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中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陆迁 《乡镇经济》2003,(2):8-9,2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其核心是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基本形式是公司农户即公司与农户通过签定合同或通过其他方式在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的条件下把产供销统一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目前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在带动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中也引发出了一些新的矛盾认真研究这些矛盾及其寻求解决对策对于完善公司农户…  相似文献   

2.
新颖的合作社的建设关键是制度的建设。它是一种制度,它是一种组织制度,是我们国家所缺少的农业企业制度里的缺项。农业企业应该说农户从本质意义上看它也是企业,它只不过不是统计意义上的企业,它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我们的公司是企业,农产品加工厂是企业,外国除了这些企业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合作社组织。我们国家缺这个组织。法律制度设计上缺这个组织,现实上这个组织发育得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3.
国外的农产品在生产之前,就着手研读市场。只有明确了农产品能够销往何处、可否获利等之后,才会组织相应的生产经营;而在我国,刚从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农业,农产品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商品生产的目的性不强。农户习惯于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去找销路。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使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所以,在农村商品生产有些发展之时,便开始出现农产品的卖难,而且愈演愈烈。市场经济时代第一例最有名的卖难事件,出现在1987年。  相似文献   

4.
搞活商业流通 解除县域经济的后顾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广西经济已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几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城乡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城乡商品流通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买方市场决定的今天,广西县域除了少数地方出现了“公司 农户”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外,多数还是停留在“农户 个体贩运”的生产状态,流通效益低下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相似文献   

5.
自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最重要的组织制度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最初的形式“公司+农户”解决了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但并未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是江苏省面积最大、农户最多、农产品生产水平较高的农业大市.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猛。到去年底,全市已有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及股份制合作社)947个.入神农户47.2户,带动农户56.7万户,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的《土地承包法》实施后,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因之成为可能。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淅川县仓房乡在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收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的“双赢”效果。 一、基本情况 淅川县仓房乡地处丹江口水库西岸,以山地为主,农民素有种植柑桔、苹果等水果的传统。自1996年以来,在仓房乡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该乡果农从传统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改为“公司+农户”的新型生产方式,并确定了试点村。目前,试点村的柑桔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年销售收  相似文献   

8.
郝书辰 《山东经济》2010,26(5):F0002-F0002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农产品的流通与交换,我国农业发展的障碍已经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是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并不完善,交易效率很低。一方面,“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在驾驭农产品市场方面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工企业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已被社会所公认,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类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在家庭经营和广阔市场之间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来调节产、供、销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户经营进入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这样一种应运而生的新型的中介经济组织。目前,全州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5个,拥有会员5.6万个,带动农户4.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6%,全县60%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的,1/3以上的农产品是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销的。  相似文献   

11.
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经济状况的明显改善相比,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户经济状况的改善始终极其缓慢。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农产品市场开放更将使竞争力相对低下的中国农业受到严重冲击,使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户经济状况更加困难。而在这方面,日本当年在加入关贸总协定之后,在按协议逐步履行“入关”承诺,有计划有步步骤地推进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迅速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户经济状况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小断推进,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在市域以外包括省外、国外承包或租贷经营的土地(水面)有120多万亩,外建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外设农产品销售窗口716个。农业“走出去”的特点:一是经营主体数量多。全市“走出去”经营农业的企业有118家,农户有1.2万多户。二是分布区域广。全市“走出去”的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及本省的杭州、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加工销售类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宽销售渠道是农民合作社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53.4%。福建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合作社等积极带领农户成员实施标准化生产,参与制定地方行业标准,统一加工成员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和效益的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订单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光远 《发展》2007,(4):47-48
一、甘肃订单农业发展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订单农业"也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型农业,是指农户或农产品生产组织同购买者之间签订的产销合同,是一种市场导向型的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山西省乡宁县农户的调研资料和数据,对该地区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该地区农户对订单农业认可度较高且农业经营经验丰富,但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普遍缺乏,以小规模农业经营为主。第二,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订单企业是否提供技术指导、是否进行农产品质量控制以及是否保证农产品销路起正向作用;而农户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劳动力比重起负向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以期对乡宁县订单农业蓬勃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论述构建农产品供应商选择模型.首先,构建良好供应关系是前提条件;其次,确定合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商关系构建的模式,即企业+农户、后向一体化、企业+农户+基地;第三,构建良好供应关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融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发展思路,是把传统农业以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为纽带,将农户与农业企业(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储运企业和销售企业)和市场三者结合起来,实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一个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类型、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龙头企业 农户”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现状 “龙头企业 农户”模式是企业和农户为弥补家庭承包制的缺陷而组成的一种经营形式,它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为主的企业,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与农户通过契约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合作形式,是农户和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一样,龙头企业也架起了农户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仇实 《中国集体经济》2014,(36):141-14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涉农人口与涉农产业在全国总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比重,如何保证农产品的合理生产与顺利流通不仅关系到涉农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对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农业的转型升级也起着重大的作用。文章将从农业生产中的非粮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中就农户、供应商、金融机构三方如何联接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并就解决该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静 《开放潮》2003,(10):50-51
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