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PK台     
《证券导刊》2009,(30):20-20
上海证券整固后继续上行宏观流动性宽松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逆转,企业盈利状况继续恢复将夯实当前的市场基础。这为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宏观运行环境。市场内部在存款活化驱动下,指数型基金在7-8月份带来的增量资金将推动市场震荡向上。  相似文献   

2.
田渭东 《证券导刊》2012,(15):21-21
二季度初期,经济数据势必继续难看,一季报也会对A股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市场需要重新估值,短期调整整固以便蓄势迎新。在此之后,流动性和经济增长都将迎来拐点性时刻,对应的将是市场预期提升,此时的低点是未来长期入市的时机。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中债净价总指数前期振荡盘整,下旬快速拉升;多数债券指数上行,仅企业债指数继续下探;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曲线全面上行,企业债信用利差大幅上行。10月份,市场需求正逐渐恢复,利率产品价格存在继续上涨的动力,这一上升态势也得到了基本面因素的支持。国债收益率曲线有可能继续下行,但幅度较为有限,我们看好中国短期产品,信用产品市场则较为脆弱,信用利差将继续上行,若未出现较大的风险事件,涨幅有收窄可能。  相似文献   

4.
短期封闭式基金市场仍会继续震荡整理,投资者目前最大的担心来自股市风险,从目前折价水平看18%的折价率已经处于基本合理区间,所以封闭式基金市场整体系统性机会可能短期较弱,主要是个别品种上的差异,投资者仍需耐心等待。  相似文献   

5.
《证券导刊》2011,(8):20-20
准入门槛的提高,对行业内现有的领先企业形成利好,供给面上的压力将成为短期多晶硅价格继续上行的动力,未来光伏市场需求很可能加速回暖。  相似文献   

6.
张仕元 《证券导刊》2011,(16):25-25
由于强周期的启动,企业盈利继续较快增长,金属、化工等强周期行业盈利继续改善。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特点更加显著。二季度我们预期市场将以整固回升为主.强周期盈利改善是市场进行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7.
黄晓霞 《证券导刊》2012,(12):31-31
对于未来趋势,多数基金认为在经济和企业盈利依旧下行的环境下,市场短期将维持震荡整理的走势,中长期出于对经济软着陆和回升的信心仍然看好市场。很多消费板块目前处于增速的最低点,也恰逢加大配置的良好买点,主流资金的结构配置调整有望继续推动消费类板块继续上行。  相似文献   

8.
虽然市场短期仍具备上行的趋势,但向上突破前期高点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对应前面沪深300E/P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的分析,假设上证A股与沪深300上升幅度相同,则市场上行对应的点位在2525左右,短期上行幅度也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9.
美国减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其减息将有可能终止人民币的加息周期,而人民币快速升值将带来相关资产进一步走高。但A股由于高估值的因素,整体可能未必出现大幅上行走势,但对A股资产进行再配置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0.
陆婷 《中国外汇》2023,(4):72-73
<正>欧洲主要国家国债收益率在2023年可能仍将整体保持上行趋势,但上行幅度较2022年将更加温和。需关注欧元区边缘国和英国的债务可持续性风险。欧洲主权债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极为动荡的一年。地缘政治冲突、创纪录的通货膨胀以及中央银行的连续加息,大幅打压了债券价格并推高债券收益率,包括英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主要国家,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市场情绪出现一定恐慌,中债净价总指数创年内新低;企业债成为市场全面下探过程中的重灾区;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1~3年期利率倒挂;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曲线继续平坦上移。企业债信用利益大幅上涨,8月份,通账与加息将是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此而时.流动性已初步实现回暖。目前收益率恐慌性上涨也存在回调需求;由此,市场将进入振荡区间。但存在小幅反弹的可能.国债收益率曲线将出现陡峭变化。信用利差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出现解决迹象之前将维持高位.甚至可能上升。  相似文献   

12.
张蕾 《证券导刊》2009,(27):27-28
对于短期投资者,由于指数型基金费用低廉,在下半年震荡上行市场中,指数型基金是把握上涨波段和趋势操作的最佳投资品种;同时,指数型基金也适合对市场整体或板块长期看多的长期投资者。  相似文献   

13.
张明 《中国外汇》2013,(12):15-15
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将可能导致中国从2013年第一季度起所面临的短期资本的大幅流入显著放缓,但短期内转变为资本流出的可能性不大。近来,关于美联储可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已经导致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大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转为面临短期资本大举流出。  相似文献   

14.
王玲 《证券导刊》2011,(1):18-18
上周五,大盘以两市大涨、个股普涨的姿态结束了全年的收官之战。回顾2010年的走势,股市以弱势调整报收。展望2011年,在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A股恐将难出现趋势性行情,短期市场仍将以震荡整固为主基调。  相似文献   

15.
机构PK台     
《证券导刊》2009,(31):20-20
中信证券市场经震荡整固后将依然上行短期内市场在上涨过快、估值高企和国家信贷政策微调的忧虑中进入震荡。从流动性看,信贷资金只是在经济复苏初期起到预期恢复的功能,并不是股市资金的直接主要来源。在强劲的复苏预期下,居民储蓄的活期化、贸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市场》2014,(11):76-81
10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长期利率走低、短期利率升而不高;债券市场维持暧势,国债收益率曲线显著下移;人民币交易汇率持续走强,相对中间价偏离继续温和扩大;人民币利率互换收盘曲线整体下移,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投活跃,外汇掉期曲线与上月持平,期权波动率继续小幅上行。  相似文献   

17.
刘津 《证券导刊》2011,(27):19-20
近期以来的房地产调控不会改变我们看好市场的逻辑。工业增加值超预期,中央水利大会的召开,保障房开工率升至50%,是支撑市场上行的关键。继续逢低关注财政政策受益和中报超预期板块,短期可参与主题投资增强收益。  相似文献   

18.
2021年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字当头,继续保持灵活精准和合理适度,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资金利率中枢较上年有所上行,货币市场交易量持续稳步增长,并延续交易期限短期化特点;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整体较上年有所上行,净融资规模较上年大幅提升。展望2022年,全年利率水平仍可能延续2021年风格,市场利率紧贴政策利率,波动性可能有所提高,长端利率较2021年向下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下跌VS整固?     
《证券导刊》2010,(46):49-49
编者按大盘在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后逐渐企稳,并围绕着60日均线展开震荡。由于11月的CPI数据公布以及12月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等因素,市场上下不明,机构对后市的研判也出现了分歧,后市是继续下跌还是横盘整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结构性行情仍将继续演绎。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15日至8月29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剧变,美元汇率一改颓势,呈现出短期反弹的上升势头,油价和金价上行止步,呈现出高位下滑的短期趋势,欧美股市和新兴市场股市出现短期趋势错配现象,与大部分欧美股指短期反弹截然不同,许多新兴市场股指依旧处于下降通道。从根本上看,国际金融市场的剧变反映了世界经济领域的潜流涌动,即全球经济周期的分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可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