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票据是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支付工具与信用工具,其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支付、信用、结算、融资等经济方面,而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各种票据行为的实施.票据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为促使票据流通的迅捷与票据功能的实现,票据法往往赋予其自身特殊的规则.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法特殊规则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杨炳超 《大众商务》2010,(14):255-255
票据是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支付工具与信用工具,其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支付、信用、结算、融资等经济方面,而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各种票据行为的实施。票据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为促使票据流通的迅捷与票据功能的实现,票据法往往赋予其自身特殊的规则。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法特殊规则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票据作为一种信用支付工具,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流通、支付和融通资金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立足于特定的信用激动。因此可以说,信用是票据的灵魂,是票据业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认识票据同信用的关系,维护票据业务中良好的信用秩序,对推动票据业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对票据法的研究从总体上说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达到成熟程度,对票据无因性的研究更是如此.为使我国的票据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票据流通的安全,充分发挥票据的结算、流通和信用功能,笔者选择票据无因性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票据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靳超 《大众商务》2010,(6):226-226
我国目前对票据法的研究从总体上说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达到成熟程度,对票据无因性的研究更是如此。为使我国的票据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票据流通的安全,充分发挥票据的结算、流通和信用功能,笔者选择票据无因性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票据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西部金融》2001,(2):39-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次改革了银行结算,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与<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银行结算工作进入了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新时代,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与国际结算靠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同时,建立了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商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大大提高了支付结算速度与效率,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支付结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值得引起我们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发展票据市场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曙松  贾蓓 《新智慧》2005,(3):15-16
一、发展票据市场的意义 1 票据市场对融资企业的意义。票据融资是商品和劳务交易中以双方的延期支付行为为基础衍生的一种信用形式,是供求双方提供的直接信用融资。票据市场的发展为融资余业提供了一条融资成本低、效率高的便捷途径。因为票据贴现的利率低于一般的贷款利率,在货币紧缩的时候,由于贷款利率的提高将使企业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贷款审查的时候往往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失去获得贷款的机会。此外,由于票据市场上的融资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速度快的特点,因而利用票据融资、投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于追求稳健发展的企业进行融资、投资业务。  相似文献   

8.
刘婷  徐玫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5,15(z1):111-112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腾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难又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票据市场,增强票据的融资功能,发展融通票据,有利于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出一条新路.同时,必须在我国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这是促进融通票据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风险定价的管制与银行承兑汇票的真实贸易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承兑汇票既是一种支付结算工具,也是一种贸易融资工具。如果说贸易真实性是其支付结算功能的基础,那么商业银行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所暴露出的对真实贸易背景审核的形式化,则显示出其融资功能日益为银行和企业所强调。但基于支付结算功能的价格管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权,导致企业在贷款与具有同样风险度的银行承兑汇票间的监管套利,从而使得虚假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屡禁难止。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定价权的放开,将有助于促进银行承兑汇票向真实票据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10.
票据背书伪造损害了票据的流通和信用功能,本文从国内法和国际法层面比较了两大法系、日内瓦公约及联合国国际公约对票据背书伪造的不同规定,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别及原因,并从票据流通及信用功能实现的视角建议我国今后在票据背书伪造的立法规制上应吸收大陆法系善意持票人的合理内核,建立起以保护善意持票人票据权利为主,兼顾其他票据当事人利益的责任承担机制.  相似文献   

11.
商业汇票的经济职能及法律特征白英英王琛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商业信用票据化的要求,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盘活企业流动资金,缓解资金的供求矛盾,减轻信用膨胀的压力,进而创造完善的融资环境,从1994年10月起,我国金融系统在结算业务中开始推行商业汇票结...  相似文献   

12.
塔城地区农村支付结算现状是:农村金融机构锐减,金融服务单一;网络化进程低,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支付结算功能不全,结算工具种类少;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加强农村支付结算工作应重视加快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联网通用工作;丰富农村支竹结算方式,加快票据化进程;多措并举,畅通农村资金汇路;建设农村信用社资金高速通道,提高农村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票据融资具有简便灵活,融资成本低的优势,却在欠发迭地区发展受阻,既有银行具体操作中的谨慎考虑和诸多限制,也受到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和潜在风险的影响,更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信用环境.本文通过对庆阳市票据市场的调查分析,认为欠发达地区推广票据融资,银企要切实转变观念,共同防范控制风险,要改善法制和信用环境,消除银行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票据是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主要交易手段,但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票据、票据圈钱、票据逃债等多种手段进行票据诈骗活动,因此,金融风险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宣传票据知识、建立和完善票据审核制度,与公安部门等紧密配合严厉打击票据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分析了当前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在肯定其近年来发展迅速,票据已成为我国企业支付和融资的理想工具,成为我国货币市场主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指出票据业务发展在区域上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省内中小城市与全国,省内福州、厦门相比,对推广票据业务重要性认识不足,发展缓慢,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票据融资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民商事贸易中,信用证如今已成为国际贸易支付中一项重要而且成熟的支付结算手段.信用证业务中,审单是银行信用证业务的核心环节.但由于银行在信用证审查机制中的特殊性,决定了“贸易结算—信用证—银行”这个体制中存在着风险与漏洞,随之而来产生的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无论对学术界还是对司法实践产生了挑战,透过表象认清信用欺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使之对信用欺诈产生行之有效的法律救济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票据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交往中的一种重要的支付结算手段,是典型的要式货币证券,代表着票据权利人一定的财产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票据质押上赋予债权人的只是行使票据的权利上,并非票据的所有权。正确分折解决票据担保所产生的问题,将会对实际工作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信用社结算的现状和问题 (一)结算功能不全,结算工具种类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村商品流通日趋活跃,劳动力频繁流动,非农业产业崛起,对结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我市目前现状而言,农信社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算功能不全的问题突出.例如商业汇票,在各金融机构都早己开办,而农信社至今没有使用;信用卡已成为银行结算、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他行都有自己的信用卡,功能也越来越多,而农信社至今没有自己的信用卡,办理结算是以现金和转帐支票为主,异地结算以汇兑为主.现金支付和汇兑等传统结算方式仍为农信社结算主要手段.与其他银行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相活应.  相似文献   

19.
一、海西地区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的现状 海西地区目前共有农村信用社45家,其中县级联社5家,信用社28家,分社及储蓄所12家,农村信用社现有结算方式以支票、汇兑业务为主.2002年开通了省辖电子汇兑业务,异地结算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依托,各农村信用社内部没有自成体系的全国资金汇划体系.2004年海西农村信用社现金业务占业务总量的96.1%,跨社和跨县办理结算业务分别占业务总量的1.9%和0.55%.  相似文献   

20.
刘颖 《企业家天地》2011,(5):195-196
随着金融信息化、电子化的发展,传统的现金、票据支付将逐步被电子支付所取代。作为电子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电子支付,是主要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新型的支付和结算方式。由于其具有简捷、方便和高效的优越性,小额电子支付尤其是银行卡支付己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普遍接受和运用的资金支付与结算方式。本文主要从分析小额电子支付各当事方的法律关系角度出发,以分清当事方各自在纠纷产生后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各自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