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新玲 《价值工程》2011,30(33):6-7
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扩大公众消费需求、推动中国文化资本全球化,是陕西文化产业应该抓住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其他产业的能力,推进产业融合进程;与现代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接轨,既能把国外文化"引进来"又能使陕西文化"走出去";提升城市传媒整合能力,促进市民消费,争取把陕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4,(9):19-19
正冯仑:四大优势兑现立体城市初衷近日,立体城市创始人冯仑表示,立体城市通过各类医疗健康产业、教育科研、都市农业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将最终提供2万到2.5万个的就业岗位。产业是立体城市的命脉所在,赋予其城市活性与竞争力。其提供的产业人群,是立体城市的主流社区住户,在一个高密度的立体城市中,大规模的产业住户,为冯仑提供了一个发挥新城市化想象力的舞台。"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立体城市要想赢得  相似文献   

3.
走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资源、积极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的创新之路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在"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引领下,襄城区发挥优势,及时调整产业规划,大力实施"文化立区、旅游活区"战略,把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成为主导产业。伴随着产业发展、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襄城区土地供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骨架,城市功能布局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定位具有互动关系。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深圳、香港共同构成珠三角核心城市,正处于产业高端化、城市郊区化的转型发展时期,通过构建"广佛莞"、建设"大广州",可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功能布局优化。为此,要加速"广佛莞"同城化进程,推进产业在"大广州"内优化布局,实现城市功能格局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5.
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及特点上海是我国较早将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中心城市。《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显示,在我国15个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中,上海位居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一集团。上海的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6.
单一规划城市功能产业园区、科技园的传统模式,导致城市"宜居"与"宜业"矛盾突出,出现了一个个产业上的"空城"、生活上的"卧城",呈现交通"潮汐化"状态。而"产城融合"模式则令人耳目一新。所谓"产城融合",是以城市为基础,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有活力地持续向上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产城融合"就是以吸引高素质人群为本,集实体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导入、完整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早已不再局限于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空间地域扩展,区位、资源、生态、宜居,以及高科技产业集群等关键词汇很好地勾勒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脉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包括物业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可谓实现了物业人多年的夙愿,而"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战略构想更是让从业同仁备受鼓舞。如今,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聚力实现"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发展目标,都为我们更好地贯彻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了理论指引和着力方向。依托城市建设扩大服务领域温总理所做《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分别提出了遵循城市发展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借鉴钻石模型,结合熵值法和生态位理论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位最强的城市是烟台和潍坊,建议通过"走出去工程"和"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与周边城市联动集群,打造"胶东文化",以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最大化;淄博和德州生态位居中,发展较为平稳,建议通过打造"文化名城"和工业园的方式进行产业融合,以实现稳中求升;生态位较弱的是东营和滨州,建议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和对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投入以增强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黄河口文化"以实现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蒋佳林 《上海企业》2009,(10):37-39
产业是支撑城市的脊梁.城市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苏南经济结构要调高、调优、调轻.城市功能要做特、做精、做强,应有前瞻性的产业结构优化眼光.使城市功能的提升紧紧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努力提高城市新增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 城市产业工会直接面对基层和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当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大量劳动关系的现实矛盾要靠城市产业工会去协调,地方工会也需要通过同级产业工会加强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工会重点工作"五突破一加强"同样要靠城市产业工会去推进落实。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产业工会建设,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会体制中这一关键层次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在这方面创造和积累了有益经验的唐山市建设建材工会进行了调查,颇受启发,收获诸多,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主要城市群的相关数据,对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际产业关联性进行了统计描述和实证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城市群的区位模式以多核心为主,单核心城市群主要位于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制造产业份额与其经济规模呈倒"U"型关系;临近效应、价格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影响我国城市群内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年会信息官方发布网站:www.jrglyj.com"中国城市与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学术年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上海市经济学会城市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共同发起,致力于研究"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领域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始终聚焦于探讨经济转期我国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格局、新态势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以来,甘肃省张掖市紧紧围绕"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战略目标和做大做舰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部署,以全民创业行动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对旅游纪念品开发企业、旅游农家乐项目和旅游业服务队伍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北京市提出城南行动计划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大兴区在"十二五"时期总体定位为"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并提出走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道路,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新大兴,打造"一区六园"产业发展平台,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发生大变革,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应顺应并促进这种大变革,近年来,大兴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大兴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编制大兴  相似文献   

15.
宜居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本文从探讨宜居城市的内涵与标准出发,研究了实现宜居城市目标所需要的产业支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是实现宜居城市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前提.宜居城市的产业体系一方面应该在遵循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依据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和需求,选择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根据产品链和废物链间的共生、伴生或寄生关系,配套发展关联产业;按照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基础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有特色的生活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休闲假日,回归自然,"市"外桃源,蔬果采摘,自由垂钓,怡然自乐……这是时下很多都市人追求的休闲生活方式。于是,城市周边的农家乐、观光农园、休闲农场等渐渐兴起并逐步发展繁荣起来,同时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国32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均已基本明确提出都市型农业发展战略,其他城市也在积极为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过渡做准备。都市农业已成为带动农业发展、农村就业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城市问题》2008,(3):13-16
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过程中,替代产业、接续性产业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市场,由市场决定,但这并不否定城市当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其结论为,在特定情况下,城市当局任其"矿竭城衰"可能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业作为二十一世纪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当前和今后的中心城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是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一部分中心城市电子商务的定位不清、基础设施落后、人才不足,发展掣肘。把电子商务打造成标志性产业,旨在强化中心城市的领导意识,把电子商务业做强做实,以电子商务的现代化运营方式,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大庆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问题分析—机制阐释—提出策略—经验总结"的研究思路,从区域视角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首先分析大庆市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三个典型特征,即城市对矿业生产的依赖、区域内外经济联系的失衡,以及城市经济的边缘化;进一步探讨大庆市区域发展中资源型经济问题的产生和形成机制,建立了以粘滞效应、挤出效应和锁定效应为核心的资源型城市区域发展分析框架,并指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资源型经济强化效应;进而提出以"走向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型区域"为目标的大庆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产业策略。最后指出,"空间嵌入"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区域空间格局的典型特征,"走向区域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新产业空间的不断涌现、演化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改变着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空间结构。国内外有关专家对新产业空间的产生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做了相应的研究。新产业空间的演进带动了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新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来探析新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