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以更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已是时人所议所需。我国南部某省A市首创"法制副主任"制度加强基层治理,生成了颇具创新性的基层法治之"地方模式",实现了基层社会从管理到治理、从善政到善治的进一步转换。制度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制度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嵌入了村居自治;制度凸显了软法治理机制;制度蕴涵了现代契约理念和契约精神;制度创新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样式,提升了基层法律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农民身份”存在的问题及其不合理性,阐释了在法治社会中,寻求从“农民“到“公民”法律平等的重要性以及实现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契约是同一社会中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为公民提供风险保护以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而达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保障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之域,社会保障责任的划分和践行成为“立契约”和“守契约”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契约处于“立契约”的完善阶段,多元主体的社会保障责任划分和践行还存在不清和不当,需要通过“立”与“守”协同的契约治理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强法治建设,弘扬契约精神,提升各责任主体践行社会保障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推动相关主体积极依约践责;通过高效合理的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多元责任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保障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群团组织改革的背景下,群团组织作为联系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制度性安排,将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参与基层治理的发力点。基于一个县级市F市的调研发现,“治理”转向中基层群团组织志愿服务功能发生了拓展,成为不同建设力量的意见协商阵地、治理服务实施的项目协作平台、社会流动成员的利益协调网络,但实践过程中又存在行动过程离散、资源投放失衡、参与意图偏差等碎片化问题。由此,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理念维度探索发展路径,基层群团组织要调动体制优势打造志愿服务共同体,完善外部服务机制和内部治理能力,健全成长扶持体系和后勤保障制度,推动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政府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由社会管理发展到社会治理,这一趋势得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可与强化。义乌市党内约谈制正是在传统社会管理失灵的情况下产生的,是社会治理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基层党组织、精英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实现社会治理的一种探索;是社会各利益方进行博弈的一种制度创新,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市域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市域治理目标、机制、工作布局、方式现代化等内容,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S市通过创新市域治理体制机制,增强统筹谋划能力;推进市域治理法治体系建设,提高依法善治能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共建共治能力;推动市域治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加强数字治理能力等措施,在市域治理现代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有必要从建立高效联动的组织体系,加强法治保障水平,注重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化建设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现代意义上的“契约社会”实质上就是法治社会。建立法治社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契约社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中国进行了将近30年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我们认为,改革与发展的继续深入,既是现代契约社会的构建过程,也是“零星工程”思维实施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零星工程”式的改革有助于建造现代意义上的契约社会,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之所以实行家族制管理,是社会信任缺失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从契约理论的视角可以分析实行家族制管理的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和治理机制。要想让民营企业从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变,就应该在民营企业内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同时加强社会信任建设,促进法规、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是预防化解基层矛盾的第一道防线,是市域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然而,人民调解制度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要求,需要探索创新调解工作方法。“八心”调解模式是在市域社会治理的视域下,在实践中创新形成的人民调解工作方法。以“八心”调解模式为例,探究人民调解制度的提质增效路径,有助于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发展,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大会,依法治国方略首次被提升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治层面。让法治深入基层,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常态"是当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点。基层法治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基层法治的建设遇到很多问题,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必然面临着很多艰难险阻。为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建立法治政府,开展普法教育,完善法律体系,同时结合地方特色,拓宽基层法治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困难与流失严重的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困难与流失严重的原因。对策 :必须把图书馆管理核心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上 ,进行管理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采取有效措施 ,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 ,实施个人发展计划 ,实现“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转变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完善培训、教育制度和各种激励、约束制度 ,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文化创新要实现从经验管理文化到制度管理文化的提升;实现从任人唯亲向任人唯贤的转变;实现由个人独断文化向民主管理文化转变;实现从利润第一的企业文化到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的跨越;实现由模仿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变;实现由家族企业文化向共生型的企业文化转变;实现由重信任文化向重契约文化的转变;实现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法治建设,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社会现实的作用下,在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着,展示了一幅中国特色的法治图景:在法治进路上,是一条从政府推进到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法治进路;在治理方式上,则昭示着德治与法治并存、人治隐含其中;对于纠纷的解决,则实行着诉讼、仲裁、行政化解、调解等多种纠纷解决机制并重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层管理单位,是我国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基层单元。社区公共财政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代表着国家行政权力介入基层社会的重要工具,是政府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实现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将社区治理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社区治理模式探索走在全国前面。文章对2017年-2018年武汉市级财政支持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分析,挖掘和剖析基层治理下财政投入的表象及微观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把握政府与社区之间“指导与服务、协作与监督”的关系,如何建立社区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对社区建设的有效承接,如何调动居民自觉投入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治理主要涉及城市空间内不同的权利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城市治理的时代背景和外在基础,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城市治理的政治动因和内在动力。近年来,杭州依托复合主体参与协商民主的机制,通过在全市建设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及其数字平台,进一步整合辖区公共行政资源,各城区深入探索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社会资源和公众参与渠道的优化配置,即在参与协商民主的框架下实现了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再到城市治理的发展跨越。巩固深化城市治理导向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成果,需要继续探索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社会服务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所在。法治建设作为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理应要发挥法治的服务保障功能。通过立法先行,为依法管理社会奠定制度基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践行司法为民,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向制度化、法治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契约作为一种法律理念不仅存在于私法之中,而且也融入到公法中,为政务诚信制度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源泉.但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政务诚信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自律范畴,强调的是代表官方的精英人物的自律和德政,与契约理念不相容.我国政务诚信的构建必须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诚信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契约诚信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观念上实现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促进要素配置市场化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各地的改革实践中村两委和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治理过程和交易流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且两者通常融为一体,形成以“村两委—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的横纵交错的“十”字基层治理结构。基于扎根理论对成都市郫都区宝华村的调研分析发现,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层治理以“村两委—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全域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治理手段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以法治为根本,入市交易从隐形流转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德治为引领,地方精英通过“优生带差生”“党员带群众”等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村民自治进一步夯实和发挥村两委与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作用;以土地管理法和自然资源、农村农业等相关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为准绳,通过法治进一步规范各主体行为和各环节流程;以培育和引导新乡贤为抓手,通过德治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家庭条件较好、威望较高的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中,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需要法律护航.正确理解依法治校的内涵,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法治建设.该文结合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及风险防控的现状,对比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相关指标,提出顶层设计制度框架与基层完善制度建设相结合、分类开展风险精准防控的法治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理论将因背负创新社会管理的使命而更具活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也将因社会资本的优化和支撑而更加有效。社会资本关注那些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关系以及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形式,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良性互动,社会资本也具有负外部性。从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建设廉价服务型政府、实现制度供给的法治化、引导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等维度探寻创新社会管理的进路,以期实现“公平、正义、和谐”的良序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