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人们民更加关注贸易的便利化问题。中国是东盟进行合作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家,而且地理位置又处与东盟接壤,所以双方的贸易发展很有前途,双方应该加强贸易合作的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更加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使双方的贸易变得更便利,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提高贸易合作的便利化,以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东盟是重要贸易伙伴,伴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更加紧密.本文利用学术界最新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5-2009年中国向东盟出口农产品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盟农产品关税税率的下降导致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关税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伐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从比较优势、双边贸易互补性及产业内贸易三个角度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经济》2021,(3):76-78
东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优先方向和合作的重要伙伴,与我国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在林产品双边贸易中占重要位置。在对中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总结了当前双方林产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分析水产品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利用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从中国水产品贸易总额、贸易伙伴、贸易商品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1998-2016年间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引入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中国水产品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水产品贸易总额稳定提升,且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中国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地位日益重要。中国水产品贸易伙伴以发达经济体为主,新兴经济体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受资源禀赋、市场距离、保鲜技术等因素影响,中国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贸易商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贸易结构调整、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下,中国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有所下降。据此,提出应优化调整水产品贸易市场和商品结构以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引力模型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对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明显,东盟GDP影响并不明显,第三方GDP及其关税税率变化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且对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大于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的影响;②中国省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加强导致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减弱;③中国各省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竞争力水平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④不能把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归功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中国加入WTO,两者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作用较为有限,因而不能忽略世界经济增长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中,中美经贸关系一直令人瞩目。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之和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达到了20%以上。中国加入WTO后两国经贸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摩擦不断。中美两国经贸摩擦症结何在?如何对待?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加入WTO以来中日贸易发展态势 (一)加入WTO以来中日贸易情况。到2003年为止,日本是我国连续1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以后,欧盟和美国分别上升为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日本下降为第三大贸易伙伴,相反,中国(含香港)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尽管位次发生变化,但中日双方相互之间仍然是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政冷经热,是中日关系的真实写照。虽然双方的政治环境近几年波动性地持续走低,双边贸易总额仍在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产品贸易成本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既有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又有新新贸易理论基础的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贸易成本。结果显示:1996~2009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平均贸易成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农产品内部结构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成本较低,下降幅度也较大。在贸易伙伴中,中国与日本、美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成本低于中国与东盟、欧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成本。在行业比较中,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成本高于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成本。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阻碍。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互补性强、市场潜力巨大的特点,从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起,农业展开始连续举办中国一东盟优质水果推介活动,打造中国与东盟优质水果对接的“黄金通道”。经过两年的培育,活动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优质水果的对接平台,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经贸关系一直颇受人们关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创,同时势必对中日贸易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从多角度详细分析日本大地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并对此制定相应对策,以求维系中日贸易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云南与泰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贸易额持续增长,2002年云南与泰国双边进出口贸易额达4360万美元,居云南与东盟10国进出口贸易的第5位,泰国在云南的投资企业已达118家,泰国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泰国政策对加强与云南的合作十分重视,我们应进一步促进云南省与泰国的经贸合作。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与老挝山水相连,有711公里的共同边界。历史上两国边民一直友好相处,互通有无,2002年,云南与老挝进出口贸易额达,1655万美元。我国已成为老挝第3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4.
崔海默 《山西农经》2021,(7):29-30,33
国际商品贸易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一带一路”大力提倡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与东盟多年农业贸易往来的背景下,分析2010—2019年中国对东盟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额数据,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正向影响中国-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额。根据这一影响,提出了增加东盟FDI和农业FDI总量,以加强两个经济体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出发,研究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贸易发展不平衡、非关税壁垒突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不够的三大问题,并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ThomMcDoWell指数分析在自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产业内贸易有所发展,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提出继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原木、木浆以及锯材的产业间贸易;推进木制品以及木制家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高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06—2015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的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利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分析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测算其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大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森林资源禀赋差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正相关作用,而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具有负相关作用;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属于"贸易开拓型",双边木质林产品还有可开发的贸易潜力空间;双边可以发挥有利因素,促进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向更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凌远 《农业经济》2014,(2):104-106
本文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对1992年以来中国与3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农业贸易成本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的农业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入世后其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分类的贸易伙伴来看,2000年之前,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农业贸易成本最低,其在2000年之后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超过了欧美地区和金砖国家,其他地区的农业贸易成本一直最高。从产业层面的比较来看,我国农业贸易成本要远高于制造业贸易成本,但两者下降的趋势和幅度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9.
黄勇  牛惠亭  李谷成 《农业技术经济》1985,(收录汇总):113-129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其建立与发展对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反事实的合成控制法评估CAFTA战略对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评估CAFTA战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持续性。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较好地复制了CAFTA战略实施之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CAFTA战略对不同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效应不仅大小不同,甚至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CAFTA战略实施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的持续期。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港召开的第6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正式提出了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这一构想正在磋商中,并得到东盟各国的响应。根据协商,至2004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结束谈判,2005年实施税减让计划,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生活中的又一大事。对此,上海应抓住机遇,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渠道。 一、以“发展”为主旋律的上海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 上海与东盟各国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经济往来,其具体表现在: 1、贸易依存关系发展明显。上海与东盟国家贸易上升趋势明显,1997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