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币利率市场化后外币贷款的效益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币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还普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币贷款利率市场定价机制,且利率市场化赖以依托的竞争性的金融环境还没有完全确立,竞争性只能说是局部的、不完善的,大的商业银行具有贷款资金规模和价格上的相对优势,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垄断性;另外,在目前企业经营效益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推行外币贷款利率市场化,外币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效益取向就可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2.
《金融研究》2008,(9):I0064-I0068
近年来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出较大步伐。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现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由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资金价格,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在市场的作用下一定会相互影响。我们通过对辽源市农信社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具体波动的观察,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时隔一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至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存款利率市场化这半局棋。从目前来看,鉴于我国资金市场供小于需的结构特征,尽管“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对商业银行短期影响不会很大,但依然是一项重要市场化改革举措,不仅为我国贷款利率币场化运作提供了意在长远的制度保障,更凸现央行推进利率完全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存款利率放开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核心部分,随条件逐渐成熟也将循序稳步推进,这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乃至金融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丽红 《云南金融》2011,(3Z):120-122
<正>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限,同时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了上限管理,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3]倍。至此,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已经由国家完全控制确定开始向市场化过渡,农村信用社具备了自己的利率定价权,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资金成本、贷款主体等因素确定本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和贷款定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率对资金供求的影响如同商品价格对商品供求的影响.利率变动对企业、个人借贷行为影响日益明显.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目标,但不能一步到位.从稳定经营与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稳定的目标来看,存、贷利差应有所扩大.利率市场化下的贷款定价应考虑风险、成本及违约率等多种因素.对不同类型的贷款客户和不同地区的贷款,其定价方法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本届政府要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涉及经济运行诸多方面的金融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一项。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下限。自此,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再下一城。改革意在深远简而言之,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借贷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  相似文献   

7.
贷款利率则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利率形式,是银行让渡资金使用权所收取的相应撤酬,产生于借贷活动,来源于借款者的利润.影响贷款利率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期限、贷款数额、借贷市场竞争程度等.其中,贷款利率与资金成本、贷款风险是正相关函数,即资金成本上升,贷款风险大,则贷款利率要高;贷款利率与贷款额度一般是负相关函数,额度大的贷款利率一般要低于额度小的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8.
<正>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限,同时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了上限管理,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3]倍。至此,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已经由国家完全控制确定开始向市场化过渡,农村信用社具备了自己的利率定价权,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资金成本、贷款主体等因素确定本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9.
金融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财务脆弱性是金融不稳定的主要根源.本文将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分析并检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2007-2018年间沪深两市非金融企业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显著降低了企业庞氏融资发生概率,说明贷款利率市场化有助于缓解企业财务脆弱性,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强.(2)从影响途径看,贷款利率市场化通过降低企业负债水平、长期借款占比和有息负债占比,缓解企业财务的脆弱性.(3)贷款利率市场化对有资金缺口、商业信用低、营收规模小但能够盈利企业财务脆弱性的缓解效应更强.本文研究提供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微观经济效应正外部性的经验证据,既是对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后果的有益补充,也丰富了有关企业财务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文献,为央行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和银行监管部门强化金融监管,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从2004年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后,迈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利率变动较敏感,效应存在差异性,商业银行不如农村信用社表现突出,主因是基层商业银行没有资金定价权和贷款权,农村信用社垄断经营利率浮动空间大.提出增加银行审批权限和定价权、引入竞争、改善融资环境等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贷款理论定价与实际操作的差异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自由化的核心环节,而放松利率浮动区间管制又是整个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步骤。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快了放松贷款利率浮动的改革实践,希望逐步培育乃至最终赋予我国商业银行完全自主的贷款定价能力。在中央银行的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对贷款定价的探索,以资金成本、服务理念、利润导向等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相应的贷款定价模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资金供求矛盾、风险考核、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理论定价与操作实践出现明显背离。有效消除这一差异需要商业银行不断根据内外经营环境来修正定价模式,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虽然国家对信用社放宽了贷款利率权限,实行差别化贷款利率服务的自主权也扩大。但信用社由于缺乏对资金成本和价格的分析与研究,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定价机制,在实际贷款利率管理与运作中,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缺乏自主性、科学性,有很大的随意性。本文拟以某农村信用联社为样本,进行资金成本和贷款定价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利率市场化对住房公积金运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全国不少城市农业信用社都展开了利率市场化试点工作,普通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100%,该项工作铺开以后,不少农信社储蓄存款额猛增。显然,试点时期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及影响是非常不彻底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参与的金融机构越多,利率越能真实地反映资金的市场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行了简单回顾,分析了辖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起到引导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作用,这就要求利率由市场决定.美国于1986年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完成利率市场化,而中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利率市场化,时至今日已快二十年,中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已经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然而最为关键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却未到来,中央银行仍然控制着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2012年6月,央行非对称降息的举动使利率市场化重新成为市场焦点,本文从成因、发展及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贷款定价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反映真实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贷款定价机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贷款利率市场化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央银行准确把握了企业、银行在体制改革中的行为特征和资金市场的发育程度,以适度且逐步放宽的利率政策克服了金融中介的代理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未来贷款利率全面放开的进程,将取决于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青海金融》2013,(10):39-41
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使利率市场化成为近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热议的话题,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给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可能更加复杂和困难。如何提升自身贷款定价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未来的整体经营状况.本文通过对贷款利率市场化实施前海南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实施情况及其影响的调查,以贷款定价问题为核心,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面对利率市场化的优劣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问题和建议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以来,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并通过LPR引导贷款市场化定价,从LPR改革效果看,贷款定价机制发生巨大变化,疏通了“政策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渠道,贷款定价市场化水平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李培芳  徐金才 《浙江金融》2005,(9):54-55,3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贷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疑必将首先经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