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产业报道》2003,(2):52-53
今年春节的假日经济不仅火了旅游、餐饮等传统市场,IT产品也是节日市场的大赢家.以往的春节,家庭消费主要是彩电之类的大件;今年春节一些小玩意儿: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则成了流行的IT消费的时尚.特别是数码相机,它无疑是2002年中国IT业一颗耀眼的明星,成为低迷市场的一针强心剂,给整个IT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引得国内外厂商纷纷拿出看家的本事,各出高招来争夺这块新"奶酪".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节的假日经济不仅火了旅游,餐饮等传统市场,IT产品也是节日市场的大赢家。以往的春节,家庭消费主要是彩电之类的大件;今年春节一些小玩意儿: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则成了流行的IT消费的时尚。特别是数码相机,它无疑是2002年中国IT业一颗耀眼的明星,成为低迷市场的一针强心剂,给整个IT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巨大的消费潜力和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报道》2003,(6):50-51
国货挑战洋品霸市 随着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的不断扩大,一向为佳能、索尼等国际影像巨头控制的数码相机市场开始出现了联想、方正、紫光等国内IT厂商的产品,并在短短一年中占据了低端数码相机市场的一席之地,这成为2002年国内IT业不多的几个亮点之一.2003年,国内数码相机厂商又开始悄悄发力,瞄准国际巨头在中高端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报道》2003,(6):50-51
国货挑战洋品霸市 随着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的不断扩大,一向为佳能,索尼等国际影像巨头控制的数码相机市场开始出现了联想、方正、紫光等国内IT厂商的产品,并在短短一年中占据了低端数码相机市场的一席之地,这成为2002年国内IT业不多的几个亮点之一。2003年,国内数码相机厂商又开始悄悄发力,瞄  相似文献   

5.
《信息产业报道》2005,(10):36-37
一.前言概要: 在目前低价单反数码相机发展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大厂家的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推陈出新的速度明显放慢,入门级单反数码相机一时间成为各热门媒体和BBS 讨论的焦点,而高端消费级DC则受到了相对的冷遇."不如直接上单反""不值得""不够专业"……各种冷嘲热讽在高端消费级DC市场上蔓延开来.尽管现在热门的高端消费DC屈指可数,但有竞争就有对抗,这片市场上依旧充满了各大厂家对峙的火药味.  相似文献   

6.
《信息产业报道》2005,(10):36-37
一.前言概要:在目前低价单反数码相机发展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大厂家的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推陈出新的速度明显放慢,入门级单反数码相机一时间成为各热门媒体和BBS讨论的焦点,而高端消费级DC则受到了相对的冷遇。“不如直接上单反”“不值得”“不够专业”……各种冷嘲热讽在高端消费级DC市场上蔓延开来。尽管现在热门的高端消费DC屈指可数,但有竞争就有对抗,这片市场上依旧充满了各大厂家对峙的火药味。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18日,联想集团消费IT战略暨数码产品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在发布会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作了题为“联想1+1,数码新天地”主题报告,明确提出联想消费IT群组的发展方向和2002年的市场目标,这标志着联想消费IT群组未来五年数码战略的清晰出台全面启航数码,全力打造一个崭新的联想1+1数码帝国。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消费IT产品及数码产品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级的应用享受,从而大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数字化的新型消费产品正在成为大众消费者青睐的消费对象。北京迪易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DEC)成立于2002年元月,是北京中恒讯视科技发展中心全资子公司。北京中恒讯视科技发展中心始建于1994年,是一家注册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专门从事数字化影像信息产品设备及相关应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成立以来,在IT行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IT市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较量中,积累了丰富的IT行业从业经验。在全国建立了8家直属分公司、5个办事处和2000多家代理商、5000多家经销商,并建立了良好的信誉、畅通的渠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报道》2003,(4):62-64
“娇”点一:滨崎步 个人资料:日本偶像歌手,有“广告女皇”之称。 主要代言IT产品:松下数码相机系列。 代言力量:在年轻人中人气极高的滨崎步,有着近7年的广告接拍经历,对准备在数码相机领域东山再起的松下电器公司来说是绝对的王牌。 代言回放:“既是数码相机又是数码摄像机。” 代言点评:在日本这样一个美女热销期极短的国度,偶像派歌手滨崎步以其小巧靓丽的外  相似文献   

