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6,(1):82-83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5年在无锡高新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设立无锡新区。无锡新区下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等多个专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2.
10月15日,作为我国开发区首家高校人文硕士工作站——江南大学无锡新区硕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无锡高新区举行。会上,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负责人作了关于筹建江南大学无锡新区硕士工作站情况的报告,江南大学与无锡高新区负责人签订了共建江南大学无锡新区硕士工作站的合作协议。无锡市领导和江南大学领导为硕士工作站揭牌。  相似文献   

3.
江苏无锡新区是在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基础上,于1995年3月经局部区划调整组建而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邻南京,地理位置优越。无锡新区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始终把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投资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思路。经过无锡人短短八年时间不懈努力地开发和建设,无锡新区不仅成  相似文献   

4.
徐冲 《重庆改革》2000,(7):90-90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日砍掉了包括“养路费”在内的14项行政性收费项目。目前,除5项社会保障性基金外,无锡新区内的企业不必再缴任何费用。这也使无锡新区成为江苏省80个开发区中第一个“零费区”,这在全国可能也是首创。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新区是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而设立的特殊区域。无锡新区是我国第一批被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年来该区一直致力于把新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际化科技新城。无锡新区作为科技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2008,(3):1-1
江苏无锡新区现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空港产业园区、太湖国际科技园区等若干专业园区,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8人。  相似文献   

7.
许刚 《中国高新区》2013,(11):162-167
无锡新区作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和转型发展引擎,连续八年位居江苏省124家开发区综合考评总分第二名,自主创新指标近几年一直保持江苏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无锡新区大力实施人才与科技引领战略、大气魄大手笔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工作息息相关.在新的发展阶段,无锡新区以人才工作的创新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1992年底和1993年底,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先后启动。其后,以一区一园为主体的无锡新区于1995年正式组建。几年来,无锡新区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20世纪最后十年发生在无锡大地上最重大的经济事件。至今年5月底,无锡新区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50多项,总投资22亿美元,合同外资17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1亿美元,年工业产值高达200多亿元,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战场,成为全市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和科技创新区,并对全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无锡市委提出的争创江苏省党的建设模范区的目标要求,以“服务转型发展,建设幸福新区”为主题,深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创新,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了社会化、服务型、网络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幸福新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变化出现新风险,国内宏观调控压力增大,年初冰雪灾害带来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无锡新区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总体态势,预计顺利实现“双过半”,经济运行平开高走、产业结构提升加快、创新转型态势明显、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建设持续推进、党建保障比较有力。在最近江苏省政府公布的全省开发区开发建设综合水平排名中,无锡新区连续三年蝉联第二位。面向未来,我们的工作主题和目标是思想大解放、创新大突破、能力大提升、发展大跨越。  相似文献   

11.
作为江苏省首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4个县(市)区之一,近年来,无锡新区认真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助推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新区连续5年保持江苏省开发区综合实力第二位,跻身国家级开发区前列,新区以占无锡市6%的人口、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以来,全国许多地区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新区,如天津滨海新区、武汉新区、苏州新区、无锡新区、大连金港新区、青岛黄岛新区、沈阳铁西新区与浑南新区以及重庆北部新区等约有20多个,形成了继开发区热之后的新区热.其中,除合肥政务文化新区、江西南昌的红谷滩新区等极少数属于新城区性质外,绝大部分都是本文要讨论的经济新区问题.新区的出现和发展绝非偶然,它既与开发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具有鲜明而突出的个性.笔者认为,可以暂且将其定义为综合经济区;如就形成机理和功能使命而言,它是后开发区时代的产物,即由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功能经济区向充满创新活力的新城市转变的过渡形式.这一推论,来自以下三个理由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建区以来经历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一次创业”。经过“一次创业”,无锡新区已在海内外具有了相当影响,树立了良好形象,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别跃居全国高新区第二名,综合实力已跻身江苏省和全国开发区前列。  相似文献   

14.
理事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瑞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马明龙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孔令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国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李晓东中共无锡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周谦武汉东  相似文献   

15.
王诒敏 《宁波经济》2010,(5):20-22,25
杭州湾新区和浦东开发区均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两者区位条件优越,均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但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浦东经济的现状和特点粗浅的分析,研究其成功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探讨其对杭州湾新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以更好地推动杭州湾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无锡新区科技创新在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根据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无锡新区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要以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重点做强外资料技、民营科技两大板块,做特做优科技产业,做专科技孵化基地,设大科技产业化基地全面梳理落实兑现现有科技政策,进一步优化配套科技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科技资源;落实科技扶持资金,带动社会投资投向中小科技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线     
《中国高新区》2014,(8):14-14
黄石开发区打造三个“十大工程” 8月2日,黄石开发区正式确定大冶湖生态新区及开发区十人重点工程、2014年黄金山工业新区十大产业项目、两镇一区及章山片区十大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凡新表示,通过加快实施三个“十大工程”,进一步加快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步伐。促进黄金山工业新区产业发展,改善两镇一区及章山片区群众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开启了科技发展的又一个春天,自主创新成为时代主题。无锡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要在自主创新方面担当“车马炮”。根据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结合无锡新区的发展基础,无锡新区制订的总体定位是:到2010年,把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领先、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本就无锡新区的科技新城建设,在规划、产业选择、品牌创建、体制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新区处于承接与创新的关键时期,它正在展开一幅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画卷"。统战工作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和中心任务服务的,并与之相辅相成、互动并进。高新区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重点就是统战工作的中心、大局、总纲、主线。新阶段高新区统战工作也必须站在承接与创新的高度,研究新背景、探索新路径、构建新环境,服务和促进高新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同时在服务和促进中心大局工作中实现统一战线自身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一、新阶段高新区统战工作背景无锡高新区(新区)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下,经济社会加速分化变迁,多元利益群体并存互动,多元价值取向激荡呈  相似文献   

20.
5月28-29日,江南无锡。无锡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拉开大幕,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开发区协会的领导以及北京、上海、南京、浙江的专家学共100余人出席了论坛。论坛上,无锡新区“抛出”了精心筹划的《“二次创业”发展定位和行动纲要》,使与会领导和专家的精神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