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远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216-217
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会计电算化进入到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同时也对会计电算化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会计电算化基础内涵入手,通过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展开分析,运用分析、举例等方法原理,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和审计的实际情况,讨论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一系列影响、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等,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审计未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观点,得出了应加强内部控制、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商》2015,(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以自身计算快捷,保存方便,准确率高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青睐。但与此同时由于会计电算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审计问题在会计电算化影响下又有了新的特点,过去的手工化审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方法的不适应带来了审计风险的提高跟审计效果的下降。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的概述出发,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并提出加强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洋 《商场现代化》2015,(3):214-216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处理,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利用电子计算机在作为主要工作工具代替传统的人工记账、报账,并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财务工作进行预测和分析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发展过程的应用逐渐加强,但突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会计实现电算化审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的策略,旨在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准确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在审计工作的应用,也极大的促进了审计的变革。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审计流程、审计方法等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保障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不过在这种新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其内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善。本文便对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中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实行会计电算化,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可视线索消失,导致审计难度加大;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导致审计环境的变化,增大了审计难度。应加强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发展日益迅速,应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其在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变革性意义的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影响。为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审计工作中得以良好的运用,为推动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章在介绍会计电算化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会计电算化对审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关合理利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审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实行会计电算化,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而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可视线索消失,导致审计难度加大;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导致审计环境的变化,增大了审计难度.应加强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  相似文献   

8.
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必然趋势。这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概念、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更新审计标准准则,采用适应电算化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同时,积极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员,不断提高电算化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必然趋势。这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概念、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更新审计标准准则,采用适应电算化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同时,积极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员,不断提高电算化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会计电算化给现代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技术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风险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电子化数据可能被篡改和丢失;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加剧了控制风险;审计线索的非纸制性增大了审计检查风险。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加强审计工作,应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加强软硬设施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事前审计力度和审计软件的研发力度,以降低电算化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审计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改变审计被动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改为主动出击,就要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可审性方面提前做大量的工作。本文研究和讨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可审性需要在开发和使用两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传统审计线索消失,审计范围的扩大,会计软件设计的缺失,使得审计业务的开展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具体分析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加快电算化审计工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不适应,必须进行补充和完善,本文拟就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及对审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但是,这个飞跃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使审计工作在以下几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审计线索的改变由于会计实行了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由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由记帐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传统的账薄没有了,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磁盘,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识别。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生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了、消失了。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已不完全适用。为了能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需求,要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例如,要留下每笔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  相似文献   

15.
电算化会计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审计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审计的目的与职能并没有改变,但审计的线索发生了改变,审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审计技术也发生了变化,电算化会计给审计提出了新的任务。做好内部控制和电算化会计的审计工作,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是确保会计电算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给审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将根据会计电算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述,促使审计朝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消除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的运用和推广必将使传统会计工作的职能迎来一次较大的变革。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及其特征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指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审计以及内部控制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审计线索、内容和范围、技术方法、标准和准则,同时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现代审计的需求,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加大事前系统审计力度、积极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完善审计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就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 ,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给审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要求 ,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需要 ,学习研究和开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