10.
马文良  Mark 《中关村》2006,(1):90-91
2005年末寒冬,IT业在低价和高质的吆喝中期待春天的来临,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IT业已经渐渐远离“暴利”时代,理性的消费成为主流。作为计算机“芯片”的龙头,INTEL将享誉全球的“奔腾”品牌淡出市场的消息无疑成为这个冬天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暑促向来是PC厂商兵家必争之地,对IT市场也有着风向标和晴雨表的特殊作用。今年自然也不例外,随着暑期的到来,消费PC市场即将迎来采购高峰,几乎所有的厂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加入暑促战团。从联想引领市场细分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末寒冬,IT业在低价和高质的吆 喝中期待春天的来临,需要一场彻底的变 革——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IT业已经渐渐 远离“暴利”时代,理性的消费成为主流 作为计算机“芯片”的龙头,INTRL将享誉全 球的“奔腾”品牌淡出市场的消息无疑成为 这个冬天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穷则思变,何况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变化 就更容易引起关注者的目光。于是,我们可 以这么界定——“奔聘”时代的结束,恰恰 是另一个时代的来临。 只是,这个“时代”是属于INTEL,还是 AMD、或者“中国芯”?需要时间来做最后的 评判……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报道》2002,(11):29-30
刚刚过去的夏季,对中国IT媒体来说是最寒冷的冬季,在这期间接连发生的一系列媒体整合变动事件,杂志关闭,报社裁人等等,由于其对IT媒体未来发展以及由此延深到IT产业的深远影响,不仅引起了IT媒体同业的广泛讨论,也引起了整个IT业界的普遍关注,这些事情甚至成为业界著名的新闻事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世界》等媒体的成功,大量新兴IT媒体涌入同一市场,吸引它们的,是那个时代IT媒体行业的“暴利”。然而,与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相似,IT媒体也和整个IT业一样,正在经历从高利润时代向平均利润率时代的迁移,从一枝独秀到百卉争妍,市场竞争不可避免。进入2001年以来,IT产业增长的放缓,使得IT广告市场虽然保持增长,但市场细分已经无法避免,而大量新兴媒体的涌入和毫无创新的“同质”现象,使得IT媒体也出现了巨大的分化,媒体的差别和距离变得更明显。媒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增多,使得IT媒体开始从高额利润的时代转向平均利润时代。如何在艰难时世中生存,要么靠创新走出困境,要么选择整合,否则只能死掉,IT媒体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到了整合变革的前夜。  相似文献   

14.
最近IT市场烽烟又起,国美卷土重来,而且来势汹汹.国美高举低价策略的"利剑",要一鼓作气夺下IT产品市场零售价的制定权,但是IT产品与家电产品存在巨大的差异,销售渠道也是大不相同,使得国美在促销联想产品时碰了一鼻子灰.在这第一回合市场规则制定权的较量中,还是联想老大说了算,国美这个游戏破坏者会循规蹈矩吗,大家心中都挂着一个大问号.  相似文献   

15.
面对2001年的IT市场低迷,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神州数码也开始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开始向IT服务市场大举迈进。人才培养成为了神州数码IT服务战略的核心。 2002年6月6日,神州数码在成都召开主题为:“IT服务-中国神州数码转型服务,培训业务登陆成都”的新闻发布会。神州数码成都培训中心的成立,也将成为神州数码培训中心进军西南市场的基地。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每年暑假,总会有一个新的热点引领整个IT市场:2000年,“因特网”无疑是整个市场最热的字眼;2001年,“P4+液晶”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使寒冷的IT业有了新的春意。然而,在去年,“P4+液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同时,P3却以一种更加稳重的姿态荣登主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新技术、高价格同消费水平差距甚远,“P4+液晶”虽占尽无限风光,但最终挡不住理性的消费者对P3的疯狂追求。P3笑到了最后。那是一场浮躁与理性的较量。暑期带给商家的商机可圈可点,但机遇常常钟情于有准备、有敏锐嗅觉的人,他们不会错过这个转瞬即逝的“黄金季节”。IT厂商欲从竞争激烈的暑期市场中分羹一杯,必须对市场有敏锐洞察力,才能对市场作出正确的决策。回首去年盛夏,“奔4+液晶”和激烈的价格战在市场中所激起的涟漪,令不少IT人士忧心忡忡。一年的反思之后,今年的暑期市场热度骤减。然而,看似风平浪静的市场之下,各厂商却暗中较劲。静以蓄势,厚积薄发。抛开去年的浮躁与炒作,今年,厂商更加理智地对待市场变化。他们深知:只有做到实处才能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流火盛夏,又逢暑假。蓄势一年的IT厂商们,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报道》2003,(2):56-57
中国的IT教育培训是一块非常巨大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培养了4万的IT人才,相对印度每年25万,人才问题一直是扼制我国软件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加入WTO之后,对IT类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会出现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8.
产品的大众化必然带来同质化的阴影,当价格战不再是打动消费者和拯救自己的救命稻草,作为消费电子的MP3如何创新营销,不能不是摆在许多IT出身厂商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IT教育培训是一块非常巨大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培养了4万的IT人才,相对印度每年25万,人才问题一直是扼制我国软件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加入WTO之后,对IT类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会出现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产业报道》2002,(11):35-35
媒体已经不再是一个令人羡慕稳定的行业,最近一个IT媒体裁员40%到50%,一次席卷媒体的暴风骤雨,正如期而至,当然对许多人来说,是不期而至。中国IT媒体广告下滑的速度,比预期还坏。如果不出所料,专业传媒市场神话般的增长正在破灭,取而代之的是综合性、新闻性传媒逆势上扬。据数字,北京晚报上半年广告营业额高达4亿人民币,与去年全年6亿人民币相比,依然保持了极具诱惑力的发展态势。随着IT产品向消费类转型,中国IT媒体纷纷挤向企业心用市场。这种垂直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狭窄化演变,将是IT媒体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