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陈平 《商界名家》2003,(8):24-25
我觉得对于“富豪”这种说法,他们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这种现象,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层次的人都是一样的,有其辉煌的时候,也有其毁灭的时候,这对于学者或者企业家来说都是一样的,不会永久地这样或者那样,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  相似文献   

2.
赵晓 《商界名家》2003,(8):27-27
富豪接连出事不能说有100%的必然性,但有相当大的必然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富豪都是“转轨富豪”,也就是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富豪.而不是成熟市场经济出现的“市场富豪”。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想刻意去“炒作”某个富豪的问题,但“问题富豪”现象值得全社会来关注、来思考—— “富豪们”或多或少地出现问题,是否有其共性?或者说,他们出现问题是偶然还是必然? “问题富豪”多为民营企业家,这对当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否形成冲击?我国的民营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正是因为“问题富豪”的相继出现,我们对财富有了相当沉重的解读。我们不必“仇富”,但对“富豪”的问题我们必须警醒——要让财富在阳光下攀升,让民企成为催生真正企业家的摇篮,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  相似文献   

4.
朴容锡 《商界》2007,(12):94-96
在韩国。年纪轻轻就积攒了丰厚身家的“新生代富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书作者就是一位新生代富豪。在理财之余,他以仃6位30—40岁左右,靠投资房地产、海外基金、股票、债券、外汇、消费信贷等领域积累了几十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20韩元)身家的韩国新生代富豪为对象。通过设问调查和深入交谈,对他们的投资战略进行取材.揭示了新时代迅速致富的28个投资秘诀。 世界上活跃经济体的崛起之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借鉴性。目前的中国。已经度过了激荡30年,接下来是国际机构一致看好的“中国黄金十年”。是又一个出现“新生代富豪”的千年一遇之变局。你?我?他?中国的年轻人如何把握住改变自己身家和阶层的机会? 作为该书稿的独家杂志连载媒体。本刊从本期开始选载该书的精彩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朴容锡 《商界》2008,(3):108-111
目前的中国,已经度过了激荡30年,接下来是国际机构纷纷看好的“中国黄金十年”,是又一个出现“新生代富豪”的千年一遇之变局。你?我?他?中国的年轻人如何把握住改变自己身家和阶层的机会? 世界上活跃经济体的崛起之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借鉴性。在韩国。年纪轻轻即积攒了丰厚身家的“新生代富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信出版社的新书《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对这些富豪的创富历程、理念和策略做了详细而生动的记录。 本书作者就是一位新生代富豪。在理财之余,他以176位30到40岁左右,靠投资房地产、海外基金、股票、债券、外汇、消费信贷等多样化的领域积累了几十亿韩元身家的韩国新生代富豪为对象。通过设问调查和深入交谈,对他们的投资战略进行了深层取材,揭示了要想在新时代迅速致富的28个投资秘诀。 作为该书稿的独家杂志连载媒体,本刊选载该书的精彩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胡泳 《商界名家》2003,(8):33-35
如果没有“官商结合”,就不会有时下的“问题富豪”——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中国“红顶商人”的历史沿革。要知道,中国“红顶商人”无不是“官商结合”的产物。那么,今天的“问题富豪”是不是昔日中国“红顶商人”的“轮回”呢?  相似文献   

7.
润东 《商界名家》2003,(8):20-22
随着一些“问题富豪”浮出水面,他们“不义之财”的来历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许多问题富豪只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迅速聚敛起西方富豪需要历经两三代方能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他们的财富为何总是遮遮掩掩不敢见见阳光?  相似文献   

8.
胡坚 《商界名家》2003,(8):26-26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没有“富豪”。存在的是普遍的生活水平低下和贫穷现象。不惟如此,中国社会多少年沿袭下来的“为富不仁”、“劫富济贫”的观点深人人心。因此,当中国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特别是非常富裕起来,成为所谓富豪之后,富豪和不是富豪的人的心态和行为都开始不知所措起来。  相似文献   

