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2008-2011年GDP增速分别为9.6%、9.2%、10.4%和9.2%,201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可能会继续保持回落的走势。事实上,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已经或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应该客观看待我国经济减速。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原油价格的波动和美国经济走势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在后地产时代,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逐步放开,中国房地产的波动形态也不可避免地打上国际因素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经济景气状态的基本判断如何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影响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企业继续受到经济效益差和资金循环不畅的困扰,较高的经济增长势头难以持续。另一种观点认为,信贷和货币长时期超经济投放,生产增速过高,投资需求增速过猛,新的经济过热苗头已经呈现。第三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由收缩转入回升以后,发展趋势一直是比较平稳的,目前已进入相对正常的运行状态,个别经济指标虽有增速偏快的趋势,但短期内不会导致经济过热局面的发生。从经济波动分析的角度观察经济景气监测指标的变动轨迹,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比较符合我国经济循环波动的规律和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4.
《上海企业家》2007,(3):54-54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三落一稳”——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回落,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及货币信贷增速高位趋稳。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初见成效。因此,如何保持这种态势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始发挥作用,信贷、货币投放、财政预算支出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速度趋于稳定,宏观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出现了转暖迹象.一季度,GDP增长6.1%,与从2007年增长13%跌到2008年四季度的6.8%相比较,下跌速率已明显减缓.5月份,工业生产增速达8.9%.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一个结构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将劳动投入结构、资本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运用1997-2012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这一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动态特征,并估算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潜在增长率下降,主要由资本存量增速下降所导致,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减缓了这一趋势。近10年来实际增长率变化主要是受潜在增长率变化影响,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减缓,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导致,未来政策重心应当从需求管理过度到供给管理,着力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经济的现实特征,我们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和菲利普斯曲线不能很好地预测本轮通货膨胀未来趋势。当前中国经济正走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尤其是低端劳动力成本将呈现中长期上升趋势,这种根本性变化将对中国未来通货膨胀的形成以及走势产生影响,温和的通货膨胀伴随相对较低的增长率将成为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经济常态。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专家最近提出,现在不少人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仅仅理解为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这显然太过简单了.对于不少企业和行业来说,则很容易陷入被动.这个提醒值得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从接近于10%的高速增长下降到6%—7%的中高速增长,且下行压力仍然巨大。特别是一度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的工业部门,其增速已降至GDP增速以下。未来一个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将呈L型走势。而且,尽管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仍然存在。总体上看,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就是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产业、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就是通过开发以前忽略  相似文献   

10.
焦点视界     
《瞭望》2013年第25期中国经济面临"升级版"考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较艰难的爬坡阶段。2012年四季度,经济结束了连续11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出现微弱的回升之后,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再次回落,四五月份经济增长仍处在胶着状态,形势尚不明朗。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稳增长,稳增长就是要通过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回升的态势。因此,保持经济回升,长远看要通过改革释放各种增长潜力;近期看应把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把打造经济的升级版作为稳增长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正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对于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序转换,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国工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结构失衡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障碍。有序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实现"新型驱动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分析1.三大需求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分析投资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拉动力量,尤其是2000年以来形  相似文献   

12.
赵晓 《厂长经理之友》2011,(12):100-102
2011年即将过去,中国经济恰在上年我们所预期的“回落的高增长”的轨迹上。全年来看,经济增速呈现出逐季下滑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第三季度的GDP增速为9.1%,低于市场预期,由此带来国内外比较普遍的悲观反应。但我们的看法与此不同,我们判断,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一个较为符合“软着陆”的趋势正在中国形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更明朗、更乐观了。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慢,主要经济体走势明显分化。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欧元区经济濒临衰退,日本经济温和增长,新兴经济体增速持续回落。总体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下行风险加大,预计全年增速将明显低于去年。一、主要经济体形势及特点(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房地产市场出现向好迹象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增长1.9%,增速比去年四季度明显回落。进入二季度后,制造业扩张速度放缓,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  相似文献   

14.
编与读     
从呼吁容忍CPI的走高,到如今冷静看待GDP增速下滑,官学两届皆清醒意识到中国已踏入增长方式调整的关键期。改革的共识在危机中逐渐达成,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双轨经济的藩篱进一步被打破:利率市场化在非对称降息中推进,货币调控政策量价并举;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13年前两个季度的经济下滑,8月的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关于二季度GDP增速低于第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分析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二是仍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三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所导致的增长速度的适度下滑。此外,国家统计局认为,尽管经济放缓,但政府也清楚地意识到适当增速回落有利于调整结构和转变方式,虽然经济增速在回落,但还是很冷静地坚持调结构、促改革。从长期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2012年以来,随着新一届政府的成立,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增长势头减缓,延续多年的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速降至不足8%的水平,同时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国内各阶层,对重启新一轮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如何化解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对本届政府构成重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黄晓龙 《经济界》2002,(2):29-32
一、2001年金融运行状况和主要金融政策 (一)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 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占全球经济总量46%的美国、日本经济甚至出现了衰退。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出口增速急剧减少,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减缓的势头。为应对这种变化,2001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继续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灵活,适时地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信贷的供应,以支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 2001年我国货币供应量保持了适度增长,虽然增势在第三季度开始…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热门话题,原因在于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下降,至今已持续17个季度,为改革开放以来所不曾有过。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和媒体评论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是由内部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导致的,中国经济崩溃难以避免。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8.
向松祚 《英才》2014,(6):74-78
单纯依靠货币信贷和财政债务刺激,不仅不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反而会加剧经济体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最近几年,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金融风险快速上升;二是政策空间日益缩小,政策效果逐渐下降。这两个基本特点大体上决定了未来相当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笔者曾经将中国经济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概括为10个疑难杂症,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一是自2009年以来,货币信贷扩张和财政债务刺激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19.
石信 《数据》2003,(10):4-5
经济增长的势头较强 主要表现是开局高、恢复快.今年是北京市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第二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2.7%,是1995年以来一季度最高增速.进入4月份后,尽管遭受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上升势头减弱,但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增长轨迹看,最低时是上半年的9.6%,此后即开始恢复,而且反弹的速度较快,从低谷到恢复正常,仅用了3个月,大体上呈"V"字型走势.反映出"非典"对北京市经济冲击的"暂时性"和"外部性",经济上升的势头和动力较为强劲.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这意味着2012年经济增速已下行“破八”。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在过去一年也低位运行,2012年全年CPI比上年涨2.6%。如何分析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下一步的宏观调控将会带来哪些变化?2013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会怎样?今天,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就上述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