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能特点及主要问题,考虑水资源、生态环境、地质条件等各类资源约束,提出“碳达峰”目标下煤炭科学产能概念,以促进内蒙古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扭转煤炭生产“粗放、高危、污染”现状,确保内蒙古煤炭生产既能保证充足的能源供给,又能顺利完成“碳达峰”目标。同时,根据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特点和“碳达峰”规划,对内蒙古煤炭科学产能的规模、布局和发展潜力进行研究,预测出2025年和2030年前后内蒙古煤炭科学产能总量,提出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的战略部署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然而,高比例的煤炭消费也使内蒙古在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行业转型发展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在深入分析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探讨了碳达峰目标下内蒙古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控煤路径及建议。研究表明,若内蒙古能源相关碳排放要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则煤炭消费量需稳定在3.2亿~3.4亿tce之间;若控煤减碳工程取得重大成效,可再生能源取得进一步发展,煤炭消费量可降低至2亿tce以下。在煤控情景下,内蒙古的CO2排放将在2032年左右达峰,峰值约9.2亿t;强化煤控情景下,内蒙古的CO2排放达峰时间提前至2025年,峰值约8.1亿t。为实现内蒙古碳达峰目标,需统筹制定煤炭减量发展相关战略规划,制定不同行业差异化管控方案与措施,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煤炭作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在能源体系中占较大比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对煤矿开采业形成巨大的挑战,研究其影响路径有助于制定相应政策,实现煤炭开采业可持续发展。从宏观层面剖析低碳转型导向下煤炭行业的低碳化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国家工业体系重构、低碳能源政策与能源结构调整、低碳科技创新与节能技术推广等影响路径;从中观层面揭示碳中和目标下煤炭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主要覆盖煤炭下游的四大主要消费行业与散烧煤等影响路径;从微观层面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于煤炭行业从业者、煤炭企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近期来看,煤炭开采业需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在满足能源需求的情况下更好地优化产能布局,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率。从远期来看,煤炭行业将从全产业链进行节能减排和碳资产综合管理,推动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形成煤炭+CCUS的碳闭环系统。随着深度去产能的不断推进,煤炭开采面临智能化升级,普通工人急剧减少,科技人才缺口增大,需加快完善保障体系来安置煤炭企业人员,建立煤炭智能化、信息化、低碳绿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是我国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明确政策和重点举措。确保煤炭安全稳定保供、促进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又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统筹好发展和压减、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是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结合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展望"双碳"进程下煤炭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走势,分析企业视角下的煤炭消费达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向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能源治理体系呈现“碎片化”和“无序化”趋势,全球能源发展进入重大变革期。基于“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模型,针对全球能源转型发展新形势,设计了可持续转型、能源独立和新能源加速3种碳中和情景,在有关中国人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假设基础上,系统模拟了大变局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情景下,中国能源需求将在2030-2035年达到42.8亿~43.8亿吨标准油峰值,之后维持在40亿吨标准油以上水平,其中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需求将先后达峰,达峰后需求快速下降,非化石能源则逐步成为能源和电力供应主体。为保障能源转型的顺利推进,需持续提升能源供给质量,把握好能源转型节奏,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创新,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进能源与关键矿产的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煤炭产业在国有能化企业中的新定位,紧抓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坚持以“两强一高”作为煤炭板块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目标,顺应“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要求,紧紧围绕“安全、绿色、高效、职能、可持续”发展,苦练内功,着力推进“六大工程”,持续提升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创新引领力与价值创造力等,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形成了符合企业定位和实际的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煤炭在我国的基础能源战略地位及最主要碳排放源现实使其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聚焦的重点。本文用IPCC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煤炭产业的碳排放情况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总结我国煤炭产业建设绿色矿山、创新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发展新能源等碳达峰、碳中和实践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利用制度优势、明确产业方向、构建绿色产业、开辟全产业链低碳市场和充分发挥碳汇市场功能等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各国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全球能源供给格局深化调整,低碳能源技术突破将重构全球竞争发展格局。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发展趋向一体化协同及多元融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着挑战,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释放先进产能、提升能源安全保障,加快煤矿智能化及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提升煤炭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煤炭相关多元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客观上要求科学测度绿色GDP中碳减排的阶段性和有效性。本文基于情景分析技术和绿色GDP核算理论,测算了我国绿色GDP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加入WTO后,中国参加全球碳减排治理进入新阶段。Ⅰ阶段(2002~2012年),中国为全球碳减排治理的被动接受者,Ⅱ阶段(2012~2030年),中国为全球碳减排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以上两阶段可进一步细分为:Ⅰ.1阶段(2002~2008年),碳排放爆发阶段;Ⅰ.2阶段(2008~2012年),碳排放空中加油阶段;Ⅱ.1阶段(2012~2020年),碳排放降速换挡阶段;Ⅱ.2阶段(2020~2030年),碳达峰阶段;(2)只有在低碳排放情景下,我国方可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在低碳排放情景下,技术进步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实现绿色转型需要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合力发挥作用;(3)新时代碳减排治理的关键在于构建以零碳电力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其中,建立高耗能半导体产业与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的高效耦合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煤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煤炭工业的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发现,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煤炭供给是煤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煤炭需求的解释能力高达99.8%。通过各影响因素的决策系数测算得出,城市化水平(1.06)是煤炭需求的最主要决策性因素,其次依次为煤炭供给量(0.49)、产业结构(0.03)、能源消费结构(-0.17)、经济增长(-0.41)。其中,城市化水平、煤炭供给量产业结构是煤炭需求的拉动性因素,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为限制性因素。从直接和间接影响系数来看,城市化水平对煤炭需求的影响最大,为1.17。而经济增长通过其余4个因素对煤炭需求的总间接影响最高,为1.32。从研究结果得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与煤炭需求呈现出“脱钩”态势,这为实现达峰和碳中和约束下的经济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开启经济低碳转型的首年。由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排放总量大、脱碳时间短.能源系统转型难等诸多挑战,想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在能源生产侧和工业.建筑.交通等能源消费侧进行全面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2.
