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区位于桌子山煤田南部,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研究区含煤地层主要沉积体系为河流-三角洲体系,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等亚相。煤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体系的分布,太原组16号煤层发育于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内,山西组9号煤较为有利的聚煤区域为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  相似文献   

2.
大河煤炭矿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工作,确定普查区的地层层序,研究其沉积环境特征。查明了勘查区构造形态、可采煤层分布范围、可采煤层类别和煤质特征,初步评价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四川盆地达州下侏罗统野外露头剖面的精细观察与描述,对凉高山组的沉积特征和岩相组合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沉积演化规律,进而探讨沉积特征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四川盆地达州凉高山组共识别出了2种沉积相,9种沉积微相。其中,湖泊相和三角洲相是达州凉高山组最主要沉积相类型,湖泊相进一步可以分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三角洲相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以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砂坝以及支流间湾等微相。凉高山组垂向以三角洲前缘-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组合为主,共经历了三次湖侵的沉积演化规率。厚层砂岩段为良好的储集层,半深湖黑色页岩为烃源岩。良好的生储组合为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地质条件,达州地区凉一段砂岩段、页岩段以及凉二段砂岩段为最佳勘探开发层位。  相似文献   

4.
正湖南省冷水江市龙王池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区内5煤层不能全采,可采区域的5煤层倾角在45°~60°,煤厚1.5m~2.0m。龙王池煤矿积极探索,成功地在23采区2351工作面推行"俯伪斜走向长壁分段水平密集支柱"采煤法,突破了单体液压支柱在急倾斜煤层工作面中分段水平密集支柱控顶方式的应用。与传统的台阶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对元坝地区须二段下亚段的沉积环境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在西北部广泛发育,向西南部逐渐演变为滨浅湖。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型,孔渗相关性较好,主要为孔隙型储层。粒间、粒内溶孔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沙坝中十分发育,且微裂缝的发育有效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所以河道微相、滨浅湖沙坝与裂缝发育带的叠合区域即为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后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总体来看,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6.
开滦唐山矿开采已有136年的历史,可采资源日益减少,现在主要生产区域位于岳胥区,该区域煤层倾角平均在30度以上,主采的8、9合区煤层煤厚平均达到10.8m。首采工作面Y292采用了分层开采,为了提高工作面回收率,从2012年开始掘进Y294工作面时,开始采用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从掘进到现在回采看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安鹤煤田(鹤壁煤田)位于华北地层区的太行山小区东部,华北板块(内)南部,在河南省构造分区中,属于太行构造亚区中的太行断隆。由于它夹持在林县正断层与汤东断裂之间,并且直接受汤东断裂的控制,导致它的结构极其复杂。鹤壁煤田赋存着深厚的煤层,且岩相、岩性非常稳定,标志明显。本文基于对鹤壁煤田的区域构造以及含煤地层的一些特征的认识,进而探讨鹤壁煤田含煤层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桐梓县周市坝向斜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岩系岩性主要是泥岩、砂岩、砂质泥岩、石灰岩及泥灰岩、煤、铝土质泥岩等。具砂泥岩互层层理、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泻湖—潮坪相发育,次为沼泽—泥炭沼泽相和碳酸盐局限台地沉积。煤层的形成受古环境及古地理等控制,在本区内形成了全区可采煤层的C1煤层和大部可采的C5、C6煤层。  相似文献   

9.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含煤岩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主要形成于陆表海海陆过渡环境,这种独特的沉积环境中,形成了缓倾角陆表海古地理背景下层序地层和煤发育特征,通过建立此环境中的层序地层格架,可帮助人们分析煤在其中的位置、作为煤层对比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辽吉古裂谷带上,鸭绿江成矿带西南段。行政区划位于吉东南辽东地区。区域岩浆活动以印支—燕山期为主[1]。区内近东西向构造形成较早,比较强烈,构成本区构造格架。断裂集中区,特别是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区域,易于产出金矿体和多金属矿体;区域上铜(锌)、金、黄铁矿矿床严格受层位控制[7]。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八连沟地区延长组中段长4+5-长6油层组大量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的整合研究,沉积体系、沉积相特征描述,从而识别其沉积特征和划分沉积相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八连沟地区长4+5-长6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参考了大量有关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沉积相的文献,并总结出一套研究方法。镇246井区处于西南物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从单井相柱状图上可以看出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由平面相可知长8段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广泛发育。进而进行了有利相带的预测,可知沉积相的研究能够为该区的油气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井曲线解释的方法识别疑似天然气水合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类型。按照疑似天然气水合物与冻土层的位置关系,划分为冻土带内储集型和冻土带下储集型;按照疑似天然气水合物与气源岩位置关系,划分为异地储集型和原地储集型;按照疑似天然气水合物的储层特性,划分为砂岩储集型、泥岩储集型和煤层储集型;按照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状态,划分为富集型和分散型。研究区范围内,冻土带内储集型分布有限,只见于三、六、七井田,冻土带下储集型全区均分布。砂岩储集型数量上占优势,但砂岩、泥岩、煤层储集型在研究区内均有分布,并无区域限制。  相似文献   

