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高速发展的煤炭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压力。"数字矿山"已为矿山高级决策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密切关注并开始提到议事日程。本文根据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信息技术在矿山企业的应用现状并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对"数字矿山"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现阶段我国"数字矿山"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内涵、构成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道桥景观问题是道桥工程美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美学、人文地理、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经济等方面知识在工程建设上的综合体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桥景观问题必将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据获取是实现城市数字化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与近景摄影测量、机载与地面激光扫描、地面移动测量与GPS等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分辨率和准确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把城市空间数据获取的途径分为:基于地图的方法、基于图像的方法、基于点群的方法和混合集成的方法。下面对这几种不同的空间数据获取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蔓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绿色基础设施是保护土地资源和控制城市蔓延的开放空间网络,代表着一种较新的精明保护思想.在系统论述其概念原理、研究方法和实施管理途径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对我国相关研究和保护规划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由于其特征决定了许多地方政府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故需要引入第三方资本来介入其中.文章以PPP融资模式为对象,阐述了PPP融资模式的应用风险,提出了化解PPP融资模式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应用的风险,以期为政府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进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可是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优化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整体效益、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城市对内对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又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问题、与经济发展同步问题、投资规模和比例问题、超前建设问题、基础设施相互配套问题、前期准备和效益问题等.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实现优化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8.
9.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政府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单一的投资主体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改革力度,发展,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度,分析了政府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多重角色。同时探讨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施对策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针对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工程项目审计阶段,提出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工程项目审计阶段,提出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霍尔三维结构的基础上,结合WBS的综合编码体系,提出基于WBS和霍尔三维结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并借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综合管理评价体系,最后就具体项目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区别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本质区别是,分异体现了城市居民在居住上的不平等,是支付能力极化和居民社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共生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空间状态.通过对二者的居住空间内涵和形成过程进行区分,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启示是,要解决我国已经出现的空间分异问题要从其形成机理入手,并最终引导城市居住空间向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融资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项目融资的角度,首先介绍了BOT、ABS、TOT这三种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总结了它们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运用,最后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解决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资金短缺与投资需求的矛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David J. Madd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4,38(2):471-497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basic concepts in urban studies: the neighborhood. Traditionally neighborhoods have been understood as clearly bounded, quasi‐Westphalian containers or as ‘natural areas’ of urban community. But this approach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o be under‐theorized. And it fails to account for the ways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of neighborhood is inherently political and often conflictual. After reviewing the ways in which neighborhood has been used in urban sociology and urban planning, this article offers a critical conception of neighborhoods as ‘spatial projects’ on the submetropolitan scale. This approach captures the ways in which neighborhoods are not abstract spaces on a city map, but the uneven, unequal products of complex, ongoing struggles between various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This approach is developed through an ethnographic and historical case study of neighborhood formation in one part of Brooklyn, New York.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how the language of spatial projects refocuses urban research 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that produce neighborhood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