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志刚 《企业家天地》2011,(10):133-133
高职院校信仰教育以大学生为对象,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这是高校信仰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信仰教育是当前思想理论教育的迫切任务;正确坚定的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好学风建设,引导他们在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主题,当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思想政治素质有所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一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对人们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中,其价值取向及理想信仰日益走向多元。由于大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价值多元化更易导致其理想信仰的迷失。面对大国兴起的时代机遇,加强大学生的信仰建构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对国家和党的建设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校园出现了宗教升温的现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信仰程度直接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本文对沈阳某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结论基础上力求积极探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构建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层次目标。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着内容成效与目标相分离、对参与者的主体性重视不够、教育环境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聚焦问题,通过优化课程建设来推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体化,通过强化人文关怀来激发教育主体的内生动力,通过全要素联动来实现多系统全方位浸润,以此回归信仰教育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肩负着信仰教育的历史使命。高校应针对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现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作为独立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在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新时期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本文阐述了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地位,深入分析论证了思政课引领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术界对新时代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为关注,相关理论成果颇丰。而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普及的现状却并不理想,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因此,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研讨民办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普及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正确的态度,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基本品质,通过理论武装把他们培养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要经过“知”“情”“意”“行”四个关键环节,即通过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理性认识;通过情感体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情感信任;通过内心认同,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坚定意志;通过现实活动,将马克思主义落到实践活动。文章从剖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特征出发,对“知”“情”“意”“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进行深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凝聚力、对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一步探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并深入探讨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信仰总体态势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理性的特点.但也存在突出问题.造成此种现象的因为主要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以及信仰教育的失误.加强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于优化社会环境,构建联系机制;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开展生活化、多元化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5.
信仰、信念、信心浓缩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要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以史为鉴,稳固根基,在与外来文化思想碰撞中,主动消除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解决社会主义信念模糊动摇问题,化解民族复兴信心疑虑。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坚守阵地,雕刻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印记;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优势;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勇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理性反思,澄清困惑,剖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追求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辩证关系。这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杂性科学的缘起与发展,为分析和认识大学生信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转型和文化思潮多元的形势下,大学生信仰呈现出弱化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差异性的特点。文章以复杂性科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信仰为对象,利用复杂性科学的相关思想,对大学生信仰问题进行诠释与重构,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  相似文献   

18.
马列经典著作是我党的理论之源和信仰之本,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重要代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积极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坚定的理想信仰。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的问题频出,现状不容乐观。这就必须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大学生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的积极性。大学生自身要在态度、阅读习惯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应在课程机制改革、物质资源、人才准备以及校园氛围营造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应在专业素养、授课技巧、传授研读方法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校,90后的大学生们对共产党党史知识的学习和认知现状,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不容乐观。在当今文化认同危机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情况下,对党的历史尤其是重大问题的了解和正确认知,不仅是大学生政治素养的体现,而且关系到大学生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问题,是关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大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问题。本文针对杭州下沙诸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党史认知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希望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行动之力,是大学生顺利成才、实现青春梦想的精神内核。应通过完善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途径,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