14.
纳雍查新煤矿属织纳煤田,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煤层产于二叠系含煤岩系龙潭组(P3l)地层。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地层含煤性、煤质特征等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纳雍查新煤矿进行煤炭资源评述,认为该区地质条件较好,煤炭资源丰富,勘探程度较高,探获煤炭资源储量2210万吨切实可靠,煤质较好,具有极大的工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赫章罗洲煤炭普查区勘探工作取得的基础性煤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系统分析了赫章罗洲煤炭普查区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沉积环境与煤层灰分、硫分的关系,并初步提出赫章罗洲煤炭普查区煤炭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6.
色达-阿坝地区位于松潘—甘孜印支造山带巴颜喀拉印支构造带的若尔盖亚带、马尔康亚带和雅江亚带交界处,已发现阳山、马脑壳、东北寨、涮经寺、嘎拉等几十处大中型金矿床,金矿床主要产于早古生代志留、晚古生代三河口群和西沟群地层、三叠系浊积岩建造中,其形成与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成矿期可分为印支-燕山早期成矿期、燕山中晚期成矿期、喜马拉雅期成矿期。通过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综合因素分析,进行了金成矿预测,圈定了金成矿远景区6处,其中A类远景区3个,B类远景区2个,C类远景区1个。在此基础上,优选出8个金找矿靶区,以及下一步进行预查勘查的靶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在页岩气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功,页岩气成为我国相关专家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现有的典型盆地页岩气资料,从众多区域中和不同时代层位中选取了五组代表性地层,分别为:北京地区下马岭组、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7段和柴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7段。从页岩的岩矿特征、有机质丰度(TOC)、有机质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等四个方面,并结合沉积环境特征与美国相关层位页岩气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中国页岩气资源与美国页岩气资源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台是我国大地构造中的一级构造单位,在早古生代,华北地台作为平稳的地台,基本上是一个广阔的陆表海环境。该时期形成的沉积层只有寒武系和奥陶系,缺失了志留系。研究区域位于东经108°~120°,北纬40°~42°之间,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区内分布着华北地层区的阴山-怒鲁尔虎山分区和燕山分区,两个分区又分为若干个地层小区。本文详细描述了两分区内不同小区的地层系统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岩性特征,并绘制了地层分布图和地层柱状图。根据不同地层小区的岩性特征和化石特征判定了他们的沉积相,恢复了其沉积环境,并比较了两分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古环境沉积过程的特点相结合对两分区所处地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史分别进行了分析,并与北部槽区作了比较,判定了槽区与台区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9.
测井技术作为煤田、油田等勘探的一种技术手段,不仅直接解决煤田、油田有关的问题,而且在研究地质构造、地层压力、岩石强度和沉积环境等一系列地质问题也非常有用,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物探手段。本文在对贵州黔西某煤矿进行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煤矿进行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结合物探测井数据对研究区钻探剖面煤层、非煤层的综合分析,从而利用物探测井技术解释煤层与钻探揭露煤层基本吻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法在潜江凹陷泽口斜坡区进行了油气微生物的采样和烃氧化菌的培养,并结合研究区域内的地质资料,完成了研究区内油气的微生物异常区的圈定,从而进一步绘制了油气微生物异常分布图。对研究区内的8个微生物异常区进行了分级,找出了研究区内的微生物异常的分布规律,最终提出了最有利和较有利的两个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