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疆,具有多民族共居、多宗教共容、多文化共存的鲜明特点。实践证明,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稳疆的重要举措,是文化润疆的内在要求,是长期建疆的必由之路,对于大学生增强“五个认同”具有现实意义。在铸牢过程中应注重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建设;突出思政教育引导,完善思政理论课程体系;深挖红色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正向引领,占领舆论阵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使用上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华文化认同是维护民族和谐发展之魂,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美丽新疆的必要条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文化润疆工程的基石,是成为各民族寄托内在情感、系好精神纽带的载体。本文就文化润疆工程的相关内涵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必要性作了分析,试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3.
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广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大力弘扬广西红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有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当前广西红色资源的利用还存在地方特色挖掘不足;对红色文化及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以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为出发点,以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宣讲、红色文化教育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广西红色文化与媒介、产业、学校教育等方面的联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使人们的思维言行及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成为“团结稳疆”政策落实的有力手段和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本文阐明铸牢南疆基层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通过剖析其特殊性,从整合传播主体、传播定位、传播符号和传播环境等角度开辟铸牢南疆基层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医德是构成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在新课改中,强调医学类专业的课程要注重医德医风教育。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实施主体力量薄弱,师资力量投入不足,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医德教育提供新思路,为其内容指明方向并为其落实提供有效合力,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医德教育有着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医学高校科通过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成立专业的研究中心、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等途径来培养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内在动力,是我国实现重大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思想等几方面,学习其构成基础对我们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是一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统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精准扶贫的工作提供必要性,反之,精准扶贫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从贫困与精准扶贫的认识出发,结合各组织各学者关于贫困的定义,对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思考;再回顾历史上致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并希望通过原因的回溯,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于精准扶贫的意义;进而分析精准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对关系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断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交汇融合,民族的共同习性不断同化,民族的集体身份不断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孕育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需求,是维系国家统一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和能量。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历史中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其丰富的党史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以党史为根,铸牢广西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边疆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实现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有独特价值。本文以广西宁明县为例,探究宁明县立足壮族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融合理念助推产业振兴的有效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文化振兴乡村振兴路径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西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的决策部署,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使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工作创新性发展,保持了“八桂飘香、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谱写了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1.
罗显华 《中国市场》2022,(6):194-196
边境地区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也关系到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否正常、安宁。笔者认为,处在某个核心文明边缘的边境民族或者跨境民族,也很容易成为这个核心文明的主人。广西南濒北部湾,与越南接壤,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的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全国有着特殊的地位,研究广西边境地区如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广西中越边境的崇左市、防城港市和百色市3边境地级市,从国内国外二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广西边境地区铸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广西边境地区存在的安全隐患,目的是为研究广西边境地区如何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施路径做铺垫。  相似文献   

12.
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是每一个主权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为国歌立法,维护的不仅仅是一首歌的尊严,它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格局的彰显和历史的积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国歌法》的贯彻执行有助于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热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即使在当代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时代的价值方面详细阐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所在,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集体意识、拼搏精神以及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符合当前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沈弘 《中国广告》2024,(3):61-68
<正>2023年,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陈展团队秉持“塑经典、铸精品”的理念,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等重大战略,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传承弘扬,不断创新展陈模式,西至新疆喀什,推进文化润疆;攀至青海果洛,光耀雪域高原。通过深化红色文化、融合艺术美学,不断探索与实践,让展陈艺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精准发力、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彩呈现。  相似文献   

16.
深入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加强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从以人为本视角下党建引领高校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为提高新时期校企合作中高校文化建设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三敬”文化是民航核心理念文化。以红色文化铸牢航空报国理想信念,以工匠文化夯实职业作风,以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养,构建“一体两翼三点四推进”的民航文化育人模式,通过文化融合,聚焦育人导向;通过产教融合,深化育人改革;通过知行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8.
天安门升旗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域,对于培育当代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网络文本数据获取与文本质性分析,对天安门升旗仪式的互动仪式链作出理论阐释,分析红色旅游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并建构模型:情感能量是旅游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在物质生产经济与旅游仪式经济之间形成反馈回路;成功的红色旅游仪式经由集体欢腾,塑造旅游体验高峰,构建社会关系符号。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5,(2)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再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任涛涛 《中国报业》2023,(12):114-115
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变迁中逐步生成的,包括自强不息的精神、知行合一的理念、爱国主义的情怀、甘于奉献的意识、团结互助的观念等一系列伦理规范。文化价值观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综合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基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网络新媒体建设与大学生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