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歧视理论出发,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歧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歧视理论对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解释力并不强。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市场失灵,而主要是政府失灵所导致。所以,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关键在于消除制度上的歧视和人们心理上的歧视。  相似文献   

2.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农村地区基础薄,仍然存在严重的"三农"问题。要实现振兴农村,就必须解决好农村的就业问题。目前某郊区的农民就业问题主要在于就业不充分和创业水平低,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就要从转变农民就业思想、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出发。本文基于公共经济学的观点,对该区的农民就业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了解该区农民现状,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传统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非农就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探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培训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培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培训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培训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已经越来越被国家和社会各界所重视.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应是农民问题,而现在农民问题的核心已不是单纯的土地问题,还有个就业问题.可以说,农民就业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和重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大方向只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潜力很大,农村内部的就业潜力也很大,但是根本的出路是要转移到农业和农村以外去.宁夏南部山区各市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该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土地贫瘠,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可能养活所有的人,进而也使宁夏南部山区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从农村转移出去、如何实现宁夏南部山区农民的真正致富?就成为解决宁夏“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突出的宏观经济问题之一.再就业面临的形势 从湖北的实际情况看,就业问题包括城镇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据专题分析,目前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达650万左右需要转移和消化.城镇就业,除了新生劳动力,复转军人的就业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6.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1):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江苏农村人口转移趋势进行判断的基础上,抓住就业这个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关键,分析江苏城镇就业的转移承载力,结合当前农村人口转移就业质量不高和待转移数量庞大的特点,提出了有序推动江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2):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解决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则是一项政治任务。深入探究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这既能对转变农村大学生就业观念带来引导,也能缓解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通过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分析其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非农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然而,男性和女性对非农经济活动的参与机会存在不平等.考察了农村女性的家庭幼儿照料责任对此所产生的影响.在农村贫困地区,缺乏稳定可靠的幼儿看护机构是母亲非农就业的主要障碍.2001年四个国定贫困县592户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证实,拥有6岁以下幼儿使女性农业生产的参与率增加1.94个百分点,而非农私营活动和挣工资活动的参与率分别下降1.22和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异常活跃.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暂时缓解的背景下,本文要思考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治本之策,以期做到既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又要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祝建民 《商场现代化》2004,(24):123-124
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劳动力文化素质结构低,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制约,致使转移就业的劳动力素质层次低,转移收入不高,在就业行业与领域的选择上处于劣势,就业具有间歇性和非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不一致会造成失业等社会问题.而非正规就业做为一种就业形势,弥补了工业化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的不足,为生存在二元结构夹缝中的农民工提供了城市生存平台.所以发展非正规经济,是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工促农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热点问题,其进城务工行为,在给自身和家乡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弊端.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原因和利弊,并以庭园经济发展为例,说明了农村经济发展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毫无疑问.但是通过大量的农村现场调查,我们痛切的感受到,中国的农村问题就是一个就业问题,50%的劳动力集中在16%的GDP上,这些人如果不流动出来永远都提不高收入,但是人要出来,核心问题是教育,其中中等职业业教育又要比高等教育实际得多.  相似文献   

16.
陈玲 《商》2014,(34):97-97
民生与就业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处于过剩状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高质量就业,城镇化则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在实现城镇化过程申仍然存在着失衡等问题,这样就会阻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整体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城镇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进行了讨论,重点探究了现实意义、制约因素两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24):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老年产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独有的国情因素,使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不容忽视.解决农村老年人就业,使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而进入其他一些更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将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也是推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合理解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白文静 《商》2014,(12):182-182
近几年来新疆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平稳的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整体收入也较前十几年翻了一翻。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的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如今逐渐成为制约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就主要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就业现状和扶贫问题做了调查分析研究,为此对于促进农村少数民族多元就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石,基石不稳,危害甚远。教育公平影响了现代人的成材就业,而我国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等六个方面,如果不引起重视并逐步消除这些教育不公平现象,可能引发更为深层次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