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投资管理》2010,(11):34-34
有分析认为,此次加息后,我国已经进入加息通道,对投资者来说,将不断面临加息风险。因此,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自动“加息”的理财产品,享受加息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财会》2010,(12):43-43
有分析认为,此次加息后,我国已经进入加息通道,对投资者来说,将不断面临加息风险。因此,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自动"加息"的理财产品,享受加息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钟伟  张明  鲁政委 《中国外汇》2015,(15):22-24
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之后,全球都在持续关注其何时可能宣布加息,美国的经济增长,物价变化和就业情况,也因此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美国经济向常态的回归,决定了美联储迟早会步入加息进程。美联储加息与否可能会影响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也将对全球资产价格带来压力。过去两年,人们一再预期美联储加息时点却一再落空,在2015年下半年,美联储会加息吗?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钟伟:欢迎两位参与本期的"圆桌"讨论。很久以来,  相似文献   

4.
《财会学习》2004,(3):23-23
新近出炉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使市场的神经重新紧张,开始考虑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资本市场对可能的加息作出了重大反应,股市连探新底,穿破年初1400点,债市阴霾不散。一度平息的加息风波再度袭击,考验着投资者的脆弱防线。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CPI上涨1.9%。2010年1月又有大量新增贷款流向市场,央行在新的一年里连续两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强,人们对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加息对百姓理财有着直接的影响,面对加息时期的到来,百姓该怎样进行理财呢?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1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2。25%,这是欧洲央行5年来首次加息,同时也为该央行2年来首次调整利率。欧洲央行上一次调整利率是在2003年6月,欧洲央行当时将利率下调到2%的历史低点。尽管期间美联储连续实施了12次加息.欧元与美元之间利差的扩大导致资金从欧洲流向美国,但欧洲央行都没为所动。欧洲央行为何选择在英国央行刚刚降息、美联储加息预期也有所收缩的背景之下执意加息呢?  相似文献   

7.
央行又一次加息了,这次速度非常快,在高过预期的CPI数据报出后一个星期就调息,对市场的影响很可能会比以前更大:一个原因是一年内3次加息,使央行控制经济过快增长的决心更加明显;二是全球经济经过4年的快速增长后,投资者对风险更加敏感;第三是中国股市已经从1000点附近上涨至3000点以上。但正如央行行长所说,中国股市并未发生趋势性的根本改变。投资者又应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8.
10月19日,央行时隔3年首次加息,11月16日,央行年内第四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1月11日公布的10月份CPI上涨4.4%,创两年内最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询问银行哪些产品能抵御通胀.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开启了两次加息进程。2015年开始的第一次货币政策正常化为期四年半,2022年开始的加息过程为期也已一年有余。在美联储主导的这两次加息过程中,新兴市场货币的汇率表现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文章从对比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在这两轮中的汇率表现情况着手,尝试分析汇率表现背后的原因,并对当前高息环境下的新兴市场货币走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梅敏 《投资与理财》2011,(15):30-30
7月7日,央行出其不意又一次加息,成为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也是自去年10月进入加息通道后的第五次加息。每一次加息,都牵动着买房者的神经,如今央行再次加息,使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升至6.5696,  相似文献   

11.
赵凤彬  刘慧 《上海保险》2007,(10):27-30
9月15日,央行再次宣布加息,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已经是央行年内第五次做出加息决策。至此,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7.02%提高到7.29%。央行的第五次加息,距离上次加息间隔不足一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7月份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走势将直接决定美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首先,FED在8月11日加息了25bp,将隔夜拆放利率从1.25%提高到1.50%,这是FED继6月份加息后又一次紧缩经济行动。在这两次加息过程中,FED通过各种途径极力向市场传达美国经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25日,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对抗不断增大的通张压力,时隔10个月,越南宣布重启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这也是亚洲第一个加息的经济体。而澳大利亚已经三次加息。  相似文献   

14.
次级债危机,源于美国金融机构向信贷记录不佳的“穷人”提供按揭贷款,然后将这些贷款证券化(称为次级抵押贷款),以较高的回报率卖给机构或个人投资者。从2004年6月30日至2006年6月29日的两年里,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利率的大幅攀升,致使购房者还贷负担加重,加上同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温,很多贷款购房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债危机始于2007年3月并愈演愈烈,由于涉及全球众多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致使危机迅速蔓延,强烈冲击着世界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债由于其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等特性受到投资者,尤其诸如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基金等稳健的经营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国债也往往是投资者战略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债券的价格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率是影响国债价格的最重要因素.进入2004年以来,宏观经济局部过热,央行九年来首次加息,市场从怀疑到迟疑最后到恐慌,过去一直被奉为是"金边债券"的国债价格大幅下跌.尽管断言中国经济就此进入加息周期为时尚早,但是,利率逐步回复到正常水平是一个必然趋势,2004年债券市场下跌是对前期债券收益过度挖掘的一次修正.至此,警惕国债利率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21日,央行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了相应调整。此次加息,已是央行自2004年10月29日第一次加息以来,不到四年时间里的第8次加息。  相似文献   

17.
冉学东 《中国外资》2014,(15):11-11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都会在国际经济引起动荡,几次新兴市场的经济危机都与美联储加息有关。有人说,市场的波动反映了所有投资者的预期和基本面的变化,这如果是规律的话,那么在最近的美国股市上反映的淋漓尽致。7月31日,道琼斯大跌317点,道指回吐今年以来的所有涨幅,标普500重挫2%。道琼斯指数7月17日创下最高点17151后,开始下跌,加上这次的跌幅,  相似文献   

18.
近期,美国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再创历史新高,但却没看到美国投资者特别兴奋,或许是因为指数的上涨脱离了基本面,美国经济并没有如期走强,故美联储迟迟不敢加息。  相似文献   

19.
欧美市场2014年9月,美国市场方面,苏格兰公投事件令市场波动,投资者忧虑美联储将提前加息,美国及其盟友展开对叙利亚空袭等都令市场承压。第一周,投资者对俄乌将达成停火协议持乐观情绪,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一,周二公布的8月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9,创2011年3月以来最高,但当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远逊于市场预期。受到欧洲央行宣布刺激政策影响的延续,当周美国三大股指仍然小幅上涨。第二周,投资者对美联储可能尽快加息的担忧情绪加重,且民调显示苏格兰独立的可能性上升,美国三大股指纷纷下跌。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博览》2005,(2):37-37
2004年10月底,央行宣布加息后,国内外纷纷预测:中国将进入加息周期,年底及明后年利率还将上升。他们的依据是,进入加息周期的美国2004年已连续五次小幅加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