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北三省自2009年以来,围绕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虽然取得了显出成效,但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东北三省大学生就业率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水平。农民工就业量上升幅度有限。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东北三省应该在已经具有的基础之上,继续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创新政策,重点解决好就业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体系弱化、"二元"就业服务制度扩大了城乡差距、对就业公共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就业公共服务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从而促进东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忠慧  蔡程 《商》2013,(1):243-243,232
黑龙江省属于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人口与就业压力日益剧增,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此时政府部门能否提供良好的就业公共服务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构建黑龙江省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是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和伟大战略,为就业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3.
采用SWOT方法对哈尔滨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根据SWOT中相关因素的战略组合给出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优势,把握新增就业机会,克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自身的不足,与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共同为提升哈尔滨市就业水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构建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就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升就业质量的必然要求。基于官方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我国国情与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就业歧视和强迫劳动等现象依然存在、劳动者权益保护程度不高、劳资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劳动者就业能力低稳定性差、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突出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就业实现的重要障碍因素;同时,就业公共服务制度设计具有局限性、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不足、就业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程度不高、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非标准是我国构建健全、科学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障碍因素。构建科学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就业质量水平,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张宏  徐阳 《商场现代化》2010,(16):170-171
由于经济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背景,我国的就业问题具有特殊性。有意识地发展城市社区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国策,应该根据中央确立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正确处理劳动者.市场和政府在就业.再就业中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就业再就业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9,(12)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越发突出,并在我国系列战略布局中多有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臻深化,人才公共服务工作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其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而品牌化服务意识的有效深入,则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对人才公共服务工作现状的解析概述,着重就品牌化服务意识在其中的有效渗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李婷 《市场论坛》2009,(8):13-15
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和公众的要求,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实施公共服务行为方面,做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我国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呈全面快速增长的态势,而政府的公共服务行为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将均等化取向下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行为优化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共同面临着就业的严峻挑战,黑龙江省亦不例外。就业压力在黑龙江省主要表现为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就业质量低下和存在就业困难群体等方面。就业公共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在就业公共服务方面应当履行主体责任。黑龙江省在政府就业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建构多元化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实现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基本公共均等化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提出的指标和需求也各不相同.现阶段,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社会公众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政府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在加强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各个领域对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呼声渐高.本文阐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并对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普遍的公民主权、民主完政和完善的规制四个基本条件,并且我国应该在完善规制的前提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的职能也必将随之改变并趋于完善。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方式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转变,使得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也成为我国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本文从公共服务型政府创建的理论依据、途径和意义三方面展开论述,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创建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构建服务型政府,或者说在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的基础上更加凸显政府的服务职能,是公共行政发展的具有全球性的趋向。对于构建我国的服务型政府,本文首先明确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接着分析了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商》2016,(6)
随着公共服务概念的深入人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长期目标。县级政府作为基层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沿阵地。县级政府与其上级政府通过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相互协调处理公共事务。所以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不仅受到自身因素影响,还受到到其上级政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财权事权,绩效考核,社会监督等方面分析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强化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主体关系不对等、信息公开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
公共服务的法律适用与构建则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服务型政府遵循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因而有必要通过法治途径实现责任政府构建。本文具体以某省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法律适用现状,结合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法制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及特点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起源于国外发达国家,是政府传统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革新。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但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实行中还存在购买领域、范围及效果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英、德等发达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国际趋势,为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确定和制度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就业培训中的职责设置与实施,属于我国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我国为公众提供的一种福利,帮助其提升就业能力,使之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应加强对其的重视,强化这一工作的现实价值.本文结合我国就业培训的思想和政策,分析政府就业培训要点,合理进行政府就业培训职责设置,制定政府就业培训实施策略,希望为有关方面工作开...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由“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所以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引用了专家学者观点,从政府公共服务概念、发展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及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等方面对政府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一直是影响我国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工作重心之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更新与升级,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单纯的经济增长已经很难对就业市场产生较强的拉动作用,而鼓励大众创业、全民创新,以创业推动就业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新方式。本文对政府活动对创业促进就业产生影响进行简要阐述,并针对当前创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政府如何解决创业促进就业中存在的难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本文从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