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坤华 《江苏商论》2008,(3):171-173
历史上在江苏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却不乏商业传统、商业文化和市场意识,一直涌动着一种不拘成规,敢想敢干的商业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江苏也着实开了风气之先。既是受西方列强侵略、奴役最早的地区,同时也是最早起来反抗西方侵略并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地区。在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刺激下,江苏大地正式诞生了"苏商"这个群体。"苏商"曾经创造了巨大的辉煌,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和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苏商"正在崛起。"新苏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和已有的历史发展积淀的前提下,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朱凌群 《浙商》2011,(6):17-17
苏商凶猛 2010年,浙江与江苏的GDP分别为27100亿元和40903亿元,差距比上年又加大了。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无论是苏商还是浙商,他们都是民营经济的代表。但苏商近年来显示的强劲增长后劲更令人刮目。无疑,苏商是值得全国民企学习的新榜样。  相似文献   

3.
顾坤华 《江苏商论》2007,(4):170-171
在中国商帮文化中,“苏商”的崛起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苏商”作为地域性商帮基本形成于清朝中后期,由此成为在众多商帮中最具特色的标识之一,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世纪之交,“新苏商”作为一个崭新的群体迅速发展,赢得了众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4.
《华商》2010,(8):64-65
2010全国江苏商会联席会议暨全球苏商大会筹备会于8月9日在昆明召开。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江苏商会及全球杰出苏商代表齐聚春城,共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大背景下的发展大计,以及苏商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合作机遇。  相似文献   

5.
李桂辉 《华商》2013,(2):74-75
人物小档案: 李光,男,江苏盱眙人,1974年生,中共党员,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湖南苏湘投资集团董事长、湖南省江苏商会会长。苏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清十大商帮”之一,绵延百年的苏商文化集中体现了“爱国尚德、尊商惠民、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封面秀     
《浙商》2011,(7):32-32
1 《苏商》2011.2&3月合刊 苏商500强 本期为2—3月合刊,除了报道了愈演愈烈的企业用丁荒之外,重点推出了2010苏商500强榜单。这是由本刊、南京大学商学院、苏商经济文化研究所联合江苏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相似文献   

7.
《华商》2011,(9):82-82
2008年3月26日,在湘苏商欢欣鼓舞,湖南省江苏商会宣告成立,苏商在湖南终于有了个“家”。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在湘苏资企业界人士的要求.为促进湘苏两地经贸合作和信息交流的发展,在湖南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指导管理下,湖南省江苏商会经湖南省民政厅核准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8.
李桂辉 《华商》2011,(12):28-32
苏商,以“勤、稚、德、能”著称,演绎不尽世纪创寓传奇;苏商,以“厚、减、惠、爱”闻名,用心成就实业济世之篇;  相似文献   

9.
12月29日,2009(第四届)苏商领袖年会暨第三届中国东西互动(南京)发展论坛“苏商骄傲”——改革开放30年江苏最受尊敬企业家30人颁奖典礼,在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弘业集团董事长刘绥芝应邀出席年会并与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等30分享江苏“最受尊敬企业家”奖。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荣膺“改革开放30年江苏最受尊敬企业家终身成就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原省人大副主任俞兴德等领导为获奖苏商颁奖。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11,(10):14-14
最近和一些浙商朋友聊天,很多人对本刊3月上的封面故事《苏商凶猛》印象深刻,他们认为在“标兵渐远、追兵浙近”的区域竞争新格局下,这组文章对苏商、浙商的比较非常中旨,但如果就此简单得出苏商迅速崛起、浙商逐渐没落的结论,显然大错特错。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5,(10):82-82
2005年9月3日,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的300余名知名企业老总齐聚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参加主题为“打造中国先进商业模式”的高峰论坛。此次论坛由长江商学院、《浙商》杂志社、《苏商》杂志社共同举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共同承办。围绕“打造中国先进商业模式”,浙商、沪商、苏商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与新商帮的崛起有内在逻辑,而彼此交融是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迫切需求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历史上,晋商、徽商、浙商.苏商和粤商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是地域商业文化最突出的代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新浙商、新苏商和新粤商迅速崛起,以崭新的姿态挺立于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封面秀     
《浙商》2011,(13):30-30
脱胎于江苏省唯一幸存下来的城市信用社,从仅有6名员工,资本金仅22万元的小金融机构,夹缝中求生存,几经沉浮,成为业内颇有影响的江苏省内第三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总资产超50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本期《苏商》封面故事.  相似文献   

14.
陈艳  范凯熹 《中国广告》2014,(1):123-129
民潮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成为了支撑国家力量的支柱之一,那些成长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资本家在与外资的资本搏杀中逐渐强大起来,凭借着实业救国的决心,在不断的失败与探索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近代中国的商业制度和产业模式,最终夯实了中国制造业的基础,为近现代中国打开了现代化的商业传播大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有浙商、苏商、粤商等很多商帮,但毫无疑问,网商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帮组织。——马云  相似文献   

16.
又见苏商     
有人愿意将苏商说成是“优裕一族”,仔细想想,还有些道理。“人们用担子挑着自家产的绸缎,从江南的蒙蒙烟雨中‘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路走去。晚上,归来的是满担的柴米、油盐。”这种状态下的苏商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无论怎样和那些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而被迫出走异乡的晋商、徽商等比起来,苏商幸福得像花一样。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5)
新常态,简单的理解就是经济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014年,"新常态"一词由中共中英总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之后在不同场合的发展中又进一步被系统化,成为指导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理念。本文基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视角,简单分析了新常态下江苏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态势,在此基础上,又从产业结构、区域经济、贸易业态、外贸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江苏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取向,为江苏当前和今后的外贸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浙商看苏商     
《浙商》2011,(5):71-72
无论是浙商还是苏商,他们作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正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中国经济转型的重担,成为经济改革的先锋,他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都是其他企业学习的范本。那么,他们是如何彼此看待的?  相似文献   

19.
朱英 《三联竞争力》2006,57(11):75-77
在清末被誉为“五金大王”的叶澄衷(1840~1899),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也是善举不断的慈善家。他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少年发展成为腰缠万贯的工商巨子,其本身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艰难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徐王婴 《浙商》2005,(9):36-37
8月7日-9日,由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委宣传部、统战部、江苏省工商联等联合主办的苏商论坛上,苏商与浙商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