工业行业是地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不同行业因产品类型、工艺水平等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碳达峰阶段。本文以传统工业城市七大产业链108家企业为例,运用LEAP模型,研究碳达峰目标约束下七大产业链2030年前碳排放特征与碳达峰模式,揭示不同行业碳达峰规律,明确行业碳达峰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显示:碳达峰约束下,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碳排放应持续下降,钢铁行业“十五五”期间能效指标达到先进值,水泥、玻璃行业需要在2025年能效全部达到标杆水平,尽早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拉动城市如期达峰;化工产业链中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已经达到先进值,可以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农产品加工及食品产业、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可以按照现有模式承接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研究成果为高水平推进传统工业城市绿色低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经济换挡、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变局下,电力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不断增多、风险挑战持续加大。在多元目标寻优求解的复杂命题中,腾挪,是行业与企业需要掌握的关键生存策略。2022年12月30日,国资委召开在京部分中央企业座谈会,会上提出,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2023年1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提出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两个联营”。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碳达峰、碳中和将加快世界能源低碳化发展步伐,包括煤炭在内的化石能源消费将收到严格控制,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必将受到重大影响。立足全球视野,重点梳理世界碳排放形势、主要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和世界能源低碳化发展情景。从煤炭地位、煤炭生产集中度、煤炭生产方式、煤炭消费和煤炭原料化应用5个方面定量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影响。结合煤炭开发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提出煤炭低碳化发展7项对策措施:强化源头治理、推进煤矿能源节约、优化煤矿用能方式、强化矿区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煤炭转化效率、拓展煤炭原料化利用领域以及实施碳捕捉、利用和封存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2021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不可再生资源占比达到56%,较上年降低0.9%,表明除煤炭外的能源在境内能源产业结构中占据非主导地位。“十四五”是中国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双碳”目标下,中国未来要从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变成碳排放和碳减排相对均衡的国家。实现向煤炭能源转型,“双碳”是必然趋势,这些举措离不开资金支持。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剖析了中国煤炭能源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金融政策支撑下煤炭能源转型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煤炭矿区作为二氧化碳重要的地质封存场所,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阐述了在实现“双碳”目标下,煤炭矿区节能降碳路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煤炭矿区节能降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煤炭矿区所面临的形势,分别从政策法规、项目改造、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矿区资源等多方面提出煤炭矿区节能降碳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推动煤炭矿区朝着绿色、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立足全球能源格局和当前我国“双碳”政策背景,梳理《BP2023年全球能源年鉴数据》,分析我国当前能源的总体消费情况以及2000年以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数据分析表明,虽然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在下降,但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以及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通过研究《中国能源展望2060》的相关数据,结合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得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煤炭消费总量、煤炭供给总量、煤炭按照用途分类的消费量以及煤电发展等在2025年、2030年碳达峰,2035年、2050年和2060年碳中和这几个关键时点上的用量。最后,结合煤炭行业清洁、低碳、高效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给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重指出“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抢占碳减排量交易市场高地,通过企业碳减排量的交易促进企业控排降碳是“双碳”实施路径上的必然调控手段。国务院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中指出,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是未来治理工作的主要思路,地方碳排放“双控”模式与机制亟需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交通系统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将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在“两个一体化”稳步推进的机遇下,氢能、燃料电池、储能等新型能源以及以充电桩为代表的电力替代业务将迎来重大突破。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转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在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以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背景下,交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既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又有利于推动交通能源低碳转型,从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