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IN46-7工作面为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较多,煤层具有较高的自燃倾向性。工作面停采撤架期间,推进度明显降低,顶板和架后存在大量的破碎煤体,长时间稳定供氧和热积聚环境可能导致自热和自燃。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自燃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可能存在的煤自燃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空区自燃发火预测预报、采空区灌浆防灭火技术、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措施、工作面控风堵漏防灭火技术措施、其他防灭火技术措施对本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的自燃问题进行了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2.
一、易自燃综放面撤除期间煤炭自燃起因 易自燃综放面在撤架期间,由于支架体积大、吨位高、设备多,撤除周期较长,加之采空区遗煤多、漏风量大,极易造成煤炭自然发火。据统计,目前此类自燃事故约占综放面自然发火事故的47.3%,已经成为综放面设备安全撤除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大饭铺煤矿6111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在初采期间实施强制放顶措施,降低采空区自燃发火倾向性、提高综放面顶煤回收率、提高采空区充填效果、减少工作面漏风、降低初次来压强度、防止大面积悬顶造成飓风伤人事故。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生产组织的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煤矿采煤工作面在回采期间,确定煤的自燃发火危险区域,对矿井正常生产和火灾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陕西某矿201综放面采空区煤自燃“三带”进行现场实测和对流场、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结合煤样氧化实验测得煤样自燃参数,确定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进度和煤自燃发火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5.
麻地梁矿处于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507工作面在回采和停采期间需要进行采空区遗煤氧化“三带”划分,确保采空区防灭火措施精准实施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根据采空区内氧气浓度沿工作面走向变化趋势以及遗煤氧化“三带”边界条件氧气浓度的指标进行划分,采空区内氧气浓度通过预埋在采空区的内束管实时监测获得,通过数据划分采空区的“三带”范围,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保采空区“三带”划分的准确性,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依据招贤矿井井下地质资料和煤层自然发火特点以及采煤工艺,井下综放工作面采用综合防灭火设计,通过对各项灭火系统的设备及参数选择计算,设计招贤矿井综合防灭火系统,对综放工作面防进行灭火管理,防治煤炭自燃,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古山煤矿为解决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采空区易于自燃发火问题,研究并采用了通风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保证了综放开采工艺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同忻矿根据8101工作面停采撤架期间瓦斯涌出特点和防灭火工作实际需要,采取了加强工作面现场的监测检测工作、撤架期间应急通风通道、支架顶部松动圈防火、工作面喷洒防灭火材料、支架上部煤体钻孔注水降温、工作面堵漏风并加强注氮、工作面减风降压,使工作面停采撤架期间瓦斯无超限、煤层无自燃迹象,效果显著,从而保证了8101工作面停采撤架的顺利进行,为实现矿井的高产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向采空区连续注入氮气,防治煤的自燃是一种有效的防火技术措施。本文结合宏泰矿井方灭火现状,对其注氮系统进行了设计。经现场应用效果检验,采空区遗煤自燃得到有效预防,确保了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10.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开采强度大,具有高产、高效、低耗等优点,但采空区遗留残煤多.冒落高度大.漏风严重,随之出现难以解决的自然发火问题.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解决综放工作面的自然发火问题十分必要。根据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富力煤矿综采一队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防灭火措施.解决了综采放顶煤生产过程中自然发火问题。  相似文献   

11.
煤炭自燃是矿井重要灾害之一.当采空区浮煤具备良好的漏风供氧和蓄热条件时,会造成采空区浮煤自燃,危及工作面的正常开采,烧损设备,冻结大量的煤炭资源,甚至会导致井下火灾和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与财产的损失,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本文就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矿东井易自燃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综合防灭火技术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液氮防灭火技术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防治煤矿井下采空区浮煤自燃是矿井火灾防治的重点。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有自燃倾向的厚与特厚煤层时,采取注入惰性气体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措施,是一项先进的灭火技术。液氮灭火与其他灭火比较具有灭火速度快、效果显、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CO气体的浓度经常出现异常,为采空区自燃指标气体的确定及工作面采空区防火措施的执行带来难题。通过对斜沟煤矿综放工作面的现场观测,分析了工作面CO的来源。研究发现,上隅角处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的遗煤氧化产生CO。煤体虽原生赋存有一定量的CO,但含量较低,不会对上隅角CO浓度异常产生影响。采煤过程中的放煤工序会对上隅角CO浓度异常起推动作用,同时在漏风及注氮系统持续注氮的影响下,会迫使形成的CO向上隅角聚集,导致CO浓度异常。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回采工作面B2煤层自燃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综合分析,明确了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煤炭自燃的机理,从而搞清了工作面巷道和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原因以及条件,就此提出煤层自然发火的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合理留设综放工作面的停采煤柱,以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某矿综放工作面留设停采煤柱工程概况为例,对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极限平衡值进行理论计算,综合考虑该综放工作面矿压的实测数据,确定了该综放工作面停采煤柱的留设宽度,并依据工作面的设备情况设计了停采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同两硬条件综放开采的特点,论述了利用通风系统优化、均压防灭火、工作面喷雾阻化、注氮情化、采空区注浆等综合防灭火技术防治自然发火的实践,对其他矿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煤炭是可燃物,它具有自燃的特性,按照煤质自燃倾向性的不同,将煤层划分为不易自燃、自燃、易自燃三个等级。开采自燃、易自燃煤层时,综采或综放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遗留煤较多,对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仙庄煤矿属淮北矿区宿东煤田,主采煤层8煤层为突出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38.62%: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属Ⅰ级自然发火矿井。通过采川综合防灭火技术,从1999年至今,朱仙庄煤矿杜绝了煤层自然发火事故发生,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为同类条件综采放顶煤初采期间防灭火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保采空区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采空区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初次显现规律,并分析了工作面设备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12.65m,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8.4m;动载系数平均为1.325,来压期间煤壁片帮严重,支架多发生台阶式下沉。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周期来压期间合理的生产技术措施,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0.
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自1992年采用综采、炮采放顶煤开采工艺以来,基本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但由于放顶煤回采工艺的特殊性,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作面相邻采空区回采期间,由于隔离煤柱较薄,工作面推过后,隔离煤柱被压碎,致使后部采空区连成一片,形成漏风通道,导致采空区CO时有超限。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在采取采空区注浆措施及采空区外部开区均压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