9.
柯志雄 《商界名家》2003,(10):53-55
从英国到了中国,从安达信的一个会计师到紧贴富豪成名的“中国通”——这就是胡润——不过尔尔!  相似文献   

10.
朴容锡 《商界》2008,(1):104-107
目前的中国。已经度过了激荡30年,接下来是国际机构纷纷看好的“中国黄金十年”,是又一个出现“新生代富豪”的千年一遇之变局。你?我?他?中国的年轻人如何把握住改变自己身家和阶层的机会? 世界上活跃经济体的崛起之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借鉴性。在韩国。年纪轻轻即积攒了丰厚身家的“新生代富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信出版社的新书《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对这些富豪的创富历程、理念和策略做了详细而生动的记录。 本书作者就是一位新生代富豪。在理财之余。他以176位30到40岁左右,靠投资房地产、海外基金、股票、债券、外汇、消费信贷等多样化的领域积累了几十亿韩元身家的韩国新生代富豪为对象。通过设问调查和深入交谈。对他们的投资战略进行了深层取材,揭示了要想在新时代迅速致富的28个投资秘诀。 作为该书稿的独家杂志连载媒体。本刊选载了该书的精彩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金少策  苏旭 《浙商》2007,(6):35-52
2006年底至2007年3月,浙江东阳26岁的女“富豪”吴英的出场和谢幕显得如此突兀,以数亿元的“身家”高调亮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警方逮捕。从出名到被捕,她只用了5个月。 在东阳吴英案、丽水杜益敏案中,这些年轻妇女并无出众财技,却在民间资金丰沛的浙江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民间集资的传奇。在全国整肃非法集资的大背景下,吴英案发似乎在预料之中。 那么,谁会是下一个吴英?尽管我们并不希望再有人重蹈覆辙,但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合法化问题不解决、前赴后继者必然有之。总体来看,浙江民间金融对浙江经济发展、浙商的壮大具有巨大的正面的积极作用。有专家更进一步提出,浙江民间资本最后以金融的形式出现,收益是最高的,出路也是最好的。那么,怎么样引导才能让丰厚的浙江民间金融走上合法化、制度化?浙江能否以金融改革为契机,成为中国民间金融的一个中心昵?相信到那时,在浙江民企中诞生世界500强的日子也就很近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全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唐山的钢铁富豪们都有什么来头?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面对国家新一轮的产业政策调整,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心底波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潘峰 《计划与市场》2001,(6):22-24,29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了中国一代富豪。去年11月份世界著名的杂志《福布斯》列出了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笔者通过对中国内地前五十位富豪的研究剖析,发现了这个富豪群体所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梁稳根几年前还一度被媒体认为是”湖南首富”.这也是”《商界名家》中国地方富豪调查组”湖南之行首选他的原因。但让我们没料到的是,在今日湖南人眼里.谈及富豪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张剑、张跃兄弟,或者泡沫富豪刘敏等人.似乎不把梁氏当富豪看。  相似文献   

15.
刘欣然 《中国市场》2009,(50):32-33
<正>接近刘益谦的人说:"他是上海滩真正的富豪。"这是一个持续的财富之路,一路行来,每个阶段都有比他更成功的人,但结果不是灰飞烟灭就是被他甩在后面。  相似文献   

16.
潘欣怡  王剑磊 《浙商》2009,(17):128-129
有一些人,她们始终是要被关注的,无论在镜头前还是镜头后。女主播配富豪,似乎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近日,电视圈又传出一例女主播嫁富豪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投资,看人!     
在辞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职务后,卫哲投身私募业,他手上捏着一张令人羡慕的LP名单,盘踞着耳熟能详的一些明星企业家和超级富豪,在本期人物报道《大佬爱卫哲》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投资卫哲vision Knight Capital的LP中,有十几个人,连协议都不看,就直接出资了,他们的说法是“反正你卫哲来做,我就绝对相信你.”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10年,中国的财富积累已经超过了30年,80后也已经30岁了。 据《福布斯》最新统计,中国的千万富翁有44万人,亿万富豪超过1.8万,中国已经成为亿万富豪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富豪人数惊人地增长,与中国楼市的高速增长密不可分,最新的福布斯中国内地400富豪榜单中,有154位来自房地产业,房地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豪高产田”。  相似文献   

19.
富豪的陷阱     
又一个富豪落马,而东北另一个早已落马的富豪,正准备在法庭上为自己的生存和荣誉而战:还有深圳的一位靠出租车起家的富豪、湖南的一位皮鞋大王,也陆续失去了自由身。至此,一年来豪门巨贾起落的戏剧,似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当然,这个社会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犯罪,他们的表演之所以引得万众瞩目,或许纯粹只是因为,跟在他们名字后面的那串数字比普通人多了几个零、他们的名字被人列在某个排行榜中而已。不过,他们落马的情节是如此地相似,我们这些局外人不能不白作多情地思考一番;也许,让他们失败的,除了他们的个性和道德以外,还有着另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学术)》2010,(13):11-11
6月12日,胡润发布了其最新的“2010胡润富豪消费价格指数”,其消费价格指数为11.3%,去年同期则为4.6%;这意味着,现在要花更多的钱才能进入中国的精英圈。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已拥有87.5万个千万富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