面临形势的分析,突出了发展的主题,结构调整的主线,提出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汽车工业发展思路,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副司长苏波。 记者(以下简称“记”):苏司长,《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充分肯定了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果从指导思想上进行总结的话,您认为我们最需要研究什么?” 苏波(以…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这里参加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正品工程”启动新闻发布会,感到特别高兴。大家都知道,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6年汽车产销量突破了720万辆,2007年有望突破800万辆。同时也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了7000亿元的规模,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用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广泛的生产和销售空间。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4日,抵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尹家绪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再次发出强烈呼吁,希望国家全力支持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开发,尽快形成中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能力。今年“两会”期间,尹家绪递交了4份提案,其中关于汽车工业的有3份,分别是“从国家汽车产业战略安全高度,进一步提升汽车自主开发创新能力,确保汽车工业可持  相似文献   

13.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自主发展的零部件工业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将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大国,能否成为汽车产业强国的关键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二是零部件工业的基础;三是相关企业的支撑;四是销售服务系统。其中,汽车零部件工业将在新一轮的汽车市场竞争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由于整车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市场不景气,因此企业面临上游压价,下游涨价,而中间人力成本过高的压力,这给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新的机遇面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摩配》2006,(6):22-22
出口、引进、自主、联合、人才,几个关键词不约而同地在北京、广州和玉环三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负责人嘴里出现。重要零部件产业基地负责人对未来的规划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形势。“十一五”伊始,北京汽车生产基地管理委员会董建华、广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叶佑新、浙江玉环县经贸局副局长苏望翔在谈到当地零部件产业的五年规划时表现出了很多共同点。进入国际配套体系最近两年,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尤其是去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十一五”期间,出口还会大幅度增长。在这三个零部件产业基地的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机电工业》1997,(3):35-36
(一)《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未来15年内把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了政策依据。轿车工业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关键。中国的轿车工业,首先要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一要从国情出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型轿车;二要按照汽车工业发展规律,搞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三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并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四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规范的、公平竞争的汽车市场。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天津汽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摩配》2006,(10):28-28
“没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这句话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然而,汽车零部件如何才能做强做大,中国汽车零部件目前面临哪些机遇、挑战,出路何在?目前全球零部件行业面临大洗牌,对国内零部件企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国内零部件企业须抢抓这  相似文献   

17.
如何转变重整车辆零部件叽会,着力真地汽车零部件大公司支票团战略,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构造中国林车工业的坚类基础,这是当前打开“三大战役”,全面振兴汽车工业一项至关重要和紧追的课题。现在就此岚谈几点初步思考意见。一、中国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差距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权资力度和隼中友。日本和欧美的汽车工业,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I,甚至3:Z。欧美一些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的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3%左右,日本的零部件制…  相似文献   

18.
《轴承工业》2008,(1):35-35
2007年11月29日在商务部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兴致勃勃地在万向展台说,很高兴看到万向的自主品牌取得的成绩,并指着万向为海马汽车模块化供货的前悬架总成说:“这个产品是国家商务部最早支持的产品,看到万向发展自主品牌取得的优秀成绩我感到很高兴,自有知识产权要保护好!”  相似文献   

19.
如何转变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着力实施汽车零部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构造中国轿车工业的坚实基础,是打好“三大战役”,全面振兴汽车工业的一个至关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一、中国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差距分析1.投资力度和集中度日本和欧美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1,甚至3∶1。欧美一些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的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5%左右,日本的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用于科研开发方面的费用约为年销售额的6%。我国上海轿车工业的零部件与整车投资比例,“七五”时…  相似文献   

20.
《轴承工业》2006,(4):1-1
中国轴协制定了这样的发展战略:从“十五”起步,经过三到四个五年计划的努力,使中国轴承工业从世界轴承生产大国迈进世界轴承生产强国行列。“十五”的实践已经证明,成功企业离不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轴承行业在“十五”期间经济规模取得了快速发展,而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速度却相对较慢,中国轴协企业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蔡适应用“喜忧参半”四个字,就比较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