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验经济视域下,需要重点关注旅游者体验方面的需求,为旅游者设计符合需求的高品质旅游产品。本文在分析九江体验性旅游产品创新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主题创新、旅游产品体验活动创新、旅游产品体验服务创新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以欢乐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主题公园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成绩却是喜忧参半.本文以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为例,分析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现阶段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契机。旅游产品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近期在沈阳经济区的发展中已取得很大成果,但在整个沈阳经济区区域建设的整体协作和互相配合方面还稍显不足,有待提高。为了促进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沈阳经济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本文提出联合营销、宣传联动.特色旅游线路、创新旅游产品.进行老字号的品牌建设等方法,以期促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创意文化产业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
芜湖是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首个中国第四代主题公园建成并运营的城市.方特系列主题公园的相继建成运营,使芜湖市从旅游中转城市一跃成为旅游目的地城市.近年来,芜湖过度依赖主题公园而导致的“头重脚轻”的格局越来越凸显.在此背景下,应明确芜湖主题公园的特征与城市旅游的互动现状,探究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发展的互动策略,如创新理念,树立景城一体发展战略,组团发展,打造芜湖旅游景区(点)集群,加大自主力度,激发集群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永川乐和乐都主题公园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指出的这些问题,提出有利于乐和乐都经营与管理者参考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9,(10)
城市文化主题公园中的景观设计既要展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还要平衡生态环境,彰显地域特色。通过对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加深对城市的了解。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应该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从城市自身发展趋势出发,实现创新性的设计。本文主要对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主题公园的特色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主题公园的主题与建构做了阐述。分析了青岛市建设大型主题公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主题公园的主题定位,并提出了通过建设大型主题公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那么,在新的历史时空条件下,它们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内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条件进行深入的考察与评价。本文以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为例,探讨了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在新的时空条件下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出发点是探讨创意变得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如此的重要原因,关注现代城市经济中的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创意阶层和创意城市。提出了未来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创意城市发展的观点。创意城市的目标是使城市成为一个生动的艺术工厂,市民能够参与到改变城市的创意中。使城市赋有创意所要做的是确定、培育、治理、提升、吸引人才和调动观点、资源和有效组织它们。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形态,主题公园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超高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娱乐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旅游动机是引发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直接动力。以清明上河园游客为研究对象,在清明上河园实施实地问卷调查。通过推———拉引力理论的使用,实证分析了游客的旅游动机。通过因子分析法萃取出游客旅游的推力动机为"新奇性"、"放松"、"文化遗迹"、"求知"、"人际关系"五项因子;引力动机为"文化和地方资源"、"花费"、"服务质量"、"便利性"四项因子。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验证了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推-拉引力因子之间的差异性。最后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上海个别主题公园的消费者的消费调查,发现上海现存乐园的一些弊端问题,同时根据一份对美国消费者对环境变化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分析了主题公园弊端应注重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中小型主题公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覃勤 《品牌》2010,(10)
随着迪斯尼乐园在上海修建项目的确定,主题公园的发展又一次引起了旅游界的关注。但是,从主题公园在中国蓬勃兴起至今,能在真正创出名号的,寥寥无几。反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不论各界人士如何提出迪斯尼已经日薄西山的论调,它在中国的扩张之路却几乎无人能挡。本文尝试用对比的方式来探讨了我国主题公园为何不能在世界此类行业中分得一杯羹。通过对迪斯尼乐园成功背后主要原因的剖析,尤其是其在文化方面的依托,包括漫画业和动画业等来反思中国主题公园在发展过程中所欠缺的质素。以期从文化内涵、商业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三个方面对我国今后主题公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鲍宁 《中国市场》2013,(4):40-45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人群汇集一处、交流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获得对于城市文化感知的媒介,依托于城市历史与文化渊源的有形空间构成了城市文化创意活动发生和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本文以北京的茶馆、茶街及茶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对其历史源流、发展现状及开发前景进行论述与评价。以美国星巴克诞生地西雅图城市中的咖啡文化产业和城市旅游发展作为比较案例进行研究,提出对文化产业和品牌的打造与宣传以及植根于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对城市旅游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北京的茶馆、茶街及茶文化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0)
文化内涵是主题公园吸引游客的精髓,越来越受到国内运营商的重视。国内主题公园经过多年蓬勃发展,从最开始简单移植和模仿表象,缺乏主题到逐渐寻找主题文化,挖掘适合本土的地方文化,到高科技农业为依托,逐渐走上主题公园发展的正轨。主题文化与游客的满意度、游客消费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主题文化越鲜明,游客的重游愿望更为强烈,这对提高游乐型主题公园的入园人数和营业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延艳芳 《北方经贸》2014,(5):97+100-97,100
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魅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高等学校具有意识开阔、人才众多、科技先进、渠道畅通等优势,可以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以河北省为例,为高校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构建常态化的服务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探索和拓展河北省文化产业科学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曹卜月 《中国市场》2014,(42):129-130
创意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创意文化的浪潮也逐渐扩大,正确对待外来创意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必修课。外来创意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典型例子之一就是上海迪士尼乐园。本论文通过解读上海迪士尼这一外来创意文化在上海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出了这一典型例子所潜在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可以看出外来创意文化在中国发展还是行得通,同时也可以为中国创意文化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商》2016,(3)
为了构建宜居城市,优化城市及其产业的规模、功能和结构,从而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城市发展和改造迫切需要有大的规划。创意产业便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星,作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发展出的新型产业,它不仅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还衡量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就城市创意文化产业的集聚现象,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加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政务协同是基础、是关键。天门市以便利民生小事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但由于自身信息基础薄弱、系统对接不畅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尝试从构建高效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数据共享应用、构建“大政务服务”格局等方面不断提升政务协同发展水平,以期为天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品牌推广是品牌建设的最终目的.一个品牌建立起来的最终目的是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本文详细分析了品牌推广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实施策略,并结合常州中华恐龙园对品牌推广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周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主题公园进行品牌推广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体验经济时代,主题公园作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可以给游客带来最丰富的体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潜力。主题公园的主题、氛围、互动、服务和纪念品构成完整体验的五大要素。主题是主题公园旅游体验的基础和灵魂、是体验要素之间的联系,氛围是体验的增色剂,互动是体验的核心,服务是体验的关键,纪念品是体验的提醒物。主题公园的设计层次依次为感官体验、认知体验和高峰体验,在五大要素、三个层次的设计上都要突出体验的真实性。本文考察了杭州宋城,提炼出宋城文化演绎阐释主题、还原历史营造氛围、情境活动产生互动、智慧景区+标准化模式提升服务、可经营性非遗提供纪念品的体验设计模式,为我国主题公园的体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