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爱红 《品牌》2013,(Z3):55
文章的写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丰富多彩各有千秋,风格各异难分伯仲。笔者认为,无论怎么变换,关键还是要落点到一个"心"字上,用心体验生活,用心笔耕不辍,只有"心"到,真情才会自然流露,文章才会百读不厌,感人至深。写新闻也是如此。区别最大者当在通讯的写作上,特别是人物通讯,更要用  相似文献   

2.
王君超 《中国报业》2014,(21):90-92
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碎片化”(Fragmentation)是指颠覆宏大叙事,以断裂、反整体性、系统性为取向的一种文化景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碎片化”一般用来指颠覆完整、系统观念的一种另类的叙事、呈现、阅读、思维方式,以及用作对新闻媒体在受众、经营等发展模式方面呈现出的小众化、细分化、个性化趋势的描述。作为一种另类的写作方式,新闻写作的“碎片化”往往分段随意、重视细节描写和意义表达。  相似文献   

3.
范晋宁 《品牌》2013,(Z3):59
人物通讯,是我们做企业宣传经常要写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日常新闻事件中对人的采访不同,人物通讯中的人物描写既要有真实性,内容要求生动,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辞和文学表现形式。那如何才能把握好人物通讯中的人物描写呢?关键是要把握好两点:采访准备和构思处理。  相似文献   

4.
叶晓 《中国报业》2012,(14):29-31
由于文化、政治和新闻取向的不同,中西方人物报道在从题材到写作都有显著差异。笔者将普利策奖与中国新闻奖进行对比,结合国内人物报道现状,在人物选择、主题、结构及记者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中西方不同的写作规律。研究发现,中国人物报道以正面引导为主,倾向于塑造"立体"的人物,语言上糅合了评论、散文等手法,主观诉求较为浓厚。而西方人物报道的主题更具普世性,关注个人命运,选材大多具有悲剧性,行文更强调将人物放置到特殊背景中,立足新闻事件,塑造"平面"的人物形象,强调冲突性和情节的跌宕,并倾向于通过对现场内涵的挖掘来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人物采访的科学方法提出了三点建议,即提前充分了解专访对象并完善准备工作、在采访过程中保持平等尊重并构建和谐关系、在采访中保证准确提问;并就如何进行写作提出了四个观点,即重新核实信息、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人物的立体化描写、保证书面语言的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商》2015,(4)
"鸿门宴"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为我们揭示出司马迁的人才观、战争观,本文将试分析之。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精神生活恒久的追求。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在关注民生的基础上,努力放大新闻事件中人物命运的情感效应,较好地实现了从“民生新闻”到“民情新闻”的升级,把弘扬和谐主旋律和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媒体职能和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王晶洋 《中国报业》2012,(16):79-80
随着新闻媒介的迅猛发展,通讯、简讯等各种体裁充斥报端,更衍生出很多创新体裁。但新闻的追求在于不被固定模式禁锢,有好的传播效果的新闻就是好新闻。虽然业内的新闻体裁层出不穷,但就目前来看,现场短新闻是中原报业比较主要的体裁,通过现场短新闻来生动地再现新闻现场。在此情况下,如何将现场新闻写的鲜活,是媒体从业者在反复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现场新闻的采和写,两方面去探讨现场短新闻的写作。  相似文献   

9.
王春颖 《北方经贸》2009,(9):154-155
在新闻写作中,报纸标题和正文所占版面的比例正由"厚文薄题"转向"厚题薄文",其根本原因在于报纸提示意识的日益增强,设计及编排的指导原则是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李艳 《中国市场》2014,(38):107-108
航天是新闻富矿,结合航天新闻报道的实际,其由头可分为六类,即航天重大型号发射,社会关注热点事件,新闻事实本身的特殊性,近期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重大节日、纪念日,先进、优秀表彰等。藉由合适的新闻由头,辅之以适当的报道角度和浅显易懂的写作手法,能够较好地实现航天新闻产品的新闻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在渚多的名文佳作中,各色人物在作家笔下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而各种肖像更是千姿百态,个性纷呈."肖像描写足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体态和衣着打扮等外形进行描写,从而表现人物."  相似文献   

12.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写作首先是个“手艺活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每看到一篇新小说时,他不是从头读起,而是从随便翻到的一页读起,从这种随意的阅读里先感受一下作者写作的“手艺”如何,看它是不是一件好活儿,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从头看起。由此联想到同属文字产品的新闻写作,也何尝不是一件“手艺活儿”呢?这个“活”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可读性。换而言之,要想将这个“手艺活”做到出彩,就要在选择文章的视角上下功夫。如果没有合适角度,写作就会失去方向感。  相似文献   

13.
4月13、14日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召开。来自各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媒体汇聚博鳌,各方宾客不仅陶醉于博鳌阳光灿烂、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中,同时也为具备现代化通讯设施的“数字化博鳌”而感慨。报名参加本次年会报道的新闻记者达到430多人,远远超出了组委会的预计。其中海外媒体约占四分之一,法新社、路透社、CNN、澳通社等海外新闻机构也参加了本次年会的报道。这么多的新闻媒体参与博鳌的报道,这对博鳌的新闻中心是一个考验。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是由位于博鳌论坛主会场和金色海岸酒店之间的一个俱乐部临时改…  相似文献   

14.
李文月 《中国报业》2014,(16):40-41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报纸媒体和网络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网络新闻写作的发展,而且也给报纸新闻写作带来一定挑战。本文基于二者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之间的差异性,以期为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写作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战百峰 《中国报业》2022,(24):108-109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行下,媒体融合发展得到落实,并快速发展。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多层面深度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主要针对媒体融合视角下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语言描写堪称一绝。他在《祝福》中巧妙地运用了模糊语言、调换语序、重复语句、巧合巧分等,语言描写极富技巧,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个性,描写了故事发展情结。  相似文献   

17.
胡振 《中国报业》2014,(19):59-61
我国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与行业改革的深水期,重温和研讨包括邓小平新闻思想在内的邓小平理论,对当前报业战略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早在30年前,在新华通讯社《经济参考报》出版10周年纪念之际,邓小平欣然命笔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当时,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已联通,发达国家正在加快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中国移动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及业务多元化的特点,推出了独特的“通讯服务套餐”。 据介绍,中国移动推出的“通讯服务套餐”中包括为大会提供GPRS无线上网服务,该项服务可以做到快速登录、永远在线和自如切换、VPMN服务、网外号码组服务以及集团短信通服务等。中国移动在新闻中心和新闻记者驻地还设置了两个服务窗口,一旦与会人员手机出现故障,将及时予以修理并提供代用手机。中国移动:“服务套餐”走上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9.
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媒体报道的基本特性.新闻发布人在采写稿件时应该遵守客观事实,尽可能排除自己的主观倾向.于报道来说,追求客观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并不等于真实性. 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所记述的事件,从人物到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直至具体的细节,容不得半点虚假、捏造、夸大和歪曲,也要求体现报道的连续性,要完全披露真相是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追踪报道并在犯错时及时更正.  相似文献   

20.
郑芃芃 《中国报业》2021,(6):104-105
在当前媒体发展过程中,要求新闻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媒体融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和写作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本文主要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