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视角针对农民收入问题,以部分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PLS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根据黑龙江省2000-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运用maltab7.0软件数据处理,采用PLS分析法对预先选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所选取影响因素中农业产值、林牧渔业产值、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生产投资、非农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均呈正相关,其中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是最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分析结果提出通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合理调控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分配比例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巍 《商》2014,(3):52-52
西藏农牧区劳动力大量剩余存在及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现实,决定了进行人力资本开发的必要性。对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更快实现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3.
聂艳 《商场现代化》2010,(23):203-2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城市化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城市化的发展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现有中介组织的特征与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延伸中介组织职能、建立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中介组织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其具体操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介组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现有中介组织的特征与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延伸中介组织职能、建立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中介组织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其具体操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藏的国有企业具有不同于我国其他省份的特殊性,本文从西藏及西藏国有企业现实出发,分析了西藏国有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藏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导刊》2008,(19):F0002-F0002,F0003,F0004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紧紧抓住西部开发和社会政治局势日益稳定两大机遇,同全国人民一道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锐意改革,扩大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著 《商业研究》2005,(24):123-125
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基本目标,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引入财产性收入的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分析城乡预期收入差距与流动意愿的关系,利用绥棱县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数据建立logit和probit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本次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引入财产性收入的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作用,但在转移成本、外出打工收入、财产性收入三个影响因素排序上,财产性收入最小。这说明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的分析范式仍然基本符合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但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其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琼  张颖 《商场现代化》2008,(6):383-384
本文从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出发,指出了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梁霄 《商场现代化》2006,(34):357-358
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和谐。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以占世界近10%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对国际农业的激烈竞争,我国的农业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温饱水平。而要从“吃饭”农业转向市场农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非农业占地,可耕地每年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另一方面,农业人口每年却在不断膨胀,造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现有劳动  相似文献   

17.
试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市场机制已慢慢融入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运行与衡量,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何去何从,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妥善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必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魏小文 《中国市场》2012,(6):102-104,120
第三产业越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大。西藏正面临一个经济发展的跨越阶段,要实现经济的飞跃,就需要顺应一般规律,提升第三产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人力资源是第三产业的第一资源。目前,西藏第三产业正处于从传统向特色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大力开发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源关系到西藏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败。本文在分析了西藏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