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人民币市场化的推进,人民币波动幅度增大,汇率弹性增强,加强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已成为摆在各大经济主体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GARCH模型对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的人民币兑美元日汇率建模,进行短期预测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GARCH(1,1)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拟合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时间序列,在预测短期汇率上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使得SDR篮子中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基于TVP—VAR—DY模型,构建汇率时变溢出指数,实时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汇率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而识别人民币汇率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溢出影响,旨在为增强汇率改革效果和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改革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递归型VAR模型,利用我国1999~2008年的月度数据,在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行业经济效益的汇率冲击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及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均存在冲击效应,但各关键货币的汇率冲击效应存在非对称性。总体而言,日元汇率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经济效益的贡献度最大,港元的汇率作用最小,美元与欧元汇率作用位居中间。为减少汇率对经济效益的负面冲击,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杜金岷  郑凌云 《南方经济》2001,(4):64-65,63
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经典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之所以难以解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购买力平价理论,构建了新的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模型,并依照该模型对人民币长期汇率的决定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2001年1季度到2013年4季度的数据,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DSGE模型的参数,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冲击的传导。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均存在相互的溢出效应,其中美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通过贸易渠道和利率渠道影响我国产出水平,而通过汇率渠道的影响被收入吸收效应抵消;我国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国际游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吴航宇 《特区经济》2020,(10):48-53
外汇的稳定对于一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稳定的汇率往往体现为汇率的波动性较低,交易量越活跃的货币其汇率的波动幅度也越小。人民币有效汇率自汇率并轨改革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时变的波动特征,这为人民币汇率的趋势预测与分析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本文选取三区制MSVAR模型,对不同状态下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时变波动进行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短期波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长期存在"外升内贬,外贬内升"的现象,并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快涨慢跌"特征。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域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价格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讨论生产率冲击对CER价格的影响,通过构造CER的CES函数,对生产率冲击和CER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的冲击能够对CER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幅度是中国迈出的重要一步,显示了中国致力于促进经济再平衡,发展内需和让市场力量在汇率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朝着汇率市场化又迈进了一步。4月14日,央行对外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从产生背景、发展和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币NDF市场,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及在汇率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人民币NDF市场发展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呈小幅升值态势,仍属于基本稳定。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汇率政策将成为货币政策中心、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大力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我们的基本判断为: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2.
马君潞  吕剑 《亚太经济》2007,39(6):25-30
本文基于汇率错位的视角,运用二元模型对东南亚6国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换概率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汇率制度的稳定性有很强的关系,即人民币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汇率错位是汇率制度转换的原因,汇率错位幅度越大,汇率制度转换的概率越大。因此,若要维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至关重要。就当前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发生转换的概率不大。  相似文献   

13.
张超 《科学决策》2010,(11):44-49,55
文章基于我国2005年7月-2010年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V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股票价格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利率、CPI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汇率对股票价格有正的影响效应,CPI对股票价格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利率对股票价格有负向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论文采用2000-2013年间的月度数据,构建了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的长短期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影响因素中国内通货膨胀、国际市场利率和国内利率的一个正向冲击在10个月的反应期内能造成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的累积值分别达到约0.75、0.35和0.9。长期影响因素中贸易条件、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的一个正向冲击在30个月的反应期内能造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的累积值分别达到约5.5、5.5和16。然后结合模型区制间转换累积脉冲响应和模型区制时间分布可以确定我国某一时期汇率变动的主导因素。分析发现,2007年5月-2008年4月这一时期我国汇率升值变动主要由短期因素决定,2011年3月-2012年1月这一时期我国汇率升值变动却主要由长期因素决定,说明我国不同时期汇率变动趋势决定因素可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先构建了分析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计量模型,然后以上海的月度数据为例,采用边限检验方法判别变量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并采用ARDL和ECM模型分析了2002--2008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上海出口商品结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都会减少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但四类商品受影响程度不同,并且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方程的误差修正项系数较大,表明其出口受到冲击以后,向均衡回复的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6.
曹萍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0):139-141
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情况,并从外汇储备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元悖论”从宏观上揭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是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现,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只能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带符号约束的因子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FSR-BVAR),检验了引入汇率预期后实际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目标影响效应的变化,对比分析了实际汇率和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引导作用,汇率升值预期对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就业具有正向引导,对物价水平具有负向引导;引入汇率预期,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性显著提升,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效性无明显变化,对平衡国际收支有效性有所下降;在预期引导下,汇率预期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的调控更有效,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的调控更有效;汇改后,预期引导下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显著提高,对就业影响效应减弱,而汇率预期对经济增长、价格水平及就业水平的调控效果减弱,对国际收支影响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9.
汇率决定理论大致可分为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现代汇率决定理论和宏观经济均衡汇率理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以均衡汇率为核心标准,评判一国汇率水平的合理性。文章从汇率宏观和微观属性的角度出发,对均衡汇率的理念与现实意义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并就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系中,反解出均衡水平下的合意名义汇率,结果表明从自身而言,人民币不具备升值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