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施建平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10,(5):82-83
"仁"是先秦儒学的核心,在文学上表现为"人学"——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即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主张民有所产,平抑赋税;注重机会公平。这些主张对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金胜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34(6):99-101
公平竞争与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重要内容,公平竞争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对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公平竞争不仅为社会正义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保证,而且是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不公平竞争则是对社会正义的极大损害。 相似文献
3.
如何维护正义局面的稳定性一直是诸种正义理论面临的一个难题。维护正义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正义的相互性问题和缓解正义的愤恨。在良序社会中,不仅有以法律为代表的良好的正义制度,也具有良好的道德秩序,人们拥有充足的正义感。因此,良序社会概念不仅对于从规范性角度解决正义的稳定性有效,也对从正义秉性的结构性角度解决正义的稳定性有效。由于正义客观条件的存在,虽然良序社会不可能根除正义的脆弱性,但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正义的稳定性。克服了正义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4.
5.
近几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引起理论界和社会的关注。本文从评价分配制度的标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出发,批评了几种西方思想家的错误观点,肯定了在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基础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正确认识公平问题,真正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的公平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6.
7.
朱中原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84-186
“正义”一词源于柏拉图且对后世政治理论影响深远。柏拉图为了建构没有变化的理想国而主张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个人服从国家的绝对信仰,而这些恰恰是与以平等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的正义理念完全相反的,并且他不但从理论建构上曲解了而且从背叛苏格拉底的实践上彻底地践踏了正义,这是正义迷失之源。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有许多伦理底蕴和伦理价值诉求,其中正义就是其第一块伦理基石。我们必须从基本权利的保障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按贡献分配原则和差别原则等方面把握正义原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程序正义作为一种法律价值,是一项要在审判的过程而非裁判结果中实现的价值,它有着自身独立的价值和内在要求。法院的审判能否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与其能否做出公正的裁判并无必然的联系。中国在走向法治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在审判方式的改革中,合理的借鉴、吸收程序正义原则的精神内核无疑是推进改革快步前进的有效方式,但无论这一原则的本土化运作是何等的谨慎、完美,它势必会带给中国社会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莹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正义、公平与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成为各个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一个庞大及严密的思想逻辑体系,是当代新政治经济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社会正义与公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以"作为公平的正义"为核心,正义原则、原初状态和新契约论构成其主要的理论大厦。虽然该理论是一部经典的正义著作,但不可避免也是一种不完善的政治经济理论,必然受到新的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论胡锦涛的社会公平正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代表。胡锦涛继承经典作家思想理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并对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和在初级阶段的实现作了深刻的理论阐发,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鸣令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5(2):22-26
作为一个古老的税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遗产税的政策目标已经彻底转变为社会公平。这种政策目标转向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应运而生。综述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现阶段构建遗产税制度提供理论借鉴。本文首先概述遗产税的历史沿革,并从遗产税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前提和内涵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开征遗产税提出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无知之幕"是现代契约论的代表性设置,其作用在于:遮蔽理性选择时的私人利益信息。作为一个罗尔斯主义者,布坎南的正义理论借用了"无知之幕"这一分析工具。在讨论契约正义理论与现实宪法规则的再谈判关系时,布坎南把自己的野心限制在了程序正义的层面,并且考虑了非利益的宪法伦理问题。由于坚守程序正义的观点,公平与效率这两大转型期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在布坎南的理论体系中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刘孝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2(2):73-77
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有效解决犯罪引起的冲突,平衡国家、社会、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思路。报应性司法在保护被害人、改造犯罪人以及有效解决冲突等方面存在缺陷。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与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有诸多契合之处。构建中国恢复性司法的运作模式时,可以在被害人、犯罪人调解计划的基础上,扩大参与者的范围,保证恢复价值的真正实现和冲突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5.
黄荣飞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2)
通过对权利理论与正义理论的梳理,着力论证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步觉醒对当前实现社会正义的积极影响,强调在权利本位的指引下,包括政府、国家、社会、集体、公民都要认真对待权利,为权利而斗争,理性维权的背后是对“利维坦”的束缚,而对权力的约束与自我制衡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机制,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仅仅是正义实现的起步和前提,但意识的觉醒正如蝴蝶振翅,在当前权力严重腐败,“官本位”思想积深,个人权利保障与维稳大局不断冲突的中国,有必要探讨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将如何引起社会正义的风暴. 相似文献
16.
一个理想的文明形态代表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文明发展方向的期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这一文明形态必将首先以一个高度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加以表征。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可以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向度加以叙述,这就意味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对旧文明形态非正义的超越中,构成了对上述四个向度的正义彰显。这四个向度的正义彰显形塑出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未来发展前景,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孕育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场语境。 相似文献
17.
尹根青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310-311,324
在我国法治进程中,人们对法律正义的追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法治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法律实施的过程依赖于公民的信赖、支持与服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的关系,在考量法律正义的基础上,认为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法律正义是公民服从的理论前提,公民服从是法律正义的重要环节和实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周学梅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9,(5):44-45
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参照之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随着我国重工业体系的建立而迅速提高,但近几年却放缓了速度,并且在这一进程中出现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问题严重、“三农”问题突出、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不断涌现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在凸显自由与平等价值的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烛照之下,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社会调剂。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而分配正义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只考虑分配结果均等的分配结果正义,由于忽视个体权利,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分配程序正义则强调个体权利,但易造成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形成社会的不平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理论的基础应是结合程序公正和结果平等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