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证券导刊》2013,(3):30-30
结构性牛市主导2013年 2013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弱复苏,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增速进入下降通道。实体经济将在2013年二季度迎来新的时间窗口,需要关注通胀指标与GDP增长的背离度来判断经济复苏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10,(9):31-31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撰文指出,目前经济复苏还不稳固,对好不容易才获得的复苏势头必须更加珍惜。如果2011年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开始露头,到2012年、2013年趋于严重.则中国经济就是今年出现某种程度的过热也不应加息。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资》2014,(1):16-37
“总之,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环境下,中国的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2013年12月278,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期间,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中央媒体联合采访时,如是总结2013年商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撰文指出,目前经济复苏还不稳固,对好不容易才获得的复苏势头必须更加珍惜。如果2011年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开始露头,到2012年、2013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年度经济金融的回顾与展望是一个宏大的叙事主题。充满复苏生计的世界经济金融大潮和不得不进行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中国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相互渗透,变数无穷,厘清个中主要趋势尤为重要。一是经济增长的状态转换,在全球经济渐进复苏的大背景下,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有望在2013年根本扭转,增长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势头弱于上年。突出变化是西方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态势,新兴市场增速普遍放缓。东西方国家均加快了区域合作脚步,各种形式的自贸区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风景线。在全球经济走弱,尤其是新兴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  相似文献   

7.
《金融博览》2013,(3):37-37
前不久,德国《时代周报》登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繁荣远未结束》的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迹象已出现。许多外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去年11月和12月的利润增长,中国的工业生产再次上升,工资将在2013年继续增长这也会拉动消费。所有这一切表明.尽管目前形势复杂.中国仍有能力调节经济螺母的松紧.并采取相应行动。如果中国希望经济增长达到7%或8%.目标就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起,美国经济开始走出衰退,但在走向复苏的过程中,其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水平从未达到以往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强度。2009-2013年美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始终低于3.29%的历史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兴市场金融动荡,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是一枝独秀,仍保持着7.7%的稳定增速。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实现了稳健复苏,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再次出现了背离,与前几年截然相反,这次背离的特征是新兴经济体增速快速下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日本持续稳定复苏。2014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仍旧不容乐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是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3,(6):8-8
伴随着发达国家股市近20年来的最佳开局,世界经济也在2013年伊始迎来了复苏的“小阳春”。不管是曾经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美,还是中印等新兴经济体,都普遍呈现经济加速复苏的迹象。制造业、房地产和进出口等领域,都传来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1.
政府投资已成为与向下周期抗衡的主要力量,也成为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核心动力量。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正在过去,未来两年经济的关键词是复苏。  相似文献   

12.
张慧莲 《银行家》2014,(1):70-75,7
2013年,国际金融危机仍在一直影响着国内外的经济态势,新型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本文从各经济体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具体分析,以此来回顾2013年全球的经济动态,展望2014年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13.
瑞银发布的全球经济研究报告对2012年-201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报告评估了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了在预测期内全球增长可能的变化路径。瑞银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2013年增长3.4%;欧元区将陷入衰退,但不至于扰乱美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研究》2014,(2):78-78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近日表示,金融危机已过去五年多,世界格局有了新变化。美国2013年经济增速近2%,而欧元区2013年已基本从欧债危机中走出来了。2014年,欧美经济复苏格局将会继续,其中欧元区经济可能出现正增长。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全球经济维持疲弱复苏势头,金融市场震荡上扬。展望2014年.发达经济体有望走向同步复苏的轨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将止跌企稳.全球经济增长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强。发达经济体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来之不易的复苏成果。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上扬态势.在量化宽松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的过程中.局部市场的波动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加入了全球央行降息的行列,也很可能拉开了中国降息周期的序幕。它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如果按衰退一复苏-繁荣-高涨4个阶段划分,美国处于复苏初期,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处于衰退初期,日本和欧洲处于衰退中期,澳大利亚等资源国处于高涨末期,不久也将步入衰退。这种状况是过去10年未曾遇到的,其中较有争议的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而言,2013年是挑战的一年、复苏的一年、分化的一年。6月,亚太新兴经济体经历了大规模资本流出的冲击,一时间金融动荡加剧;美、欧、日则分别实现了内生性复苏、周期性复苏以及外部政策拉动型复苏,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融资》2014,(11):64-67
经济风险 在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失业率飙升、经济急速下滑和救助银行业等严峻挑战后,2013年第三季度,受益于外需的拉动、投资回暖和劳工市场改革等,西班牙经济环比微增0.1%,从而结束了长达九个季度的衰退期。展望2014年,西班牙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的进程,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失业率、房地产走势对银行业的影响和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增速降缓,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和前期经济刺激消化期的新常态。为此,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其中与13年之前的货币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不乏新意之举便是在2013、2014年中国集中运用了包括定向降准、MLF、PLS等多项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与应用无疑在中国一揽子的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本文结合了已实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规模和效果分析2013年至2014年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汪涛  胡志鹏 《新金融》2013,(2):4-11
2013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预计GDP将回升至8%。城镇化带动基建投资强劲增长、房地产建设温和复苏、出口企稳以及去库存结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放松信贷条件和增加基建投资等"稳增长"政策将得到延续,房地产调控不会改变。2013年CPI将随新食品周期的启动、货币放松、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的调整而启动回升。人民币汇率持续的升值趋势已经终结,全年预计将保持区间震荡;中期来看,汇率弹性将加大,实际汇率将小幅升值。经济体制改革将持续推进,更具挑战性的改革如户籍、土地改革等仍可能进展缓慢。影子银行业务仍是2013年经济的潜在风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