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自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实施《道条》的根本目的是规范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保护相关消费者和所有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健康有序发展。要实现这些目的,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消费者自觉遵  相似文献   

2.
《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了重要基础保证,要求我们站在依法行政的高度,以贯彻实施这两部法律、法规为契机,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运的意识,学法、懂法、用法,不断增强市场监管能力,引导和规范运输市场。当前,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科学化管理程度不高,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督制约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特别是基层运管机构,立足自身,大力实践,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3年11月29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4年1月1日施行。《条例》细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规章的有关规定,注重吸收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既直面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共同问题,更注意结合实际,突出福建省特色,解决福建省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运输》2005,(7):60-60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与交通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规定》相比,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条件明显提高。《规定》设定较高的准入“门槛”,其目的是为了使那些从事国内道路运输绩效较好的企业进入国际道路运输市场,保障国际道路运输的服务质量,提高我国国际道路运输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的颁布实施,道路运输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各级运管机构职能和管理方式逐渐转变,各级运管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提高,然而,目前执法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行政处罚随意性较大,不同情况相同处罚、相同情况不同处罚,前后不一、内(本地)外有别及显失公正等现象较为突出,广大车主反映强烈。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快依法行政的步伐,不断提高运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4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路运输条例》)填补了我国无道路运输行政法规的空白,在道路运输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之际,笔者就《道路运输条例》在辽宁省的实践,围绕目前道路运输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4年4月14日经国务院第48次常委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7月1日实施。《条例》的出台,有利于提高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和加强道路运输管理;有利于解决道路运输无法可依的局面,推进道路运输法制建设,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运;有利于维护旅客、货主等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
《道路运输条例》(简称《道条》)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简称《客规》)强调安全优质服务,这是一大变化。安全是道路运输行业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它是行业的生命线。没有安全,道路运输业不可能持续发展。《客规》首先从规范客运市场准入开始,抓住安全运输源头管理,对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客车的技术要求、驾驶员的资格等方面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是永恒的追求。《客规》强调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优胜劣汰机制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遵章守纪,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运输》2007,(2):39-39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我县有一批货运代理、配载信息服务经营业户,过去我所均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管理的规定,为这些经营业户办理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条例》施行后,由于该条例对货运服务业的管理无明确规定,我所执法人员对此产生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行政许可法》规定,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得设定行政许可,既然《道路运输条例》对货运服务业的管理无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0.
从我收集到的《中国道路运输》杂志资料计算,2004年应该是她20周岁了,20年《中国道路运输》杂志走过了难以忘怀的历程,像春天的种子一样已落户千家万户,进入了所有道路运输单位,永驻在全国运政职工心间。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基层运管所的运管人员,是《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的忠实读者、通讯员和发行员。《中国道路运输》杂志每期的20多个栏目我几乎都通读一遍,重点内容还作了读书笔记。在具体工作中,我把《中国道路运输》当作教科书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路运输》2005,(6):59-61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简称《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简称《道条》)的第一部配套规章,将《道条》中第四章“国际道路运输”有关规定具体化,以便于贯彻实施。《规定》是贯彻我国政府与周边国家政府签署的汽车运输协定的重要规定,该规定将我国与有关国家政府签署的汽车运输协定的规定变为我国的国内法,与国内道路运输的一些规定、做法接轨,有利于操作和执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路运输》2005,(3):31-31
《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经营,并按规定予以处罚。第三十五条规定,道路运输车辆运输旅客的,不得违反规定载货:运输货物的,不得运输旅客,违反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4.
《道路运输条例》出台至今已有两年多,从湖北省实施情况来看,《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规章对于不断强化运管队伍建设,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竭诚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速推进我省依法治运步伐,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运输》2007,(5):30-31
按照部颁标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和《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实施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2007年1月23日~24日,我会组织道路运输企业等级专家评审委员会对2006年全国申报一、二级企业等级的材料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在《中国交通报》、《中国道路运输》杂志进行了行业公示。在公示期间我会接到有关举报意见,按照有关规定,我会组织对举报情况进行了调查复核。现评定北京新月联合汽车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为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上海海虹友佳出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为道路旅客运输二级企业,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为道路货物运输一级企业,北京合众运输集团等16家企业为道路货物运输二级企业,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相似文献   

16.
一、颁布实施《道条》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是我国第一部规范道路运输经营和管理行为的行政法规,它将成为我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依法推进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运输》2004,(9):61-63
《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规定:“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解这条规定的精神,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道路运输事关人身财产安全,所以设立了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义务。依法实施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对于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落实行业发展规划,调整运输结构,促进道路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实施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一法一条例”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清理道路运输行政许可项目和相关政策性文件,完善和细化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同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管机构转变行政理念,严格依法许可,把好市场准入关,赢得了广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广泛认同。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电子政务迅速普及,经营者维权意识高涨,交通主管部门和运管机构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突出许可为民、许可便民,在服务上做文章,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变革和挑战,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道路运输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履行道路运输管理职责,对道路运输活动施行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但长期以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经费实际上是靠自收自支、统收统支解决的,这种做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运输管理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基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完成法定职责。遵照《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规,理顺运管机构经费来源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并规定自7月1日起施行。《道条》包括总则、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国际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7章83条。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道路运输的专门的行政法规。《道条》的颁布实施是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