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喻示着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的差序格局,但以新三板发展历程来看,近年来的新三板市场呈现大起大落之势,挂牌公司数量锐减。主动摘牌潮不仅是前期为争夺挂牌头衔的企业无序涌入的后遗症,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挤轧式”监管的压迫式结局。前端探源之下,新三板制度存在一级市场发行融资困难、二级市场交易两极分化、监管合规成本高昂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廓清新三板各层级市场定位,发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优势,协调合格投资者与发行制度关系,并合理借鉴美国OTC市场集团分层范式,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奠定制度“沃土”。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构建中国OTC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TC市场落户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对于天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介绍美国OTC市场先进的运作经验,从多层次资本框架的角度研究OTC市场在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结构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出应有选择地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积极引入做市商制度,改变组织形式,并不断完善OTC市场的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3.
谢长千 《时代金融》2013,(21):257-259,262
本文从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及积极推进"区域性OTC"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区域性OTC"与"新三板"、创业板的不同得出其建设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二板市场发展对于区域性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从而猜想"区域性OTC"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最后给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2011年初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是今年的首要工作。场外市场建设,业内习惯称之为"新三板市场"或者"OTC市场",目前新三板的挂牌企业均为非上市的高科技股份公司,项目资源目前集中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现在只有机构投资者能参与交易。当下主管机构为中国证券业协会,交易系统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此次证监会提出  相似文献   

5.
新三板扩容     
3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等一行来到海淀资本中心的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北方路演中心,考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代办股权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的运行状况。王岐山副总理明确要求加快制度变革和创新,推进场外市场建设,服务于实体经济。一时间,新三板扩容再次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OTC)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指出,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成为今年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一时间,关于"新三板扩容"的讨论便此起彼伏起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问题是制约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流动性不足是各种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交易制度是重要原因。在梳理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对交易机制与流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做市商制度推出之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短期内得到改善;创新层进行"大换血"后,新进入创新层的公司流动性更好;在做市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人数的增加可较为明显地改善流动性,而在协议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人数的增加未能明显改善流动性。在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做市商制度、大宗交易及分层制度三个角度提出了做市商制度引入竞争和竞价制度、大宗交易以及分层差异化三种交易机制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更好地发挥新三板市场在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新三板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场外市场。自2013年开始,满足条件的企业不断加入股转系统进行交易,新三板市场的队伍不断壮大,挂牌企业数量快速激增,在资本市场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新三板市场定位、市场总量、分层情况、转板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找出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主要问题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场外交易的核心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持续增加,但受制度设计限制,我国新三板转板机制仍不完善,本文在借鉴美国资本市场转板机制设计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完善新三板交易制度等多项完善我国新三板转板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首席财务官》2015,(Z1):72-78
新三板在2014年末亦未有熄火的迹象,反而活跃度保持高速增长。可见在2015年,“新三板”仍然会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词。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总计挂牌公司1,572家,场外市场共计挂牌16,524家。2014年12月,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交易步伐继续加快,本月新增挂牌公司218家。同时,交易市场亦有47家挂牌公司宣布以做市方式开始交易,截至2014年底共计121家公司以做市方式交易。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新三板市场的挂牌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成长"与"高风险"是新三板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投资新三板的创新企业,单纯采用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方式可能行不通,主要通过判断创新企业的高成长性来实现价值,同时通过投资策略获取资本市场的风险溢价。新三板因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在速度和规模上呈迅猛发展态势。但因其微观主体基础薄弱,新三板在速度、规模上与市场质量之间存在巨大矛盾。纾解矛盾的路径之一,就是打造合理的投资者结构,构建良好的微观基础。就目前新三板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2.
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3年6月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以来,挂牌企业数量、成交量、成交额等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9月做市商制度的推行,近两年新三板市场发展迅猛,挂牌企业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本文通过探讨新三板市场的融资现状,分析了新三板市场融资的不利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韩国国债的流通和交易是通过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个市场来进行的.场内市场为交易所市场--韩国证券交易所(Korea Stock Exchange),场外市场(OTC)由韩国证券商协会管理.亚洲金融危机以前,债券流通市场主要是金融债、企业债,1997年金融改革以后,债券流通市场以国债为主,韩国国债的交易主要在场外市场进行.  相似文献   

14.
李享 《会计师》2014,(8):7-8
融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改善融资状况,国家在06年推出了新三板,该市场在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起了重要作用,而结合实践情况看,新三板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入手,探讨了新三板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着重分析了新三板市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最后,讨论了构建做市商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享 《会计师》2014,(15):7-8
融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改善融资状况,国家在06年推出了新三板,该市场在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起了重要作用,而结合实践情况看,新三板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入手,探讨了新三板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着重分析了新三板市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最后,讨论了构建做市商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三板市场和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在市场定位、服务企业类型、交易方式上存在诸多相似性。新三板自2016年5月开始实行分层制度后,与纳斯达克的相似性更进一步。然而,二者在层次划分、分层标准方面仍然存在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将新三板与纳斯达克市场的分层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新三板分层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可能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及以后一段时间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将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较大突破:如《证券法》修订、《期货法》出台、"新三板"制度体系的完善等制度建设是决定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因素。2014年,资本市场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突破:"新三板"市场大幅扩容,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比场内市场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沪港通开始试点,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介绍做市商制度理论和国外做市商实践,并基于做市商在我国的实践,研究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市场的影响。以采取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两类股票为参照样本,研究认为,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市场产生了流动性改善,对股票合理估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然后,引入挂牌企业做市案例进行分析,认为进一步优化新三板市场的制度规则缺失,是矫正其市场结构失衡和改善流动性的核心变量。  相似文献   

19.
李衡 《证券导刊》2012,(23):40-43
为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新三板扩容势在必行,其中的关键是完善新三板的各项制度设计,确保新三板扩容成功实施并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场外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三板依企业资产质量、规模及风险程度不同,划分为基础层、创新层与精选层三层市场结构,其目的在于提高市场有效性.双层差分(D ID)实证表明: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决定分层标准的差异,而分层标准的选择反作用于新三板后续发展;分层制度能帮助提升市场的包容性,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的配置效率.为此,应加快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营造更好的场外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