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多样,文化多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保护传统村落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村落文化的开端。以桂林市灵川县青狮镇江头村为例,研究了村落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广西传统村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随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广西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以促进广西传统村落文旅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谢昕  张艾力 《山西农经》2022,(3):95-97+101
敖鲁古雅作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建设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在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着产业发展不规范、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消失、治理能力薄弱、民生保障力度低等困难。通过对敖鲁古雅乡的田野调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发展绿色旅游、注重环境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加强党政工作、坚持改善民生等对策,以期探索乡村振兴下特色村寨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扶贫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是我国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现实中,由于政府层面缺乏统筹规划,农旅产业融合度不高,村寨空心化严重等问题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发展。因此,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融合、绿水青山"生态+"、"观念扶贫、智力扶贫、智慧扶贫"等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通过发挥"旅游+"的综合效应、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创新商品营销模式、汇聚社会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等途径促使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扶贫。  相似文献   

5.
王慧  隋新玉 《农业经济》2022,(5):137-139
传统村落因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和谐的文化景观而成为旅游开发的载体。辽宁是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辽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成效,实现优质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探讨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提出文化价值重构、构建动态文化景观等对策,以推动辽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文化体验需求。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的在于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传承与创新。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存在产业链短、民居改造无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发展不够、建设资金不足、利益联结机制缺乏等问题,亟需解决。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采取推进特色村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特色村寨人居环境、传承发展特色村寨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特色村寨治理有效、促进农牧民生活富裕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乡村的全面振兴,传统村落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村落居所、天然淳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神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国内众多传统村落复兴之举不自觉的选择。然而,传统村落作为一个人地关系耦合的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因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举措。地方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进行深度融合,能使乡村旅游具有更加长远的生命力,因而研究文化激活乡村旅游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湖南省醴陵市W村的实地走访,发现该村特色陶瓷文化激活了当地旅游发展,但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开发模式单一、产业融合度不高、服务专业性较低及宣传营销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挖掘文化内涵、多元主体协作、重视人才支撑、形成多宣传矩阵等方法,从而让文化更好激活乡村旅游,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互相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旅游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具有保护、传播、恢复特色传统文化的功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如何在乡村旅游中妥善解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以创新的文化旅游走出农村文化衰落与消解的困境,需要首先分析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修复中面临的现实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给出有效的发展建议。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功能视角入手,试图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遗产地其他村落而言,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核心村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这是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该文通过搜集筛选出分布在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7个,对这47个村落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其旅游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村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果]目前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经营模式主要以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经营模式为主。遗产地旅游旅游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但村落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且在资金、参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论]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合理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与旅游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通过发展基于乡村文化的旅游经济,能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全面融合,从而拓宽乡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杨中贵  吴塑 《农业经济》2023,(10):50-52
乡村振兴背景下,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而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传统村落逐渐难以适应当前发展步伐,迅速没落,但是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沉淀,凝聚了我国人民的乡情,是民俗的情感寄托,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传统村落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保证传统村落永葆生机与活力,必须要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并分析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的机制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积极挖掘乡村旅游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本次调研通过实地探访阳泉市村落,深入总结阳泉地区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客观记录当前发展阶段该地区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乡村是中国实施扶贫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岗位多等优势,成为拉动偏远民族遗产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云南省元阳梯田文化遗产地阿者科村为例,分析了在旅游减贫事业中,我国通过在民族遗产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实践,探索了在旅游减贫理论下哈尼民族遗产区乡村旅游的减贫效果,为未来偏远民族遗产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民族地区的农旅融合产生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村寨旅游等新兴形态,其本质是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从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要素,以及动因、过程和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内在机理。针对目前农旅融合面临的障碍因素和现存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村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村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整合农业、生态、村寨和文化等各种资源,开发以农文旅为主的综合性产业融合,提升融合水平和融合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各地村落都在努力寻求发展振兴的机遇。村落振兴的关键,在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村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切有赖于村落经济发展的水平。当前的艺术乡村、民族民俗特色乡村、民宿村等各种乡村建设模式,都是为了创造村落经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惠水好花红度假区通过以“景区带动乡村、产业融合”模式,依托布依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弥补乡村景区规划短板,打造独具布依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布依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惠水好花红旅游度假区建设中的软实力作用,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布依族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8.
赵强军 《农业经济》2023,(9):126-127
高质量发展对少数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出高要求。少数民族具有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罗亦凡  毕东 《山西农经》2022,(7):1-5+10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发展需要,也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将更加倾向于以乡村文化发展哺育精神文明发展,以乡村文化振兴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具有现实意义与操作价值的议题。在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文化主体、乡村文化本体与乡村文化载体的发展作用后,得出了乡村文化振兴能够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产生助益这一结果,对于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三亚市西岛文化旅游区独特的地域优势、厚重的红色革命资源、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海洋资源,为西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天然的区域优势,形成西岛旅游文化乡村振兴的品牌。但西岛的旅游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瓶颈。鉴于此,构建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促进西岛旅游文化发展的关键。构建“红蓝绿”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红蓝绿”游览方式,拓宽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渠道,展示西岛旅游新的风貌,将是促进西岛文化旅游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