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江苏是工业大省,应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关键技术可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利用外循环积累的竞争优势重塑双循环发展优势,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物流供应链产业链串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物流供应链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我国提出应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章据此背景,着重阐述了辽宁外贸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辽宁外贸发展应扩大内需立足国内大循环,从内到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政府资金扶持政策的推广,构建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解决措施,逐步促进辽宁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力产业链     
<正>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我国产业链发展优势在于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性,但目前在基础领域短板突出,产业链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亟待提升。“十四五”规划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高度,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这一重大目标任务;二十大更是从产业安全的高度,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传统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逐渐消退。文章将从产业链的角度探究物联网技术助推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矛盾突出。面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逐渐从外贸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和消费主导,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首次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新格局并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准确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刊就上述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展开讨论,以期对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起步期和关键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市场机遇、产业机会更为广阔。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模式、技术、产品的变革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此,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8.
汪婉 《中国发展观察》2022,(5):45-54+63
<正>在即将进入“十四五”之际,中国政府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且明确指出,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现代物流体系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证,产业链供应链是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供应链效能提升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环节。徐冠巨建议,加快发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提升中国供应链效能,促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双循环”是指国民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不稳定的国际金融形势的重要产业战略部署,旨在不断培育和升级我国产业集群,以有效地承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收缩后源源不断回归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不难看出,“双循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构建经济蓄水池,通过高效利用国际、国外两个大市场与两类产业资源,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产业系统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金彦龙  张海林 《价值工程》2012,31(2):129-130
知识经济下,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辽宁工业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辽宁各工业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业性质、技术、规模、资金成本、市场等方面因素,优化资源要素组合,针对自身现状,制定创新目标,分别选择模仿创新、独立创新或集成创新等创新模式。发挥区域优势,促进辽宁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下游关联企业通过产业链得到有效连接,凭借供给需求、投入产出等方式实现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产创造过程。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状态下,能够促进产业链现代化以及产业技术升级的实现。目前,应国家的战略发展要求,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为融合中小企业产业链得到更好的发展,努力建立创新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就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徐圩新区如何把握这巨大的发展良机,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现代钢铁物流,推动连云港钢铁贸易战略转型和物流市场功能实现升级,是连云港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一项重大课题。为此,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文献和总结国内外钢铁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究连云港徐圩新区发展现代钢铁物流策略,为构筑国家东中西合作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打造江苏沿海的经济增长极提供发展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美两国人工智能的政策战略、市场现状、代表性企业、创新能力、产业集聚等进行详细对比,总结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比,借鉴中美国家层面的发展经验,提出江苏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应围绕产业生态打造,突出五个重点:一是持续优化省级政策及战略,统筹调动各部门力量;二是加强人工智能市场培育,支持AI投融资、模式创新、供需对接等...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有效支持的双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宋  李果 《物流科技》2005,28(10):97-100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核心作用.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体系,包括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能力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双层耦合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推进信息化和产业成长的先导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提升力、对合理开发使用资源的利用力、对改善环境的保障力和塑造人才竞争优势的支持力,而且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双循环”背景下,创新仍然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五大城市群面临着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突出,区域发展非均衡程度较高;核心城市引领性不足,区域产业同质问题突出;国际局势影响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较低以及知识流动程度较低,企业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等突出问题。在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急需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结合我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发展现状和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产业协同创新是解决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产业普遍存在的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工业设计产业协同创新模式是企业内部协同、工业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间协同、工业设计产业链上成员间协同及创新网络成员间协同的耦合。  相似文献   

18.
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在无锡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要求,分析苏南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无锡职教园与锡西新城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无锡职教园和锡西新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带动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无锡新板块"魅力锡西,山水智城"——锡西新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价值链下江苏计算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及生产国际化的条件下,应如何发挥加工贸易在新型工业化下的战略作用,促进加工贸易进一步扩大规模、加长产业链、提高本地采购率、加快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从而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江苏计算机产业竞争力。然后,对全球价值链理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其对江苏OEM企业与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