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贷款证券化的背景和发展概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的日益深化,金融创新活动日趋活跃,融资证券化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演进过程中的一大潮流。传统融资方式——一国际借贷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贷款品种不断增加,涌现出票据发行贷款、可变利率贷款、循环信用贷款、平行贷款等贷款新品种;第二,贷款证券化(Seen-ritisati。叫逐渐流行,银行不仅发展了操作便利的贷款转让业务,如为银团贷款的转让设计出可转让贷款证书(TransferableloanCert出cate,TLC)、可转让贷款参加证书mpsfen上ie…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前银行业的主力金融产品,银团贷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银团贷款能起到分散信贷风险,改善信贷结构的作用。本文从回顾国际以及中国银团贷款的发展历史入手,介绍了当前我国银团贷款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并分析了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的“前沿阵地”——江苏省的银团贷款发展的最新特点,最后提出了加速江苏省银团贷款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团贷款是由多家银行或金融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提供一笔融资额度的贷款方式。本文认为用“银团贷款”对企业的资产和债务进行重组是化解流动性风险是有效途径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对用“银团贷款”解决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基本条件,主要流程和应如何正确看待这种流动性危机解决途径做了初步的探讨和提示。  相似文献   

4.
邱霖 《新疆财经》2007,(4):74-77
银团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成熟的贷款方式。近几年来,国内经济发达的省份出现了"银团贷款两年增长近三倍,抱团合作赢得稳健经营"的势头。而位于西部边陲的新疆银行业却进展缓慢。本文在调查了解基层银行业的基础上,剖析了银团贷款难以推进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银团贷款是跨国资本的主要形式之一,是顺应现代化大生产及金融国际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中最普遍的融资方式之一。我国银团贷款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国际银团贷款的概念和意义入手,对比我国与国际银团贷款业务的发展状况,剖析了当前我国银团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开展银团贷款业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玉兰  李文增 《天津经济》2006,(1):35-38,51
所谓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一般是指多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组成银团,按照商定的相同贷款条件,采用同一贷款协议,联合向同一借款人提供的数额较大的一种贷款或其他授信。  相似文献   

7.
6月27日,路透社根据银行业人士的消息称,北京汽车正从七家银行获得28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以此增强公司业务。该贷款包括A部分22亿元人民币的五年期定期贷款,以及B部分6亿元的一年期循环贷款,两部分贷款利率均采用中国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前银行业的主力金融产品,银团贷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银团贷款能起到分散信贷风险,改善信贷结构的作用。本文从回顾国际以及中国银团贷款的发展历史入手,介绍了当前我国银团贷款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并分析了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的"前沿阵地"——江苏省的银团贷款发展的最新特点,最后提出了加速江苏省银团贷款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9,(12):31-31
2009年银行信贷的超常规增长,在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信贷客户、行业、区域集中度风险积聚的隐忧。对此,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指出,鼓励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强贷款集中度风险防范,并将择机推动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形成更加市场化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增加银团贷款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朱旌 《沪港经济》2005,(6):63-64
“狼”真的来了!今年2月底,首笔外资银行人民币银团贷款在上海诞生;截至2004年末,上海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资产总量仅占本外币资产总量的24.2%:经过8年奋战,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首次超过中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在个人消费信贷中,由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零售业务”,被视为拓展信贷营销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主要手段,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自然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贷款投向。  相似文献   

12.
张静 《魅力中国》2013,(29):60-60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非常迅猛。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使得贷款余额不断的上升,这说明我国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开始步入了高速成长期。但是,我国的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毕竟属于一种新兴业务,对于如何规避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却没有一个可以现行借鉴的模式利用,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对于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安全平稳发展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急迫的,本文对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际银团贷款(Syndicated Loan),也称国际辛迪加贷款,由几家或几十家国际银行组成银团,共同向某个国家、某个公司或某项工程提供贷款。对借款者来说,国际银团贷款具有筹款迅速、金额大、期限长且手续简便等益处;对贷款银行来说,则有风险分散、可避免同业竞争、倒帐可能性小等优点。本文拟着重介绍国际银团的管理工作、贷款的组织技术和措施,以供我利用外资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阶段 (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时期 1.业务初始期,即1992年至1997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房地产投资逐年大幅度增加,因而促进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5.
徐立平 《辽宁经济》2001,(10):41-41
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和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内容,而其中份额最大、目前开展得最好的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成为当今银行业和房地产业中的热点。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潜在风险日见突出。 一、住房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 个人住房贷款在整个房地产信贷中的份量将越来越重,未来5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将占到商业银行新增国内贷款总额的40%以上。 所以,讨论和分析个人住房贷款中的风险因素显得至关重要了。大体来说,其风险因素可分为政治风险、法律政策风险、道德风险(或信用风…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在创新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加大对业务创新的研究力度,探索出资本创新、存款创新、贷款创新、表外创新的诸多方案,引导业务创新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论丛》2009,(4):40-41
2008年12月,市场期待已久的并购贷款终于开闸,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面对这个较传统贷款业务复杂得多的新业务,商业银行很难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在风险防范与管理方面。本文拟就商业银行如何在并购贷款业务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这一主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十五”以来青海省消费信贷发展情况。 经过几年的发展,青海省消费信贷业务运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业务发展迅速,品种日趋多样化;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地位:汽车消费贷款严重萎缩:国家助学贷款在困境中柳暗花明;消费贷款在地区间、在城乡间、在金融机构间分布不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推动信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快消费信贷发展的战略构想下,加大对消费信贷的投入,初步完善了消费信贷的运作体系,消费信贷业务获得长足发展。消费信贷的品种不断增加,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自开办消费信贷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已逐步开办了多个品种系列,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贷款方式也从担保发展到信用,提款方式从约定发展到不约定甚至实时,基本涵盖了不同客户群体的消费、投资需求,消费信贷业务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开始,汽车消费贷款随汽车市场的升温开始加速发展。在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下,2002年、2003年两年车贷余额年均增长700亿元;到2003年末,全国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839亿元,贷款购车已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风靡全国城乡。自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陆续显现。从2004年初开始,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放慢车贷业务的发展速度。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日益突出的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如何全新定位车贷业务,汽车贷款的风险管理从何入手,成为许多监管部门、合作机构及商业银行共同关注和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