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欣 《河北金融》2010,(10):67-69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支持"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仍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和占绝对多数的农业人口布局极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考察: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就必须对其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清楚、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既是整个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也是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极大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经验,对构建适合我国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简论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迫切需要,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必然要求。本文先是描述性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取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命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也急需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服务体系滞后、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等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健全农村金融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命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也急需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服务体系滞后、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等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健全农村金融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稳定器,农民增收需要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需要金融推动,新农村建设更离不开金融服务。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资金支持与现实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急需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业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当前,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的现状已经不适应农村信贷的特点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面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新的形式和任务,如何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农业发展银行改革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要支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已形成人们的共识。但是,为什么要支持?怎样支持?目前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农村金融要改变贷款投向,重点支持;有的认为,支持不能搞“刮风”,要吸取家庭联产承包初期农贷工作一哄而起,贷款垒大户的教训;有的在上述两种看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支持“三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及多元化的趋势。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了农民增收。本文仅以吉林省德惠市为例,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90年代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农业民间服务则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成部分,支持贫困地区民间服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支持农业民间服务发展的现实意义 1、支持农业民间服务发展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入农村的需要。近几年来,不发达地区加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按服务内容分,有五个方面的服务体系:一是以供销社、外贸等部门为中心的流通服务体系;二是以科委、农、林、畜牧水产、气象局、种子公司等部门为中心的科技服务体系;三是包括农村金融、经济开发办等为中心的资金服务体系;五是融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合作组织和各种协会、研究会的自我服务体系。由于农业生产是以联产承包的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单位既多且  相似文献   

12.
刘瑜琛 《时代金融》2013,(23):36-37
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持。近年来,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推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构建功能齐备、分工合理、普惠群众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尝试,在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方式单一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破解的难题。本文试图以九江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为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争取农业稳定增长和完成九十年代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农村金融部门以服务农村经济为主要职责,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相关。怎样认识、如何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拟结合甘肃实际,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混沌的状态,政策性银行商业化、商业银行市场化、资金流动城市化等现象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空心化的局面日益严重。相对而言,国外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均具有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其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和思路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讨其发展状况以及宝贵经验,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既包括政府性机构,也包括合作金融组织,既有政策监管,也有市场规范,这些都对我国现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抑制与破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本文从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配置失衡、信贷管理机制不畅、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优、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等五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当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村金融抑制及症结,并从加强农村金融组织再造、改革和创新信贷管理体制、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及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仁伍 《南方金融》2006,(12):44-45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针对海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弱化的现状,作者重点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农村金融体系弱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五大重点,以及如何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信用担保体系等构思。  相似文献   

17.
县域金融机构现有的金融功能不能满足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县域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筑比较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如何,农村金融部门如何发挥在支持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开展对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调研,剖析了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如何,农村金融部门如何发挥在支持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开展对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调研,剖析了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县域金融机构现有的金融功能不能满足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县域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筑比较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生产模式开始快速发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金融的需求逐渐凸显,但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还存在诸多亟需改善的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的改革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