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4(9):122-123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万钢 在第七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其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了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在内的世界汽车大国的目光。中国汽车业应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抓住历史契机,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企业》2008,(10):15-15
2008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环保理念,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首次给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辆为1000万辆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  相似文献   

3.
民营汽车企业众泰控股集团在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先行先试的杭州市场,以理念创新带动模式创新,用模式创新突破市场障碍,形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独特的“杭州经验”、“杭州模板”。文章通过总结分析众泰控股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品牌建设、产业化和市场化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及实践经验,揭示了民营汽车企业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孕育期起到的先行军和领跑者的作用,探讨了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及民营汽车企业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国内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依然承压,比亚迪今年第一季度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2万辆,同比下滑69.7%;北汽新能源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为9000辆.  相似文献   

5.
成龙  张玮 《现代企业》2012,(4):11-12
受到企业不同的发展状况与发展阶段的影响,汽车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策略这项组织变革任务的特征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要具体研究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策略的决策机制,就必须首先明确其决策任务的内涵和关键特征。下面基于近期对该产业的文献,采用多案例的分析方法,探究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的模式和其影响因素。汽车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受到企业自身的现状特征,如企业规  相似文献   

6.
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最终将会为城市生活、交通带来一场颠覆的变革。奇瑞新能源作为一家代表着远见和创新的公司,主动承担起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之路的责任,致力于促进人、车、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会计师》2022,(1):188-189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未来,在"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促进下,汽车行业将继续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融入...  相似文献   

8.
涂彦平 《经营者》2014,(6):38-39
应该“先有车还是先有桩”?目前核心的问题是需要有一个全面并且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来保证充电设施的建设,不能完全依赖政府“今年也许是电动汽车进人家庭的元年。”3月4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2014汽车界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发表如是言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脚步,各类型经济主体纷纷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为新材料发展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具有节约燃油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噪声低等特点,在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和国家政策的带动下,许多省市相继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2016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32万辆,同比增长84%,基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政策倾斜面的继续扩大,让中国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笔者通过调查青岛市新能源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过半,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新能源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260万辆,同增115%。根据公安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  相似文献   

11.
节能语录     
<正>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要抓住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研究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是引领新方向、催生新的增长点的重大举措。科技  相似文献   

12.
常宏伟 《企业导报》2015,(4):124+123
本文主要在分析新能源汽车营销特点的基础上,从政策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两个层面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营销发展的可行性,最后就新能源汽车的营销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开发中的创新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案例研究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对象,针对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发从其较短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把握其内在的创新规律,总结其富有特色的创新方式,同时从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时代背景和创新平台、创新体系等整体角度,基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可行性,论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开放式创新的含义及其特征,在比较世界主要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模式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创新的有关理论,指出比亚迪汽车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比亚迪的开放式创新赢得了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充分把握和对创新的日常化理解与实践,前者使其传统的电池技术优势得以强化和扩展,并因此掌握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避免了传统汽车制造上的品牌短板,后者则适应了自己的国情和当今的世界竞争态势,使其创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部分产品和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创新平台及科技载体建设日趋完善,但同时也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推广应用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在深入分析产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多个方面就如何促进下阶段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方法,阐述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内容,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及几种主要车型,介绍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现状,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更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其产业化发展。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视角,从新能源汽车技术获取路径、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三个层面设计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为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宏伟计划似乎正陷入一种矛盾情结当中: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自主创新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让人们消费新能源汽车。但自主品牌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却始终没有形成生产力,而已经具备商业化成功经验的国际品牌汽车,却因为保护民族工业的客观需要而无法得到补贴和优惠。其实,我们相信国产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大行其道,但在产品可靠性面前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低下了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还远没有到大行其道的时候,这不仅是因为在技术的成熟度上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站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起跑线上的时候,才发现每一条跑道都不好走。  相似文献   

18.
高窦平  张小兴 《价值工程》2019,38(26):160-161
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式到来,它受到了国家及市场的高度欢迎,这不仅仅因为新能源汽车拥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技术,还因为它在许多局部细节技术应用方面也实现了革新,例如高压互锁系统就是新能源汽车新功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行驶,提高汽车运行效率。本文刍议新能源汽车高压互锁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系统工作原理,并提出它所存在的故障问题与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7,(5):160-168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通过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宇通三螺旋协同创新战略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在宇通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战略中的作用,论述了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等在宇通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承担的角色、地位及合作的方向;通过对宇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分析,总结了协同创新的两条主要途径即创建联盟和技术转让。文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销售运营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促进生产规模化;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利用国家政策,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在动力、节能、环保、驾乘体验、后期保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生产工艺和效率大大高于传统燃油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汽车产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阶段较高的生产成本、尚待成熟的车辆技术、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相关政策的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同样困扰和阻碍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关各方需共同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出适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生产企业应探索出适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共同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