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元是石油贸易的计价结算货币,当前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多元化趋势显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以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人民币也开始成为石油计价货币,但是"石油美元"未来很长时间还居于垄断地位,石油人民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国际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北方经贸》2007,(7):125-127
在当前国际石油交易中,美元垄断了计价货币的地位,这巩固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石油美元计价机制中蕴藏着特里芬悖论注定了"石油美元"的脆弱。一个多元化的国际石油交易计价机制必将代替现行的美元计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邢海洋 《中国海关》2009,(12):79-79
尽管石油大国相继抛弃以美元计价,“石油美元”行将有名无实,美联储仍不改弱势美元政策。个中滋味,也只有美国人知道。  相似文献   

4.
许戈 《浙商》2008,(2):93-93
海湾国家主要收入源于石油出口,石油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因此海湾各国货币均与美元挂钩。随着美元不断贬值,海湾货币欲与美元汇率脱钩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5.
基于提升我国石油贸易定价中话语权,降低汇率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建立人民币计价石油期货非常必要。由于我国政府对建设人民币计价石油期货市场的重视以及有竞争力的期货合约设计,为我国建立人民币计价石油期货市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全球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国家,但在石油价格决定上缺乏话语权。当前石油计价货币多元化开始显现,随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在石油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交易开始展露头角,我国曾三次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这都为我国建立人民币计价石油期货市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油价上涨凸显中国石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春丽  杨凤 《现代商业》2008,(18):37-38
近期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美元持续眨值等国际局势的变化,伴随中国国内原油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中国油价急剧上涨。油价上涨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凸显出中国石油存在的问题,国家和企业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整顿,使我国的石油行业能够稳健地发展,不受国际市场原油产量和汇率波动的影响。只有石油的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才能够稳步地发展,因此油价上涨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杜娟 《市场周刊》2005,(26):43-43
石油价格今年可能会增加到每桶80美元吗?来自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一些期权交易数据显示,投资者正在为这个可能性下注。他们是在为OPEC的石油供应可能难以满足需求而进行投机。纽交所的交易数据显示,近期有6900左右份看涨期权的行权价是80美元,届时买家有权在今年12月份以80美元每桶的价格从卖家手中购得石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一直垄断着石油计价权,石油美元给石油输出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同时也将美国扶上了全球霸主的地位,使美国在石油交易中享有特权,并控制了石油价格。但是,近几年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让世界多数国家对石油美元产生了强烈的不满,石油美元面临价格、信任、投资危机。总结历史,目前石油美元暂时是不可代替的,各国可以通过签订双边货币协议来缓解石油美元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还是应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来代替美元以达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下旬以来,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严重供过于求,世界石油库存在冬季用油高峰时不降反升,原油价格迅速下降,布伦特原油价格最低曾降至22.97美元/桶。2000年12月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25.86美元/桶。比2000年11月份下降了20%。  相似文献   

11.
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离不开的战略性能源,石油期货作为其重要衍生品,定价权一直被美元垄断,建设人民币计价的石油期货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突破点。文章通过对上期所SC系期货品种的合约与市场表现研究,提出对人民币石油期货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石油定价不透明、与国际市场不同步、涨多跌少、民营资本难以进入石油垄断行业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在阐述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需考虑的国际因素基础上,分析油价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国际油价波动不断的背景下,形成更加完善科学的国内油价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部分企业由于判断汇率走势失误,受到严重损失。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当美元触及低点后,仍有许多出口企业将美元计价合同改为欧元计价。而当美元急剧上升时,欧元快速下跌,这些企  相似文献   

14.
春季.向来是全球石油需求的淡季.国际油价相对疲软。但今年的情况却有点让整4-世界觉得匪夷所思——4月4日.纽约和伦敦市场油价分别达到每桶58.28美元和57.65美元.创造了人类利用石油为能源以来的最高价格水平。更有甚者.美国高盛公司预测的结果更有些让各国坐立不安——世界油价可能摸高到每桶105美元的“天文数字”,各种悲观的预测也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学术)》2009,(6):26-30
2008年,我国成品油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12月,我国成品油实现贸易逆差16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72.9亿美元,增加了90.9亿美元。预计2009年国际油价在低位盘整,综合来看200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可能好于2008年。2009年内需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炼油企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刘潇清 《市场周刊》2005,(38):33-33
有专家预测国际油价将;中破70美元.向80美元进军,石油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涨得这么猛呢?假如真的涨到80美元,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当猛烈的飓风“科特里娜”席卷墨西哥湾的时候,远在美国纽约的石油期货市场里也在经受这场飓风带来的剧烈影响,整个市场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纷乱的交易人群中听到的只有一种声音“上涨!”  相似文献   

17.
油价无厘头     
当2004年12月,本刊在专题中讨论《后石油时代》时,世界原油价格一度超过50美元一桶,全球为之错愕。  相似文献   

18.
倪云虎 《浙商》2009,(22):33-33
美元一旦丢失了中东这个“桥头堡”、石油计价货币这一马其诺防线一旦崩溃,兵败如山倒,世界货币战争的精彩好戏就会上演!黄金肯定会在这一场好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Garbade-Silber模型和方差分解的方法,从价格引导和长期均衡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石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表明:石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美国石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最强、英国次之、新兴的中国市场最弱。针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石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上的差距,本文指出我国应从提高期货市场活跃度、创新石油期货品种、打破石油垄断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高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更好地发挥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会对我国石油企业投资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与我国石油企业投资之间呈现负向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如果国际油价大幅度的上涨,就会对我国的石油企业投资额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石油企业的不同投资板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石油企业应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加快业务调整抵消油价风险,适度利用金融市场对冲国际油价风险等策略,降低石油企业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