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郎氏风波”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学界,引起了“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两大学术阵营的激烈争论。笔者在研究方法、“国退民进”、MBO等问题发表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10日,香港经济学者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并且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由此引发了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郎顾之争".根据掌握的资料,简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其本质是国家管理资产职能的延伸。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也是这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本质特征是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国退民进”的所有制改革方向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  相似文献   

4.
吴晓波 《中外管理》2013,(12):30-30
民进,可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曾有很多人对此后出现新一波的“国退民进”充满热望。但从会后颁布的公告来看,相关决策还是存在诸多的纠结和矛盾之处,呈现出鲜明的“左右互搏”特色。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2004年夏秋之间的那场关乎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注定会在中国国有经济改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事关国退民进、国资流失等敏感话题,其间各路观点的精彩与多元、各种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各界主张的对立与融合,无一不使人惊心动魄。尽管争论的热浪已逐渐退潮,但国企改制仍在风雨中前行。  相似文献   

6.
最近关于“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有很多讨论,引起大家关心。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事实的认定,也就是中国这些年来究竞是不是发生了“国进民退”这么一回事。当然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以我比较关注的土地问题而言,国进民退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处于战略性调整时期.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随着竞争性经济领域“国退民进”步伐的加快,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相当可观数量的国有企业基本进入了国有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阶段,在企业国有产权企求实现本质属性上变化的同时,需要解决历史形成的原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置换问题.也就是说要完成由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在目前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支付必须的企业改革成本,这部分成本包括: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各项政策性支出,如医疗保险费、北方冬季供热地区的取暖费,活动经费、老干部护理费、遗孀基本生活费等;在册职工的安置费(经济补偿金)、企业欠交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工伤职工补偿费等。前述成本是以怎样的方式支付呢?  相似文献   

8.
刘东东 《英才》2010,(3):66-67
无论是中国国航入主,还是深圳市政府接掌,即将揭幕的深圳航空控股权争端,都只不过是“国退民进”失败的又一样本。  相似文献   

9.
资讯|动向     
《中国企业家》2008,315(9):18-18
五到十年的超前 该期《中国企业家》有两篇本来毫不相关的文章,其气脉居然隐隐相通。一篇是封面文章《蛇口基因》,另外一篇,是汇源集团副总裁毛天赐的《我眼中的“中国制造”》,这个有着地道中国名字的美国人,娓娓讲述了他眼中这20年来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张天阳  乔印久 《会计之友》2007,(9X):53-53,55
在“国退民进”成为经济改革重点的背景下,本文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方式进行了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以便为我国制定政策和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初步形成,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体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这给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尤其是通过市场改革而转制成立的大型民营企业,问题更加突出。但遗憾的是,目前,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还存在一定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为此在“国退民进”的大环境下,基于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在产权、治理结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指导其内部控制的不断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一年前这个时候.我们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不知所措.我们很着急.着急得上火。今天我们看到在过去一年里面GDP能达到8%以上的增长.所以说欢欣鼓舞,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但是在这个时候.我特别想到中国古人的一句话:乐极生悲。有人可能认为我们是虚惊一场.我们仔细考虑了一下.  相似文献   

13.
潘虹秀 《英才》2007,(4):46-47
有评论家认为:在新一轮的地产宏观调控中,“国退民进”、“土退洋进”的趋势将更明显,将引发地产业新一轮洗牌,大者恒大。  相似文献   

14.
鹤怀 《英才》2009,(11):27-27
“按实际市场价格”出售的原则注定了只有有钱人或大公司才能参与此轮私有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何伊凡 《中国企业家》2009,344(15):26-26
陈国军命案,是民企整合国企中文化冲突的极端反映。这场悲剧值得民企、国企和地方政府三方反思  相似文献   

16.
央企,十年前与亏损、低迷连在一起的词,如今俨然变成了财富、进攻、话语权的代表。在海外频频收购矿产能源,在国内进军楼市屡夺“地王”,同时伴随着年薪10万抄表工和千万元水晶吊灯等诸多传闻。更重要的是,今日的央企集中体现着“中国模式”政府主导、举国体制的特点,由此成为“中国模式”最有代表性的符号。央企的强势,挑战着“国退民进”的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7.
《江苏企业管理》2014,(8):21-22
国有企业应当自觉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为社会尽更大的责任,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国家的政策目标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公平竞争也有合作,形成双赢共赢.“国退民进”或“国进民退”都不应是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总会计师》2011,(4):12-12
经济学家郎成平近日表示,骆家辉接替洪博培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中国的日子会更难。他指出,骆家辉的奋斗历程凸显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19.
郑炜  董乃锋 《人力资源》2008,(11):62-64
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退民进"及国有大型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定岗定编越来越成为国企改制的一大难题.另外,伴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的迅速扩张,大规模人员的持续引进,民营企业的老板也平添了许多困惑:一方面各部门都在抱怨自己的人手少,吵着"有活没人干";另一方面,感觉虽然增加了人员配置,但整体绩效却仍然徘徊不前,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下降,运作、管理效率越来越低,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越来越迟钝……一些企业虽然着手实行了"减肥瘦身",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对定岗定编工作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10):24-24
“政府比企业赚得多。”——对于房地产企业时常为高利润助推房价的问题,冯仑并不回避,他表示,中国房地产是利润比其他行业更诱人的行业,但大家要看到,政府拿到的比投资者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